夏麗萍
(福建省三明學院附屬小學 福建 三明 365000)
在科技高速發(fā)展的今天,閱讀是學生運用語言文字收集獲取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對于學生來說,在小學階段,培養(yǎng)自己的語文閱讀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而思維導圖運用圖文并茂的技巧將學生放射性思考具體化,讓孩子的思維變得可觸,可見,可及,讓老師的閱讀指導更直觀,具體,有效。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巧用思維導圖的方式,解決學生閱讀學習中的問題,幫助學生更好地提升自己的閱讀能力。
在小學語文教科書中,所涉及的文本體裁多樣,主題不一,內容豐富,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靈活多變進行課堂教學,而不應以模式化來引導學生進行閱讀。思維導圖這種圖形呈現(xiàn)方式在閱讀教學中則顯得更靈活多樣,它把主題關鍵詞和與圖像,顏色等建立鏈接,讓板書內容變得更具體,直觀。思維導圖中常用的是“氣泡圖”,但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可結合文本體裁,內容繪制出具有個性化的思維導圖,如簡單的魚骨圖,清晰的樹狀圖,美麗的花狀圖,卡通的動物圖,奇幻的城堡圖,星空圖……而形式多樣,貼合主題的思維導圖可以更大程度上激發(fā)孩子的學習興趣,讓課堂互動變得更有趣。
對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來說,每篇文章都有一個中心主題,即通過閱讀本文,得到了什么樣的感悟。教師在教學中可通過思維導圖的放射性圖文呈現(xiàn)形式,引導學生通過主題進行發(fā)散思考,找到和主題有關的中心句子、關鍵詞匯,讓學生可以更好地,快速地把握本文的中心內容,理清文章脈絡。
例如在學習《美麗的小興安嶺》這一閱讀教學內容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本課內容,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進行自主閱讀,找尋關鍵句、關鍵詞匯,抓住本文的中心內容,繪制出思維導圖,理清文章脈絡,了解文章是按照春、夏、秋、冬的時間順序抓住不同季節(jié)的景物特征寫出小興安嶺既是一座美麗的大花園,又是一座巨大的寶庫的特點。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將文本內容化繁為簡,讓學生對于文章脈絡的建構變得更高效。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主動參與到學習的過程中來。而學生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中長大,就會有不一樣的思維,這導致了學生和學生存在著一些個體差異性。對于教師來說,應正視這些差異性,在采用思維導圖模式進行教學時,應引導、激勵學生主動積極的思考,先在課前預習中繪制出獨屬于自己思考的思維導圖,因為思維導圖著一定的直觀性,即使是語言表達能力很差的學生,也能表達自己的想法了。亦可以在課堂合作學習中群策群力,一起完善或共同制作思維導圖。讓全體學生都積極主動地參與進來,從而更好地發(fā)展每個學生的閱讀能力。
例如在學習《文成公主進藏》這一閱讀教學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預習時,自己先繪制出思維導圖,初步了解故事是由允婚、進藏、貢獻三部分組成。再充分利用思維導圖開放性,多元化呈現(xiàn)的特點,在課堂合作學習通過思維碰撞一起完善思維導圖的支點,通過圖文具體,直觀,有效形成知識網(wǎng)絡,進一步引導學生在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去體會文本人物品格,情節(jié)特點,情感波動,寫作方法,表達自我感受等,進而達到了解民間傳說的寫作特點,學會講故事教學目的,讓每個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升變得更有效。
總而言之,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合理利用“思維導圖”這一教學手段,完善自己的課堂教學內容和方式,幫助學生多角度,有創(chuàng)意,高質量的閱讀,進一步拓展閱讀思維空間,加強閱讀方法指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