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曉慧
構詞成分包括詞根和詞綴。詞根是詞中表示基本意義的語素,是詞的詞匯意義的主要承擔者。詞綴是加在詞根上表示附加意義的語素,詞綴也是構詞成分,但它沒有實意,附著在詞根上才能起作用。詞綴所起的作用是標明一個詞的語義類型或者是表征一個詞的語法功能,即能表明詞類。根據(jù)詞綴位置可分為前綴和后綴,位于詞根之前的叫前綴,位于詞根之后的叫后綴。
就前綴而言,即墨方言除了有和普通話相同的,比如說:第、初等,它還有很多獨有的前綴,表達效果豐富多彩,且它們在使用范圍和具體形式上都有自己的特點。①名詞前綴有老、大、小,其中有和普通話前綴相同的用法,但也有自己獨特的使用形式和含義,“大”在一定程度上還能夠表達對長輩的尊敬;動詞前綴相對較少,其中“爽”比較有代表性;形容詞前綴比較豐富,有很強的表達效果,比如說精、崩、稀、溜等,在形容詞前綴方面,還有一些其他不太好進行歸類,但是其表達效果和使用頻率也很高的我們另行分析。接下來我們就立足于相關的例子進行分類探討。
1.“老”
“老”有和普通話相同的用法,比如說放在姓的前面,表示親近稱呼或尊敬義,例如“老趙、老劉”,也可以放在數(shù)詞前面,表示排行等等。且在方言中習慣用排行稱呼自己的兄弟,尤其是對于中老年來說,比如弟弟在稱呼哥哥時,直接稱呼名字不夠禮貌,稱呼“哥哥”對于中老年階段的男士來說可能感覺違背面子原則,所以會根據(jù)排行進行稱呼,直接稱呼“老大”、“老二”等等。
除此之外,“老”還可以做程度副詞,相當于“非常、很”,比如:“玩了一天了,老美美了?!币馑际恰巴媪艘惶炝耍媸欠浅i_心了?!边€有一些詞表達的也是這個含義,比如說“老大不小”等。
2.“大”
“大”是即墨方言中具有代表性的名詞前綴,用在不同的稱謂詞前,表示不同的含義,且使用起來劃分相對比較細,有尊敬義。
(1)本家稱謂使用,用在親屬稱謂前,表示對家中排行最大的人的稱呼:大娘、大爹、大伯、大姨、大姑;
(2)非本家稱謂使用,用在非平輩親屬稱謂前,表示尊敬和親近:大爺、大媽、大叔、大嬸子;
(3)非本家稱謂使用,用在平輩親屬稱謂前,根據(jù)年齡進行選擇,表示親近且方便交流,符合交際中的合作和禮貌原則:大哥、大兄弟、大姐姐、大妹妹;
(4)對具有某種技術的人的稱呼,表示尊敬和對其手藝的認可:大工、大師傅。
(1)的用法和我們普通話中的用法相同,“大”有老大之義,是對家庭關系中排行最大的人的稱呼。其中“大伯”屬于比較特殊的存在,普通話中的“大伯”相當于方言中的“大爹”,是對父親的大哥的稱呼,在方言中讀音不同的“大伯(bei)”還指丈夫的哥哥。
(2)重點討論一下對于非本家的稱謂使用,(2)中所舉的的例子里面,一般“大爺”、“大媽”是年輕人對比自己父母年長的長輩的一種稱呼,而中年人不太使用,年輕人稱呼比自己父母年輕的長輩一般稱呼為“叔叔”、“阿姨”,而中年人一般選用“大叔”、“大嬸子”,這種現(xiàn)象在一定程度上是受普通話影響造成的。所以這類稱呼的使用情況也延續(xù)到日常生活與陌生人的交流中,不考慮輩分,只單純考慮年齡,若感覺聽話人比自己父母年長就稱其為“大爺”、“大媽”,若比父母年輕則稱呼為“大叔”、“大嬸子”等,稱謂詞的選用是為了交際的更好進行,也是符合交際過程的合作原則。除了對于非本家長輩的稱呼外,還有平輩之間稱謂詞的選用,則一般是根據(jù)年齡的大小選擇(3)中的詞語,同樣也適應日常與陌生人的交際中,除了帶有親昵的感情色彩,能夠拉近與聽話人的距離外,也是方便交際的一種技巧。綜上,在非本家的稱謂使用方面劃分的還是比較細致的,只有正確的選用稱謂詞才能更好地進行交際,在此,“大”這個名詞前綴就有尊敬義。(4)中的“大工”指的是具有技術的泥瓦匠,“大師傅”是對廚師的尊稱,“大”之前提到過是對家庭關系中排行最大的人的稱呼,這是約定俗成的用法,在這里面的“大”則是這個語義的一種延伸,是對某一行業(yè)中排行最大的人的稱呼,也就是被人們公認技藝最精湛的人的稱呼,同樣具有尊敬義。綜上,“大”的尊敬義非常明顯,所以一旦用錯稱謂不僅沒有了尊敬之意,還會不禮貌。
3.“小”
區(qū)別于“大”,“小”則是對年紀小的孩子的稱呼,用法和普通話相同,指的就是“小孩”,一般是對未成年孩子的稱呼,成年之后一般不用。但在即墨方言中,有“小”作為前綴組成的幾個特殊詞語:小人兒、小廝、小嫚兒等,其中小人和小廝指的是小男孩,小嫚兒指的是小女孩,所以一般小人兒和小嫚兒是相對使用的,一般問小孩子的性別就直接問“是小人兒還是小嫚兒???”。在此,“小”的意思沒有完全脫落。
在即墨方言中動詞詞綴比較少,其中“爽”最具代表性,比如說:爽跑、爽干、爽哈、爽吃、爽做、爽閃開等等?!八边@個前綴在這兒有督促、提醒的意思,督促某人抓緊時間趕緊干某事兒或者是有危險或者緊急情況的時候提醒某人,有輕微責備之義。“爽”作為前綴,是其意義“痛快”、“爽快”類化的結果,根據(jù)語境,“爽”類詞語可表示不同的感情色彩。
例1:媽媽說:“別墨跡了,爽吃飯吧,作業(yè)還沒寫完呢?!?/p>
例2:媽媽說:“如果有陌生人跟你說話,記得爽跑。”
例1和例2就表示不同的感情色彩,例1則是媽媽對孩子不抓緊吃飯去寫作業(yè)的一種無奈和吐槽,希望孩子能夠抓緊吃飯,去做該做的事情的一種督促;例2則是媽媽對孩子的一種日常提醒,希望孩子在遇到陌生人搭訕的時候能夠記住平日里面的叮嚀,避免危險的事情發(fā)生??傊?,具體的詞的用法和感情色彩需要立足于語境,相同的前綴搭配不同的詞根甚至是相同的詞根,也會因為語境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意蘊。
1.“精、崩、稀”
(1)精:精短、精濕、精矮、精窄、精窮、精淡(味道很淡)、精慢、精瘦、精淺、精細、精饞、精渾;
(2)崩:崩緊、崩硬、崩脆;
(3)?。合€、稀碎、稀松、稀薄;
“精、崩、稀”這三個前綴都有“很、非常、及其”的意思,它們都脫離了原本的詞匯意義,虛化成詞綴?!熬币话阒缓途哂邢麡O意義的詞根,比如說“短、矮、窄、慢、淺”等連用,不會和具有積極意義的詞根聯(lián)用,所以由前綴“精”組成的詞會帶有輕微嫌棄或者不滿的含義;“崩”也可表示程度,“崩硬”是比正常意義的“硬”的觸感下再硬一點,這類詞其實也是主觀的一種感受,比正常含義程度再略重一點;“稀爛”的含義和“稀巴爛”一樣,就表示非常爛,“稀碎”表示非常碎,一般“稀”后跟的詞綴一般是由整化散、由程度深到程度淺的詞根,比如說“爛、碎、薄”等。對比之下,“精”和“稀”表示的程度比“崩”強。
2.“溜”
溜:溜光、溜凈;
“溜”有“十分、非常、很、完全”的含義,“溜光”和“溜凈”就是表示完全沒有和非常干凈的意思。根據(jù)語境,這一類詞的詞性不定,比如說:
(1)“寶寶今天真聽話,飯吃的溜光?!?/p>
(2)“這個小偷真厲害,啥都沒留,溜凈??!”
(1)是對寶寶能夠把飯全都吃完的一種認可和表揚,可以看成是一個褒義詞;(2)是對小偷把所有東西都偷走了,一點都不剩的無奈和吐槽,可以看作是一個貶義詞。所以,具體的詞性還是需要結合語境具體分析。
即墨方言中的前綴絕大部分都是用來表示程度,但在使用范圍和具體形式上都有自己的特點,且搭配不同的詞根可以表達不同的語義內(nèi)容和感情色彩。所以具體的詞語分析都需要結合具體的語境進行,語境的不同也可以決定其詞性的不同。
即墨方言有自己的特色,也受普通話的影響。漢語詞綴是個嚴密而開放的系統(tǒng),嚴密性是說它自成系統(tǒng),開放性是說漢語詞綴不僅構詞活躍,而且隨時隨地都可能有新的詞綴產(chǎn)生。最近二十年來,漢語詞綴數(shù)目增多,構詞能力加強,適應范圍擴大,發(fā)展趨勢是上升的。即墨方言詞綴也受到普通話發(fā)展的影響,許多普通話的新詞綴也逐漸滲透到即墨方言中來,特別是年輕的一代。他們追求時尚,許多新詞就同許多新事物滲透到即墨方言中來。②我們作為年輕一代,應該有保護自己方言的意識,在日常生活中多發(fā)現(xiàn)方言中特殊的現(xiàn)象,進行收集整理,也可以為未來方言保護留下相關材料。
注 釋
①劉?。骸都茨窖栽~綴研究》,煙臺教育學院學報,2004.
②劉?。骸都茨窖栽~綴研究》,煙臺教育學院學報,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