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仕明
(貴州省湄潭縣茶城中學 貴州 湄潭 564100)
初中學生在開始接觸物理時,都帶著一顆火熱的心,帶著一顆積極性上進的心,進入到初中物理的課堂學習中。他們對物理課堂教學很好奇,很積極。因為物理學科對學生來說是陌生的,是新奇的。所以開始時,學生很努力,很積極。但是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之后,一部分學生對物理學習的新鮮感已過,再加上課程學習內容的增多和難度的加大,這些學生就會表現(xiàn)的不積極,不努力,逐漸地學習就變得越來越吃力,時間長一些,他們就成為了物理學科的學困生了。
初中物理的知識含量較大,涉及面較廣,概念較多,規(guī)律公式也多,這對于學習積極性不高的學生來說,無疑的較大的攔路虎,況且,初中物理也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的學習又需要學生具有敏銳的觀察力和縝密的思維,還要有足夠的內心和毅力。所以學好物理并不一件輕松的事情。尤其是對于那些學習毅力差,積極性不高的學困生更是如此。作為初中物理教師,我們知道要想讓學生學好物理,首先要能夠激發(fā)學困生學習物理的熱情和興趣,只有學困生對物理的學習產(chǎn)生了興趣和熱情,他們才會克服種種困難,迎難而上。因此,激發(fā)學困生的學習熱情是教師首要考慮和解決的問題。這些學困生缺乏自信和熱情,自尊心較強,所以,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關注這些學生言行舉止,尋找這些學生的閃光點,并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給予他們更多的寬容和耐心,多鼓勵他們,給予他們真誠的關心和愛護,使他們感受到教師真誠的關愛。對于他們一些不好的表現(xiàn),教師要多給他們幾次機會,教師要態(tài)度誠懇的給他們分析問題所在,幫助他們尋找解決的方法,在思想上讓他們自己去真正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真正意識到解決問題的關鍵在于自己內心,在于自己內心是否有強烈的信念要做好,要做到。教師要多用鼓勵性的語言比如“試一試,你能行!”“你很棒”“很喜歡你的性格,敢做敢當!”“你很厲害,這樣的問題你都能解決的很好!”等等。這樣我們就可以幫助學困生建立學習的自信心,激發(fā)他們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
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于學生的學習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使學生學習變的有條不紊,變得輕松。如果想讓學困生轉化的徹底,不在反復。就要讓他們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習的過程有條理,而不是東一下,西一下的瞎抓。這樣有條理的進行學習他們不會感到緊張和困難,逐漸的他們會發(fā)現(xiàn)原來學習也并不是多么困難的事情。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有意識的培養(yǎng)這些學生,可以給這些學生安排一個“小幫手”,這些小幫手都是學習成績比較優(yōu)秀,自制力也較強,和他們的關系比較好的學生,讓這些學生對各自的幫扶對象給予學習和生活上的幫助,他們有了問題及時幫他們解決,同時當他們出現(xiàn)學習倦怠時,還要及時給予提醒和督促,這樣在教師和這些同學長時間的督促和幫助下,他們就會逐漸形成自己的有條理的學習習慣,在以后的學習中,他們就會按部就班的按照學習的步驟有條理的去進行了。他們逐漸的就會感到學習的樂趣,對物理的學習就會變得積極主動,就不在會掉隊,就會逐漸成為學習上奮進者。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在實驗教學中,學生容易出現(xiàn)兩極分化,優(yōu)秀生的實驗情緒非常高,而學困生多數(shù)是消極對待課堂實驗。所以,教師要注意引領學困生積極投入學習。首先,要重視實驗導人,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初中生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的旺盛時期,好奇心比較強。對于未知的事物,總是懷著想探其究竟的心理。實驗導人應利用學生的這種心理,激發(fā)他們的實驗興趣和求知欲望,可以通過一些豐富多彩、變化莫測的實驗現(xiàn)象,促使他們思考“為什么會有這種現(xiàn)象,這種現(xiàn)象是如何產(chǎn)生的”的問題。
例如,在教學大氣壓時,教師拿出一個底部扎有小孔的塑料瓶,當往瓶子灌人一些水時,水會從瓶子下端流出。教師問:“我給瓶子灌滿水,把瓶蓋擰緊,會有什么現(xiàn)象發(fā)生呢?”學生異口同聲答:“水還是會從瓶子下端流出?!笔聦嵣?,水不會流出來。學生感到很驚訝,學習興趣被激發(fā)起來。
其次,一些演示實驗可以讓學困生來做。學困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一步步地把實驗過程演示出來,既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有助于學生對實驗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在做“真空中的鬧鐘”這個實驗時,有意讓學困生上講臺做演示。在演示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指導學生。如為了得到一個密閉的空間,要使鐘罩與抽氣盤接觸緊密,教師指導學困生在鐘罩底邊均勻涂上一層凡士林后放在抽氣盤上,略微轉動鐘罩并稍施壓力;為了使這個密閉的空間形成真空,指導學困生使用抽氣機抽出罩里的空氣;為了使學生獲得理性的認識,指導學生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總結出“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的結論。學困生通過自己做實驗獲得了知識,就會有一種成就感,就能增強學習的自信心。同時,他們的成功對其他學困生也是一種鼓舞。
總之,學困生的轉化需要長期的努力,只要我們教師對學生充滿愛心,勇于探索和實踐,善于總結和反思,一定能讓學困生走出學習的困境,向優(yōu)秀生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