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閩
(福建省邵武第六中學,福建南平 354000)
所謂“先學后教”是指教師在教授新課前,學生先獨立預習教學內(nèi)容,利用已有知識感知內(nèi)容,初步理解所學內(nèi)容,然后由教師組織教學并對學生進行測試,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1]。我校已實行多年“先學后教”的課堂教學模式,筆者通過多年教學實踐,清晰地認識到,在課堂上有效利用多媒體營造舒適、快樂的學習氛圍,對提高教學效率意義重大,下面以“先學后教”為起點,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談一談如何利用多媒體手段提高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效益。
“先學后教”教學模式的重點與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不謀而合,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確保學生思維處于活躍狀態(tài),首先教師必須轉變課堂角色,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地位與教師的引導性作用,同時營造積極的教學氛圍。初中地理知識面比較廣,很多知識過于抽象,學生理解起來存在一定困難,加上一些學生對地理學科的重視程度不足,仍然將地理當作副科對待,所以調動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非常重要,而運用多媒體導入圖片、音樂、視頻,創(chuàng)建生動的教學情境來導入新課是一種有效的方法[2]。
例如,在《我們臨近的地區(qū)和國家》的“日本”這一節(jié)教學中,教師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了有關動畫片機器貓的視頻,并提問:同學們知道這部動畫片是哪個國家的?多數(shù)學生是看著機器貓長大的,非常熟悉其中的人物,學生的學習熱情立刻被激發(fā),異口同聲地答道:日本。這時教師隨即引入新課介紹,播放一段日本自然風光的視頻,在富士山、北海道風光、櫻花等風景的環(huán)繞下,學生的興趣變得濃厚,充分激發(fā)出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從而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因此,在地理“先學后教”教學中,教師不能忽視有效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的重要性,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利用教學內(nèi)容創(chuàng)設生動的、有針對性的教學情境,如問題情境、音樂情境、故事情境等。在生動形象的情境中,學生會感覺到課堂充滿新鮮感,從而激發(fā)出強烈的好奇心與求知欲。
初中地理教學的重難點知識非常多,單純依靠教師講解學生很難準確理解。在“先學后教”教學模式下,教師的講授可以避免盲目性,體現(xiàn)出一定方向性。這里所說的方向性是指教師利用一系列策略引導學生自主完成教學任務。利用導學案教學是一種常用措施,因為每個班級學生的學情大不相同,在教材的處理上也要體現(xiàn)出一定差異,導學案應同時兼顧層次性,注重設計的靈活性。教師組織學生在課前進行預習,利用多媒體收集與導學案中的問題有關的資料,并在課中利用多媒體展示和交流,這樣不僅能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而且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例如,在《澳大利亞》一課的教學中,主要學習澳大利亞的“活化石博物館”“騎在羊背上的國家”及“坐在礦車上的國家” 這三個方面。筆者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中的重難點,利用導學案列出與本節(jié)課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有關的問題并讓學生在課前完成,同時讓學生利用多媒體收集有關澳大利亞的資料,使學生在課前對澳大利亞有初步了解。課中,教師先讓學生在多媒體上展示課前收集到的有關澳大利亞特有的古老動物的圖片或視頻,引導學生進入澳大利亞“活化石博物館”的學習,又通過多媒體為學生播放相關視頻和位置圖、地形圖、氣候圖等,引導學生說出該國家的地理位置并觀察地形分布圖說一說該國家有哪些地形特點。最后通過觀察氣候分布圖,說出為何澳大利亞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而“坐在礦車上的國家”也是讓學生通過觀察礦產(chǎn)分布圖分析得出的。上述問題需要借助多媒體來完成,多媒體教學在其中起到不可缺失的作用。
以往的初中地理教學課堂中,教師一味地將知識灌輸給學生,學生主體性得不到發(fā)揮?!跋葘W后教”教學模式的實施,確立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性地位,教師可以組織學習小組等教學形式,通過多媒體搭建不同學習平臺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合作意識與能力,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同時,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教師要留給學生足夠的練習時間,利用多媒體設備完成當堂訓練,確保學生有充分的時間自學。
例如,在《我們生活的大洲————亞洲》一節(jié)教學中,教師先按照學生的能力情況進行組合,根據(jù)“優(yōu)中差”的標準進行協(xié)調,組成6 人學習小組,筆者利用導學案組織各小組學習,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引導學生利用學習工具在組內(nèi)交流,解決自學中遇到的問題。這一過程中學生的自學能力可以得到很好的培養(yǎng),同時也促進了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與協(xié)作。同時筆者利用多媒體在課堂上組織競賽,通過競賽教學形式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在最后的檢測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利用小組內(nèi)各成員互評的方式,通過多媒體反饋學生的學習效果。
第一,完整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不能少了課堂知識鞏固環(huán)節(jié),以往的課堂鞏固練習,都是將課堂知識以填空、選擇題的形式展示,讓學生回答,學生往往興致不高。教師在世界地理《世界的語言和宗教》課堂鞏固訓練時,運用多媒體將三大宗教特點、發(fā)源地、分布區(qū)域、建筑物特色、創(chuàng)始人等知識設計成當下學生愛玩的動漫游戲競賽形式。學生要想在這一環(huán)節(jié)取得高分,不僅要較好地掌握本堂課所學知識,而且要眼明手快?;顒訕O大地激發(fā)了學生主動上臺搶答問題的熱情,氣氛熱烈,學生對本堂知識的鞏固超出了預期的效果。
第二,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教師往往不能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也不能及時為其提供有效的指導,而多媒體的目的性非常強,具有方便、省時、效率高等特點,有利于學生在較短時間完成更多練習,提高訓練強度。在講評學生導學案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網(wǎng)絡選出有代表性的問題進行講評,在及時解決問題的同時,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及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綜上所述,在“先學后教”教學模式下,教師必須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注重課前預習,合理創(chuàng)設情境,通過搭建學習平臺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這其中多媒體技術的作用不可忽視。大量課堂實踐證實,在初中地理“先學后教”教學過程中應用多媒體手段,對新課程改革起到了助燃作用,它甚至成為時下課堂教學中的一種必須手段。但需要注意的是,多媒體手段不能完全替代傳統(tǒng)教學手段,如板書、實用性強的教具等,只有在課堂教學中合理引用多媒體技術,才能充分發(fā)揮其最大作用,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