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吉曲珍
(西藏山南市曲松縣中學 西藏 曲松 856300)
在教學活動中,人們往往把政治課教學理解為講觀點、講概念,學生也把政治課當成記觀點、記概念,認為學習政治就應該死記硬背,這是對思想政治課教學的誤解。如何讓學生變被動為主動,把要我學變?yōu)槲乙獙W,如何將呆板、生硬的傳統(tǒng)講解式政治課教學變成生動活潑、富有成效、受學生歡迎的現(xiàn)代教學,便成了擺在政治教師面前的一個嚴峻問題。在教學實踐中,筆者認識到:要讓學生愿意學習政治課這門課程,提高學習成績,應培養(yǎng)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而要想讓學生產生興趣,就要提高政治教學方法。政治課教學方法是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為實現(xiàn)教學目的和教學任務所采取的途徑、手段和方式??茖W而有效的教學方法,能啟迪學生的思維、開發(fā)學生的智力、發(fā)掘學生的潛能。如何才能改進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方法,注重學生思維品質和思維習慣的培養(yǎng)?通過近年來對政治教學的觀察思考與實踐,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彼詫W生自己樂學很重要。怎樣才能使學生樂學呢?這就需要對學生進行愉快教學,就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創(chuàng)設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并以學生樂于接受的形式對學生進行知識滲透。學生在快樂中學到知識,教師在輕松和諧的氣氛中完成教學任務。
在教學過程中要多做嘗試,充滿歡聲笑語的課堂更能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創(chuàng)造欲,引起他們學習政治的熱情,使學生在愉快的學習氛圍中發(fā)展了智力,培養(yǎng)了能力,提高了學習成績。教師能在樂中教,學生能在樂中學,不亦樂乎。
任何工作都需要較高綜合素質的人才。所謂綜合素質,就是說一個人有政治眼光,有敏銳的觀察力,有聰慧的大腦。多元化是用人單位對能力的要求傾向,局限于專業(yè)的畢業(yè)生容易受到冷落。學生剛剛畢業(yè),專業(yè)技能尚不熟練,這就需要他們學好政治,高瞻遠矚,雄才大略,他們這樣才能卯足勁頭,一力向前,學好扎實的基礎知識,練就過人的組織和策劃能力,具備創(chuàng)新的眼光和相當的管理能力,擁有向上的精神,保持樂觀的心態(tài),臨事不亂,知人料事,處理問題有條不紊,事事顯出過人的胸襟韜略,在迅猛發(fā)展的各行各業(yè)中如魚得水。
教師根據已有的書本知識和社會知識提出問題,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一般說來,開放互動式教學模式實施的流程是:第一步:問題。由學生或教師根據已有的書本知識和社會知識提出問題,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時預先想到學生會遇到什么問題,教師要創(chuàng)設什么樣的情境和問題對學生加以引導。第二步:自學。自學是在教師指導下進行的,應以教材為主,適當補充課外相關資料,使學生充分了解、熟悉教學內容。第三步:探究。組織學生思考、討論、交流,特別要突出學生自己的領悟?!拔颉钡年P鍵是“放”,放手讓學生獨立地想,去摸索。如果學生提的問題較多,可采取分組解答或重點解決幾個問題,其余的放到課外去調查、討論、研究。第四步:歸納。由學生或教師將已學知識歸納為概念、定理、理論,使其系統(tǒng)化。第五步:創(chuàng)新。將所學知識置于新問題、新情境中,在演練中創(chuàng)新,在創(chuàng)新中實踐。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把發(fā)展學生的能力放在突出地位。學生主動參與、合作學習、積極探索,是素質教育所追求的境界,也是我們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適應新課改所追求的新境界。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課導入設計得好,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產生一種探新覓勝的求知欲望,而且能迅速把學生帶入教學目的所需要的情境之中。例如,講授《感受責任》這一課時,我充分運用多媒體,主要采用的教學模式是:案例分析導入課題—社會責任;快樂接龍,看誰接得多—理解責任;觀看錄像(車禍慘況)—感受責任;你說我說他說(從日常生活談責任)—處處有責;我的角色(子女、學生、公民等)應該負有的責任—人人有責,且不同的角色負有不同的責任;配樂圖片賞析(關于責任的反面和正面的人和事)—總結課題:每個人都需要有一份責任心。值得注意的是,在設計課件時,不應死板的把課件設計成電子式黑板。學生盯著屏幕看,老師圍著電腦轉。在課件制作過程中簡單的呈現(xiàn)教材不是目的,應該更有效的利用網絡資源的強大整合優(yōu)勢,對知識做好挖掘深化。鼓勵學生多接觸社會。實踐是認識的目的。通過引導學生收看央視的名牌欄目,如經濟半小時,經濟信息聯(lián)播等等,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更有利于提高素養(yǎng)。
《荀子·權修》曰:“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政治教學即明明確確地樹人,其方法多多,不一而足,但是法無定法,教師要靈活教學,知機識變,勤與同仁商榷,不斷推陳出新,一定會為社會培養(yǎng)出優(yōu)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