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南寧市馬山縣古零鎮(zhèn)新黃小學 藍莉芳
農村小學生由于受外界環(huán)境條件的影響,對作文創(chuàng)作不太重視,很多學生不知道創(chuàng)作的意義,不知道從何寫起。圍繞學生的這些問題,筆者進行了大量的實踐探究,想要改善學生的創(chuàng)作現(xiàn)狀,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讓學生能夠由以往的抗拒寫作變?yōu)闊釔蹖懽?,鼓勵學生大膽地想、大膽地寫。經過摸索后筆者發(fā)現(xiàn),圍繞學生的日常生活、教學情境、合作展開探究,能夠取得不錯的教學效果。
生活是人們開展活動的基礎,是人們感受世界的色彩、情感等的平臺。教師在教學中立足日常生活對學生展開教學,能夠推動學生學習與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讓學生能夠用語言文字順利地將生活中遇到的趣事或心情描述出來,加深學生對作文的喜愛之情,讓學生能夠自覺地融入作文課堂。但是,有的教師在教學中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沒能幫助學生建立起生活和教學之間的聯(lián)系,影響了學生的判斷和后續(xù)學習。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應避免以上問題,圍繞學生生活展開教學,喚起學生的創(chuàng)作熱情。
例如,在學習《大自然的聲音》這篇課文時,筆者為了讓學生學習文中所用的描寫手法,鼓勵學生感知生活中的聲音,培養(yǎng)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組織學生圍繞“大自然的聲音”展開作文創(chuàng)作,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談一談自己都遇到過哪些奇妙的聲音。學生在交流中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其中一位小朋友分享了自己在春天聽到的聲音:大公雞天沒亮就“喔喔喔”地叫了起來,仿佛在催促我起床……吸引了其他學生的注意力,烘托了良好的課堂氛圍,筆者便適時引導學生向這位小朋友學習,大膽分享自己的想法,課堂氛圍在學生的討論聲中走向了高潮,為接下來的創(chuàng)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這樣,筆者通過圍繞學生日常生活展開教學,吸引了學生的好奇心,激發(fā)了學生想說、想寫的熱情,使學生感受到了創(chuàng)作的樂趣。
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利用生動活潑的情境來吸引學生,讓學生通過情境來感知語言文字的魅力,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欲望,使學生在情境的指導下將腦中抽象的形象具體化,能夠用語言描述出來,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但是,有的教師在教學中忽視了情境的作用,沒有貼合學生展開,影響了學生的理解。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利用情境時要圍繞創(chuàng)作內容展開,幫助學生理解。
例如,在圍繞《海底世界》這篇課文進行創(chuàng)作時,筆者為了讓學生領悟海底世界的奇異景色,培養(yǎng)學生對海底世界的喜愛之情,激發(fā)學生探究的興趣,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了海底世界的相關視頻,讓學生通過視頻來感受海洋的神奇之處。學生觀看視頻后都被視頻中的場景所吸引,紛紛舉手想要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其中一位學生分享了自己的創(chuàng)作思路:假設自己是一條金魚,暢游在海底世界,遇見了各種各樣的生物,結交了不同的朋友……打開了其他學生的創(chuàng)作思路,推動了教學進程。這樣,筆者通過圍繞教學情境展開教學,增加了課堂的趣味性,使學生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獲取了靈感,增強了學生的理解。
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通過組織學生合作來增加學生參與課堂的機會,讓學生能夠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想象力,從中獲取靈感,不再畏懼寫作,擺脫不知道寫什么的困境。但是,有的教師在教學中不懂得引導學生,而是對學生放任不管,使得教學最終流于形式。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組織學生合作時,要關注學生的動態(tài),豐富學生的寫作技能。
例如,在學習《守株待兔》這篇寓言故事后,筆者讓學生圍繞寓言故事進行擴寫、改寫,鼓勵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能力,組織學生合作演繹故事,讓學生在表演中展示寓言的主要內容。學生在合作表演中講述了一個種田人偶然得到一只撞死在樹樁旁的兔子,從此不再種田,只待再以此方式獲得野兔,最終導致田荒人廢的故事,懂得了遇事不要心存僥幸的道理。帶著這樣的認知,學生很快就投入到創(chuàng)作中,寫出了自己心中“守株待兔”的故事。這樣,筆者通過圍繞學生合作展開教學,為學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機會,豐富了學生的寫作技巧。
總之,本文圍繞學生的日常生活、教學情境、合作展開了探究,改善了農村小學生的創(chuàng)作現(xiàn)狀,讓學生意識到了寫作是與心靈的對話,能夠增強與人溝通的能力,發(fā)現(xiàn)世界的美,提高了學生的整體認識,促進了學生的發(fā)展,獲得了一定的教學效果,為其他教師教學提供了可靠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