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冬艷
(甘肅省平?jīng)鍪?甘肅 平?jīng)?744000)
崆峒區(qū)教育局舉辦的“國培計劃2015信息技術(shù)應(yīng)用能力提升工程”送教活動,來自于蘭州外國語學院簡士文教授的作文課,“向課堂要寫作”的專題報告,與其寄希望于寫作課,不如向課堂要寫作,利用課堂小練筆來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使學生愛上寫作。
課文大都出自于名家之手,文質(zhì)兼美。遇到精彩的篇章時,切不可放過練筆的機會,引導學生加強對語言文字的揣摩,不僅能積累語言,還能幫助學生掌握寫作技巧。如在學習朱自清的《春》時,讀了春雨圖,我引導學生立馬繪一幅夏雨圖或秋雨圖,抓住夏雨和秋雨與春雨的不同特征,靈活運用修辭手法,這樣做不禁僅引起了學生的美好記憶,還暗示了學生在生活中要仔細觀察,因為細致觀察是寫作的先決要素。這樣既避免了為學課文而學習的枯燥乏味,又使學生的寫作能力得到了提升。
學習千萬不要忽略我們的課文,適當時進行仿寫,不但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課堂興趣,還可以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七年級學習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騙了我》一詩時,我設(shè)計了三個環(huán)節(jié),“讀詩、悟詩、寫詩”在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我先讓學生對原詩進行了仿寫,看到學生情緒高漲時,我又順勢讓學生再創(chuàng)作一首,以《假如你欺騙了的生活》為題的詩,一生這樣寫道;“假如我欺騙了生活,在別人勤奮學習時,我在玩游戲;在別人聆聽老師講課時,我在與周公相會;在別人和好友在研討習題時,我在與我的損友制造惡作劇;”當他在教室里讀的那一刻,學生們熱烈的掌聲就是對他最大的肯定。不要低估了學生的潛力,經(jīng)典名篇就是我們仿寫的范本,把我們的課本當作我們最好的寫作素材。
八年級上冊我們有兩個單元是說明文,尤其是第三單元的說明文,《中國石拱橋》《蘇州園林》《故宮博物院》和《說屏》,其中《故宮博物院》一文,按照總—分——總的結(jié)構(gòu)模式,以空間順序來介紹故宮博物院,清晰的說明思路,嚴謹?shù)慕Y(jié)構(gòu),是學生介紹自己校園的優(yōu)秀范本,上完本課,在第二課時我安排了以《我們的校園》為題的說明文寫作訓練,引導學生借鑒課文的謀篇布局,靈活運用方位名詞,找準參照物,像一篇介紹詞一樣要給初次來我校參觀的人員,以明確的方位感,并且在你文章的引導下,我們能迅速找到校園的各大建筑及各功能室,記得學生寫完后,我選了兩篇優(yōu)秀的和兩篇出現(xiàn)嚴重方位混亂的文章進行比較分析,學生一聽,優(yōu)劣不言而喻,在后面的寫有關(guān)建筑物介紹的文章時,有80%的學生掌握了如何進行謀篇布局。
優(yōu)秀的文章往往有余音繞梁之效,言有盡而意無窮,九年級我們學習魯迅的《孔乙己》時,最后一段這樣寫道“我到現(xiàn)在終于沒有見——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我們上課時分析到孔乙己是封建科舉制度的犧牲品,他的死是必然的,對孔乙己的悲慘結(jié)局,讓學生大膽去續(xù)寫,孔乙己自從被打折腿之后,他似乎明白了再好逸惡勞,他將無立足之地,可惜他滿腹經(jīng)龍的才華,所以他又重抄就業(yè),開始替人抄書,他不但自立更生養(yǎng)活了自己,還贏得了咸亨酒店酒客們的尊重……,雖然這一結(jié)局的安排有悖與主題,但他代表了學生對弱者寄予的同情與美好的期望。當然了,也有一些同學采用較夸張的寫法,讓孔乙己中了狀元,本以為從此可以揚眉吐氣的孔乙己,誰知又被重重地摔在了地上,因為報錄的人報錯了。無論怎樣的結(jié)局,都代表了作者一種理性的思索。學生的智慧是無窮的,只要精心設(shè)計課堂小練筆,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在學習曹文軒的《孤獨之旅》時,我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設(shè)計了課堂小練筆“課文中,杜小康經(jīng)歷了暴風雨之后,成為了一個真正的男子漢”那么,生活中你經(jīng)歷了怎樣的暴風雨,它促使了你的成長。以“生活中的暴風雨”為題,進行小練筆,各小組評選出最優(yōu)秀的習作,在全班交流,當學生甲讀到“有一天父母要外出幾天,他心想,這下自己自由了,終于沒有父母的嘮叨與束縛了,一想都樂開了花,父母不在的第一天他享受了充分的自由與愜意,可一天下來,看到房間里到處都是自己制造的垃圾,也沒吃到母親做的可口飯菜,心里怪怪的,躺在床上眼淚竟流了下來,想起父母在時的種種好處,竟有點想念父母,可父母四五天后才能回家,所以他擦干眼淚,心想,從明天開始他要照顧好自己,讓父母在外面放心辦事,所以,第二天一大早,他就起床,洗漱完畢后,他學著給自己做早餐,并把家里的衛(wèi)生打掃干凈,等父母返回家時,父母還吃到了他第一次做的飯,激動的母親都流淚了……”他學會了自立,他懂得了有父母在家真好!還有學生寫到了自己的真情實感,那堂課我沉浸在同學的精彩發(fā)言之中,真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
當然了,我們所說的隨文課堂小練筆,并不意味著每節(jié)課都應(yīng)該有,而是根據(jù)具體的課文,做出具體的分析,有時或許仿寫了兩個小句子,有時或許對人物的心理進行了揣摩,有時或許對古詩的意境進行了描寫等。所以,如果我們能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小練筆,精心設(shè)計練筆的形式,重視“練筆”之后的指導和評價,讓孩子們在練筆中一次次品嘗到成功的喜悅,那么隨文練筆會成為我們教學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