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玉琴
摘 要新《綱要》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奔议L工作是幼兒園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做好家長工作是幼兒園的重要職責。要想提高幼兒園的辦園質量和教育目標,促進幼兒德、智、體、美等全面發(fā)展,不僅要靠幼兒園還要與家庭、甚至全社會相互配合方能奏效。
關鍵詞幼兒園;農村;家園共育
中圖分類號:G616,C912.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25-0053-01
對于農村幼兒園來說,家長文化程度低,教育水平參差不齊,職業(yè)、思想、家庭狀況有差異,對孩子的期望各不相同,千姿百態(tài)。所以如何開展家園共育,實現(xiàn)家園和諧、一致、互補尤為重要。
一、案例分析,存在問題
1.隔代教養(yǎng)現(xiàn)象普遍。以本期一個大班為例,班上有48名幼兒,其中男孩24名,女孩24名,45名幼兒是農村戶口。在班上有31名幼兒父母都在外省打工,有16名幼兒父親或母親在外省打工,有1名幼兒是孤兒。由此可知,本班絕大部分幼兒的飲食起居、學習是由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來做,嬌慣、溺愛便是常事。
2.家長文化水平普遍偏低。本班具有大專及以上學歷的家長僅有三名,家長文化素質不高,致使教育水平不高,家庭教育缺乏有效的指導,教育能力差。也體現(xiàn)在教育觀念落后,對幼兒園“在玩中學,在學中玩”的理念產生質疑,甚至對老師不教幼兒漢字、拼音而大大指責,不支持老師工作。
3.家長教育方式不科學。主要體現(xiàn)在對幼兒缺乏正確、正面的指導和教育,總是以“黃金棍出好人”的傳統(tǒng)教育模式教育幼兒,采取簡單、粗暴的辦法解決問題。這完全與《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應尊重幼兒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學習特點,充分關注幼兒的經驗,引導幼兒在生活和活動中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相悖。
二、通力配合,家園共育
(一)常態(tài)溝通,注重家長情感交流
老師想要贏得家長的信任,獲得家長的認可,就應該尊重家長,友好地對待家長,把家長當做自己重要的合作伙伴。尤其當我們面臨更多的農村年長家長,更應該認真傾聽,和他們真誠交流。教師工作做得好,態(tài)度認真、友好,這樣家長會更敬重、信任教師,更積極主動地配合教師工作,這有助于形成相互理解、支持的關系,使家園合作良性循環(huán)發(fā)展,從而促進幼兒的健康發(fā)展。在每天接送幼兒的期間,教師應多與家長交流,了解幼兒在家的表現(xiàn),同時也可以談談幼兒在幼兒園的行為表現(xiàn),尤其對于留守兒童,老師還得多關心。在面對幼兒之間的矛盾問題時,教師應深入調查,分析原因,做出妥善處理,努力使家長心服口服。實踐證明懷著一顆真誠之心與家長交朋友,幼兒園的工作就會得到家長的主動配合,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創(chuàng)設環(huán)境,建立家園資源共享
家園欄是幼兒園與家長溝通的紐帶和橋梁,老師鼓勵家長及時關注班上的家園欄,“開心一月”“快樂一周”“我學會了”這些欄目的創(chuàng)設,主要是讓家長了解幼兒在幼兒園學習近況。“溫馨提示”“溝通之窗”等欄目是幫助家長如何科學育兒。另外教師還通過各種方式收集家長們好的建議和意見,從而進一步提高保教質量。
(三)組織活動,增進家園互動溝通
一是定期舉辦家長會。每期開學初,舉辦全園及全班家長會,老師利用這個集中的時間給家長普及《幼兒園指導綱要》《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等關于如何科學育兒和保教的理念。針對農村家長,重點談談為什么幼兒園不能小學化傾向,那樣會給孩子帶來多大的傷害等等方面的內容。二是定期舉辦家長開放日??紤]到農村家長沒有固定休息時間以及很多家長在外打工,每次家長開放日會在每年寒假前不久,這時既是農閑時又是很多爸爸媽媽打工回來的時候,讓家長觀摩幼兒園一日保教活動,讓家長進一步了解幼兒在幼兒園學到什么,了解幼兒園寓教游戲、寓教于樂的教學模式,還通過豐富多彩的親子游戲,增進親子感情。
(四)利用網(wǎng)絡,建立網(wǎng)絡交流平臺
充分利用QQ、郵箱、微信等網(wǎng)絡資源,讓家長和老師溝通更方便、快捷。在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教師與家長的溝通以一對一的呈現(xiàn)還可以滲透在個別聯(lián)系之中。有較強的針對性,消除了家長和教師距離,使“天涯若比鄰”成為現(xiàn)實。雙向互動得到淋漓盡致的發(fā)揮,使家教指導更具有針對性、實效性。更重要的是,對于在他鄉(xiāng)打工的父母而言,通過網(wǎng)絡媒體能及時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學校的表現(xiàn)和成長的點點滴滴,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總之,幼兒園必須將家長工作列入工作議程,充分重視并主動做好家長工作。尤其是在農村幼兒園,老師更應該根據(jù)農村的實際,因地制宜,扎扎實實開展好家長工作,使幼兒園和家長在教育原則、思想、方法等方面取得統(tǒng)一認識,雙方配合一致,從而形成教育合力,同步教育幼兒,促進幼兒健康和諧良性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