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云南財經職業(yè)學院 張玲
高校圖書館特色資源是高校學術競爭力的“能源”,高校是誕生科研成果的重要基地,而科研成果的產生需要大量的特色資源做支撐,特色資源的積累有多深厚有多特色,高校特色學科的建設平臺就有多大,因此對高校特色資源的投入不僅有助于特色學科的建設,更有助于加快高校融入“雙一流”建設的隊伍中。
(一)雙一流。雙一流是指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黨中央和國務院為提升中國高等教育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在2017年9月,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fā)展改革委印發(fā)公布了42所世界一流大學和95所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雙一流高校的遴選以高校學科為基礎,重在特色學科發(fā)展,打造排名靠前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優(yōu)勢學科,從而促進中國教育在世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圍繞特色學科發(fā)展,需要高校在基礎工作中投入大量的人力、財力和物力,高校圖書館作為每個高校固定的重要教育基地,需要明確自身的特色資源建設才能更好地在雙一流背景下輔助高校的教育發(fā)展。
(二)高校圖書館特色資源類型。高校圖書館特色資源是指一個圖書館在長期發(fā)展過程中所形成的獨具特色的館藏資源,具有與其他圖書館可以區(qū)分或有自己獨特的特點。一般包括學科特色資源、館藏特色資源和地方特色資源。1.學科特色資源。學科特色資源是指高校圍繞重點學科館藏相關的紙質圖書、數據庫、文獻系統(tǒng)及電子資源等,能滿足本學科的相關教學及師生研究的學科資源。學科特色資源在雙一流建設的背景下越來越凸顯出它的重要性,學科特色資源的建設是高校爭創(chuàng)雙一流的重要砝碼。2.館藏特色資源。館藏特色資源指高校圖書館在經過長期的發(fā)展過程中所積累下的本館在某一領域、某一專業(yè)或某一方面所特有的而其他高校圖書館所不具有的館藏資源。館藏特色資源具有不可再生性、稀缺性、文化獨特或傳承性等特點。一般的館藏特色資源有古文獻資料、校報,本校師生所發(fā)表的學術性論文、科研成果、會議論文、所著書籍等資料,還有一些特色的數據庫、文獻庫等。3.地方特色資源。地方特色資源主要是指依托高校圖書館建立起的記錄與當地經濟、政治、文化習俗、自然地理等相關的人、事、物的文獻資料。尤指少數民族地區(qū)的傳統(tǒng)民俗、地理地貌,還包括一些地方志、地方出版物、地方傳說書籍等一些地方文獻以及一些地方非物質文化遺產等。
(一)重視程度不夠,特色資源建設不成體系。各高校僅是把圖書館當作文獻資源的收藏地和學生自習的場所,并未重視特色資源的建設。在特色資源建設方面也僅是隨波逐流建立一些特色數據庫,并沒有結合高校實際情況進行調研分析評審,建成部分特色資源后也沒有進行必要的保障維護工作。另外各個高校圖書館都有其自己的發(fā)展特色,有的是以某個重點學科為方向進行設計打造特色資源,有些民族高校則重點突出地方文獻或民族特色資源,還有一些如高職或面向應用型人才的技術高校會比較注重實踐方面的特色資源,各高校圖書館建設強調其自己的特色資源,各自為政,導致圖書館之間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特色資源建設體系,部分資源被重復建設,造成資源的嚴重浪費。
(二)缺乏復合型人才。高校圖書館特色資源建設普遍受到學校和圖書館領導的重視,特別是想進入雙一流重點學科的高校已開始著重打造其學科特色資源,但現在特色資源建設相關的人才嚴重匱乏、人員培養(yǎng)體系也不完善,由于特色資源涉及較多的學科、專業(yè)、地域,打造高校圖書館特色資源離不開復合型、專業(yè)化的人才隊伍。目前我國高校圖書館的人員大都從事著簡單的文獻紙質整理、圖書館場所管理,對人員的學歷、知識面要求不高。但隨著高校圖書館信息時代的來臨,對圖書館的管理人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設備老化,資源更新不及時?,F在高校均有不同的校區(qū),一般高校比較重視新校區(qū)圖書館的建設,其設施設備都較完善,不管是文獻資源還是圖書館內部的環(huán)境條件都很優(yōu)越,但老校區(qū)圖書館卻面臨著設備嚴重老化的問題,特色資源建設需要新設施設備的輔助。另外由于技術發(fā)展較快,資源變得越來越膨脹,更新速度也在迅速加快,很多高校圖書館一次建設特色資源后不再進行更新或維護,使得一些特色資源過時,不再有使用的價值。
(四)訪問受限,共享渠道不暢。大部分高校圖書館只能在校內才可訪問下載相關電子資源,只針對在校內的師生開放資源,一旦師生外出調研或畢業(yè)學生離校后想查找相關資料時卻無法使用圖書館的網上特色資源,這嚴重違背了高校圖書館知識共享的原則,造成了資源的浪費和效率的低下。另外各高校圖書館之間特色資源重復建設,尤其是同一地區(qū)的地方特色資源、民族特色資源或具有相同重點研究學科的高校,高校之間相互競爭卻忽視了共享共建的優(yōu)勢。
(一)重視并規(guī)范特色資源建設。特色資源的建設及完善決定了圖書館的生命力和活力。高校圖書館特色資源建設應著力服務于一流學科建設,重視并加大高校重點學科相關資源的投入,進一步購買重點學科最新紙質版文獻資料和網上電子資源,構建重點學科特色資源數據庫。高校圖書館一定要結合高校自身特點,明確自身的定位,制定一套符合自身的規(guī)范體系。因此,圖書館應充分發(fā)揮自身資源優(yōu)勢,如民族高校應充分挖掘地方特色資源,醫(yī)學、軍事高校則依靠優(yōu)勢學科打造特色資源,通過規(guī)范化的管理,建立成體系的特色資源。
(二)加強人才引進,培養(yǎng)專業(yè)化特色資源管理團隊。關于高校圖書館特色資源的建設,加強人才的引進與培養(yǎng)是開展特色資源建設工作的根本。特色資源建設涉及多方面的專業(yè)技能,館員不僅需要熟知各專業(yè)的知識,還需對網絡、計算機、智能等技術有一定的了解。原先的圖書管理員僅掌握一些圖書的管理技能,針對現在發(fā)展快速的特色資源已不能滿足其建設的需要,因此需要大力引進復合型人才,并對人才進行定期的培訓,加強業(yè)務能力使其適應特色資源的建設與發(fā)展。另外人才隊伍的建設不僅需要圖書館有專業(yè)的特色資源打理人員,還需要和高校特色學科工作室或團隊合作,建立“圖書館+特色學科團隊”的特色資源管理體系,學科團隊對特色資源提出要求,由圖書館負責引進和更新,建立互通機制。
(三)加大資金投入,重視更新及維護。高校圖書館特色資源的建設是一個系統(tǒng)長期的工程,沒有大量資金的有效支撐,特色資源建設注定寸步難行。一方面,圖書館加大對特色資源的投入和傾斜力度,通過購進先進的電子設施設備,增強高校圖書館原有特色資源的開發(fā)力度,加快特色資源的更新換代速度,提高特色資源的質量水平。另一方面開拓新的特色資源建設方向,完善特色資源的豐富度。
(四)開放資源,館際共建共享。增加電子數據庫文獻的開放程度,可以設置師生賬號密碼,使師生在校外也可下載相關論文,畢業(yè)的學生也可繼續(xù)使用賬號下載相關文獻,提高資源的利用率。針對資源共享渠道不暢的問題,可加強館際之間的合作,打破壟斷壁壘,開放合作,共建共享資源,一方面可以加大資源的利用率,另一方面通過合作還可以節(jié)省人力、物力和財力。
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是黨中央的重大戰(zhàn)略部署,而高校圖書館特色資源建設是“雙一流”背景下高校爭創(chuàng)雙一流的重要一環(huán)。特色資源的類型主要有學科特色資源、館藏特色資源和地方特色資源,圍繞這三個特色資源類型從建設體系、復合型人才、資源更新、共享資源等現實問題出發(fā)找出建設特色資源的對策,為高校圖書館的發(fā)展增添活力,助其在雙一流高校建設中發(fā)揮中堅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