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川北醫(yī)學院圖書檔案館 張理春
腹有詩書氣自華,閱讀不僅對個人的成長影響是巨大的,關系到一個人的思想境界和修養(yǎng),更是一個民族傳播文化、傳承文明的重要途徑,關系到一個民族的素質和國家的興旺發(fā)達。2006年國家開始實施以“愛讀書、讀好書”為理念,以“倡導全民閱讀,建設閱讀社會”為目標的“全民閱讀工程”,到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第五次提及“全民閱讀”,指出要“倡導全民閱讀,建設學習型社會”,全民閱讀已然成為一項國家戰(zhàn)略。高校圖書館作為學校的文獻信息中心,肩負著培養(yǎng)大學生的閱讀意識,提高閱讀能力,構建書香校園的重任,同時也是開展閱讀推廣的主要陣地。本文以川北醫(yī)學院圖書檔案館開展閱讀推廣工作中的實際案例為基礎,分析了不同主體閱讀推廣活動取得的效果與存在的不足,進而改進推廣行為,就如何改進推廣提出了思考。
(一)內容。以每年的世界讀書日為契機,自2007年起,我館開始主辦讀書文化節(jié)。讀書文化節(jié)圍繞文獻資源,以資源和服務推廣、文明閱讀、閱讀分享等為主要內容開展一系列的閱讀推廣活動,為期一個月。旨在通過學生參與性強的系列活動,營造閱讀氛圍,使學生關注閱讀,激發(fā)閱讀熱情,引導學生多讀書、讀好書、文明讀書,促進書香校園的建設。
(二)特點。每屆讀書文化節(jié)都有不同的主題,形式多樣的活動,每屆的活動都充分考慮到了新穎性、可操作性以及學生的參與性。這些活動都是由老師引導把關,具體的活動策劃、宣傳及現(xiàn)場組織都由學生自己負責實施,讓參與對象作為組織者參加到活動中來,在活動制定方面更能考慮到學生的閱讀興趣和實際需求,更能設計出同學們感興趣的活動,用戶體驗感強。
(三)效果。該活動學生參與度高,2014年通過各種形式參與的學生達5000余人次,2015年達到9100余人次,2016年相關微博閱讀量超過67萬,點贊、轉發(fā)、評論達到1.1萬。2017年現(xiàn)場參與學生超過達6000人次,相關微博閱讀量超過8.6萬。2018年學生現(xiàn)場參與各項活動達到4100 余人次,通過線上參與投票等達到7000人次,相關微信、微博、主頁內容閱讀量達到23萬?!赌铣淙請蟆贰⒅袊嗄昃W、南充在線等多家媒體進行了報道。讀書文化節(jié)已經成為學生自主參與度較高的活動,也是學校學生文化活動的重要內容,在學生中具有較高的影響,已經成為學校文化活動的重要品牌。
(一)內容。鑒于讀書文化節(jié)的時效性,我館還開展了一系列常規(guī)性的圖書推薦欄目,包括有主題書展、精品悅讀、放松閱讀、分年級圖書推薦、圖書漂流等。
(二)特點。主題書展一年四期,結合各種紀念日、歷史事件等作系列主題的圖書推薦;精品悅讀每天推薦一本好書;放松閱讀一年四期,深入開展大學生心理輔導,旨在提高大學生抗壓抗挫能力,提升情商,以期達到閱讀保健心靈的目的。分年級圖書推薦按年級推送當年最新教輔圖書及相關論著。圖書漂流以書會友,通過一本書,使各個漂友結識更多的朋友,倡導分享閱讀,讓一本好書的價值發(fā)揮得更加廣泛。
(三)效果。以圖書推薦為主的閱讀推廣活動作為一項常態(tài)化、常規(guī)性的工作,貫穿了整個學年,彌補了讀書文化節(jié)的時間空當,有利于校園文化閱讀氛圍的構建。把一些圖書按主題展示出來,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挖掘、閱讀,既有利于學生積累知識和豐富內涵,又有利于促進館藏資源的利用。
1.以讀書文化節(jié)為依托的閱讀推廣活動,一年一次,歷時1-2個月,缺乏一定的持續(xù)性,時間上的斷檔不利于大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以及校園文化的建設。2.以圖書推薦為主的閱讀推廣,推廣形式比較單調,多為主題展覽,配合海報、主頁、微信、微博等平臺聯(lián)合推出,推出的內容包括索書號、書名、作者、摘要以及相關電子書等館藏信息,缺乏新穎性,吸引力不足。3.由于人員緊張,推廣工作往往由幾位館員分別負責,沒有固定的閱讀推廣團隊,在圖書推薦的主題制定和書目推薦方面,完全依靠館員的判斷,忽略了對讀者的需求和閱讀習慣的研究,學生參與度低,以致效果不盡人意。4.以圖書推薦為主的閱讀推廣均為在線上開展活動,依靠圖書館主頁、微博、微信等平臺推薦書目,缺乏實體閱讀空間,容易造成未關注微信、微博讀者群體的丟失。
(一)引入學生社團開展閱讀推廣活動。常規(guī)的圖書推薦雖然彌補了讀書文化節(jié)時間上的空缺,構建了長期的閱讀氛圍,但在推廣的形式和內容上吸引力不足,單一的書目信息推薦未能引起讀者的足夠關注,學生參與度低。眾多成功的閱讀推廣案例不難發(fā)現(xiàn),閱讀活動成功與否與該項活動能否激發(fā)讀者閱讀的主動性息息相關。總結讀書文化節(jié)系列閱讀推廣活動的成功經驗,創(chuàng)新活動內容和形式,開展以學生社團為依托的閱讀推廣活動,如圖書館學生管理委員會主辦的“好書講說評讀”活動,通過講書、說書、評書、朗讀等方式,分享閱讀的感受。由大學生社團聯(lián)合會主辦、書友協(xié)會承辦的“讀書繪”寫、繪、講比賽,通過選手自由解說的方式,讓閱讀與畫作融合,展現(xiàn)閱讀的魅力。這些活動既獨立于讀書文化節(jié)外,又作為讀書文化節(jié)的后續(xù)活動貫穿于整個學年,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對激發(fā)大學生的閱讀興趣,慣化閱讀行為,增強閱讀黏性起著重要作用。另一方面,選擇讀物時讀者一般會有自己的了解渠道,有一份調查報告指出,位居前三的渠道分別是同學朋友推薦(占56.5%)、各種書評(占55.0%)、導師推薦(占51.2%),還有28.2%的同學選擇各類圖書排行榜,13.8%的同學選擇圖書館推薦。位居榜首的是同學朋友的推薦,參加活動的學生與其他學生有著廣泛的聯(lián)系,通過他們可帶動其他同學關注閱讀、激發(fā)閱讀興趣,共同營造良好的校園閱讀氛圍,也是必要和可行的途徑之一。
(二)組建由學生參與的閱讀推廣隊伍。讀書文化節(jié)系列活動的成功案例發(fā)現(xiàn)由學生自主策劃、設計的活動更符合讀者的想法、習慣和興趣需求。閱讀行為推廣的核心受眾人群便是所有的閱讀人員,若閱讀人員并未融入其中,即使規(guī)劃出非常優(yōu)異的閱讀推廣活動同樣沒有辦法穩(wěn)定實施。因此,組建由學生參與的閱讀推廣隊伍是有效的閱讀推廣途徑,既緩解了圖書館人員緊張的問題,又能讓館員和學生的思維相互交流、互補,共同參與討論,有利于設計出更多新穎性、學生感興趣的活動,讓更多的學生融入其中,參與到活動中來。
(三)優(yōu)化閱讀環(huán)境,主題閱讀離不開空間建設。高校圖書館主題閱讀空間應是實體空間與數(shù)字圖書館虛擬空間的聯(lián)通共融。由于館舍條件限制,我館圖書推薦均為在線上開展,缺乏實體閱讀空間。未能造就出擁有個性化桌椅、綠植、柔和舒適的燈光的主題閱讀區(qū),從客觀條件上降低了大學生進行閱讀的吸引力。個別有特色的閱讀推廣活動的開展也依賴于有特點的空間環(huán)境,比如武漢大學圖書館開展的抄書接力活動,一桌一凳,都是具有百年歷史的老物件,與活動主題更為契合的空間環(huán)境更能打動讀者,觸動心底的漣漪,收到不錯的參與效果。因此,打造優(yōu)美舒適的空間環(huán)境,對促進大學生的閱讀興趣以及享受閱讀的樂趣也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