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紅梅
隨著農業(yè)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如何選擇黃瓜的最佳栽培方法和方式成為一大課題,筆者在本文中探究了黃瓜無公害栽培技術中的要求和需注意事項,并且簡要介紹了黃瓜病蟲害防控技術的幾個要點。
黃瓜,屬于葫蘆科一年生攀援或蔓生類草本植物,作為我國最常見的蔬菜作物,黃瓜被全國各地普遍栽培。在百姓的日常食譜中,黃瓜“出鏡率”絕對高居前列。黃瓜的無公害栽培技術在當前越來越受到歡迎,科學的栽培技術加上優(yōu)質的病蟲害防控技術,能夠讓黃瓜的產量和收益達到理想化目標。
1、黃瓜無公害栽培技術五大要領
(1)品種選擇以及種子處理
由于我國黃瓜品種較多,所以在無公害栽培過程中如何選擇優(yōu)質品種成為首要課題,就市場情況和反饋效果來看,我們一般選擇黃瓜的早熟品種津雜 1號、津雜2號以及長春密刺、中農5號等;在中、早熟品種選擇過程中,冀東3號、津研4號、吉雜1號為首選;唐山秋瓜和津研 7號則成為中晚熟品種最佳選擇。一般冬季在保護地生產以及春季黃瓜生產時,早熟品種都成為首選。具體過程為:先用涼水浸泡種子3至5分鐘,然后用50度熱水攪拌浸種8到10分鐘,隨后繼續(xù)在30度溫水浸泡4至5小時,清水洗凈后在25至28度溫度下催芽15小時左右時間,切記4到6小時用清水清洗一次,播種時間選定為當85%左右的種子露白時。
(2)種植地塊如何選擇
由于黃瓜的基本生長特性適應性較強,所以無公害栽培種植地盡量選擇在土質疏松、排灌方便、富含有機質、保水的沙壤土或壤土地區(qū)。選址后一定要做好輪作倒茬,最大程度的避免黃瓜與葫蘆科蔬菜連作的情況發(fā)生。
(3)棚室消毒后整地施肥做壟
在進行黃瓜無公害栽培之前要對棚室進行消毒,時間應選定為定植前20至25天,煙劑熏棚和高溫燜棚是兩種常見的消毒方式,可根據選址情況和綜合考慮酌情選擇。煙劑熏棚和高溫燜棚過程中要注意保持通風三天以上,然后再按照種植步驟進行補菌和定植,這樣做可以有效避免消毒產生的殘留毒氣傷害幼苗。在棚室消毒后的整地施肥過程中要注意肥料比例和用量,一般來說每畝地施入40至50公斤總養(yǎng)分64%的磷酸二銨,40至50公斤的復合肥(18∶18∶18)、5至10公斤的硫酸亞鐵、25至30公斤的過磷酸鈣、200至300公斤的生物有機肥(2000 萬/g),加上5公斤的微生物菌劑(2億/g),注意配比后將各種肥料均勻撒施在土壤表面完成施肥過程。做壟過程中應注意,越冬茬和早春茬要采用高壟地膜覆蓋,溝壟寬度范圍在1.1至1.2米區(qū)間,溝寬50厘米,壟寬60至70厘米,壟高20至25厘米種植兩行,覆蓋90厘米的地膜,讓整個壟面呈現(xiàn)“龜背狀”,在壟背中間拓出約寬 度為15厘米、深度為10厘米左右的溝。秋延茬做壟則可以采用深溝高壟方式,溝壟寬度設定為1.2米種植兩行,同樣覆蓋90 厘米的地膜,壟高設定為25至30厘米。
(4)定植過程及管理
黃瓜無公害栽培過程中定植過程和定植后的管理非常重要。一般來說,越冬茬的定植時間在十月下旬至十一月的上中旬。早春茬的定植時間一般為十二月中下旬。育苗則為翌年二月上旬。秋延茬的定植時間在七月中下旬至八月上旬。定植方式較為簡單易懂:越冬茬、早春茬黃瓜首選天氣晴朗的上午定植,整個栽植深度以平坨為首選,定植后切記一定要及時澆水;秋延茬黃瓜可以選擇陰天或傍晚時間開始定植,定植后同樣要及時澆水。定植密度上用數(shù)字直觀體現(xiàn)為常規(guī)劃的每壟兩行定植。舉個例子:中小葉品種宜進行密植,一般數(shù)據設定為行距50厘米,株距35厘米,畝定植3500至4000株為宜。定植之后的管理對于黃瓜無公害栽培也極為重要不容忽視,越冬茬黃瓜在緩苗期的適應溫度,白天需要保持在28度至32度,晚上則不能低于18度; 早春茬黃瓜在緩苗期白天應保持在28度至32度,晚上則不能低于10度。秋延茬黃瓜緩苗期,白天應保持在28度至32度,晚上不能高于20度。黃光的緩苗期相對濕度檢測同樣重要,盡量控制在80%至90%為最佳,開花結瓜期相對濕度控制在60%至80%為最佳。
(5)澆水施肥、植株調整要領
客觀而言,在黃瓜無公害栽培過程中澆水施肥和植株調整兩大環(huán)節(jié)缺一不可,某種程度上也決定了最后的作物產量和質量。這里要強調的要領是:黃瓜在澆完定植水后5至7天后要澆一次緩苗水,澆水后務必要進行一次淺中耕;直到黃瓜開花坐瓜前都不能澆水,這樣做的目的是促進黃瓜根系深扎。在作物根瓜長 至10厘米以上的時候施肥效果最佳,時間盡量選擇晴天上午。每畝地可以選擇追施含腐殖酸水溶肥或大量元素水溶肥(20-20-20)15至20公斤;此后,每隔 8至10天對作物進行澆水追肥,切記雪天和陰雨天不要澆水。在植株調整方面要切記, 當黃瓜的瓜蔓長到30厘米長、6到8片真葉時,及時的進行吊蔓。當黃瓜的主蔓長到棚膜附近時候,需要解開吊繩落蔓,在落蔓過程中要及時摘掉老葉和病葉,并且保留10至12片功能葉,按照順時針方向盤繞落地,操作過程中要小心謹慎,不可折斷瓜蔓;最后去掉病葉、隨老葉、雄花、卷須,運送到棚外。
2、黃瓜常見病蟲害及防治方針
目前,黃瓜種植過程中遇到的病蟲害種類較多,常見的有:根腐病、真菌性病害有霜霉病、炭疽病、白粉病、黑星病等;常見細菌性病害則為:細菌性角斑病。蟲害方面,紅蜘蛛、白粉虱、蚜蟲等害蟲對黃瓜的生長極為不利。在防治過程中,我們要秉承“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發(fā)現(xiàn)病害后立即消毒爭取徹底根除病害,在防治過程中應盡量少用化學藥劑,一但需要使用農藥時,則需要注意科學調配比例,嚴格遵守農藥說明書上的參考說明。
綜上所述,只要掌握正確的科學知識和種植技巧,黃瓜無公害栽培和病蟲害防治工作將變得有條不紊,科技化種植技術的大力推廣,必將讓黃瓜的產量和質量再創(chuàng)新高。
(作者單位:274000 山東省鄄城縣農業(yè)農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