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李曉東
聽說伯陽桃花燦若朝霞,聽說何灣桃花官樣文章,聽說各地的桃花都已開好,聽說游人如織,聽說花事如潮。
聽說而已。
今春,見得最多的是迎春,從三月到五月,從南山到北坡,迎春花事悠長,果然是春天的門童,沉默而忠誠。
還有各色野花,叫不上名字的星星點點。紅黃白紫,艷麗妖冶,于是知道野花的確動人,的確有勾人魂魄的力量。
還有種種野菜。薺薺菜、蒲公英、薤蒿、苦苣、小蒜……喜歡它們的表達方式就是焯燙涼拌,日日必餐。
還有草,一例地綠,一例地蓬勃。窄是韭葉,寬如手掌,一夜好雨,節(jié)節(jié)拔高,它們是春天的披風。
然而,引領(lǐng)花事的永遠是桃花。桃花嬌俏,猶如美人善于討巧,開花時間恰到好處,正是人們褪去冬裝,輕衣薄服的節(jié)令。蟄伏一冬的春心蠢蠢欲動,蝸居一冬的身體欣然打開。人人都在尋找,人人都不明確尋找什么。桃花就在這個時候釋放了。粉色的曖昧,曖昧的芬芳,極合春天里出動的各色魂靈。
桃花一旦得遇尋覓的魂靈,兩廂暗喜,一拍即合。桃花叢里的女人腮上抹了粉,是從花心深處漾出來的香粉,那腮就有了楊玉環(huán)的味道。于是眼波流轉(zhuǎn),神色迷離,不是貴妃也是醉了。桃花叢里的男人,傻大黑粗居多,斯文白凈者極少,當然,也可能是桃花嬌媚反襯太強,走在大街上尚顯文明的男人,此刻全是粗糙了。但他們的心思并不粗糙,即便眼前女人庸常難當,男人也都能敷衍一句“人面桃花”之類的奉承。
桃色是拿捏最好的,既不比黑白的突兀,又不屑其余的淺顯,比紅要收著點,似乎毫不張揚,其實心機暗藏。女人看到桃色,會想到自己的青春,想到那些堪比桃花的美麗歲月。男人看到桃色,會想到美人,錯過的美人,路過的美人,當然,最多的,是愛過的美人。但這世上美人太少,美人遠沒有桃花這么多,所以,男人的念想多半是心造,因為愛過,所以美人。
桃色分寸恰當,比例適中,像極了類似的女人。生活中,這樣的女人往往如魚得水,游刃有余。她知道見什么樣的人該說什么樣的話,她知道衣服什么時候該脫什么時候該穿,她知道所有人際交往的秘密,所以,她所向披靡,無往不勝。有趣的是,這樣的女人大都不招同性喜歡,她的戰(zhàn)場是男人,男人就吃她這一套?;仨恍?,就算不傾城,也讓男人傾心,男人為這樣的女人想入非非,女人為這樣的女人拈酸吃醋。
四月里,桃花泛濫,桃花荼蘼,那一大片如煙似霧的粉,讓整個四月春情彌漫,人們都去趕集了。趕集就是湊熱鬧,湊熱鬧是很多人的本能,人間煙火的確是需要熱鬧的。春天趕花事,夏天玩野合,秋天貼大膘,冬天,就是八尺炕頭摸爬滾打樂之不疲的性事了。所以,四季中,春天是發(fā)情的節(jié)氣。人和貓一樣,貓的夜半叫春凄厲瘆人,人的歡叫就快活得多了。人多半是在春天的桃花叢中歡叫的,面泛紅潮,喜不自禁,叫得手舞足蹈、理直氣壯。當你產(chǎn)生這樣的聯(lián)想之后,再看桃花林里的男女,你就忍俊不禁了。這是一個色情的聯(lián)想,也是一個會讓很多君子們拍案的聯(lián)想,但我就是忍不住這樣的聯(lián)想,我本來就不是君子嘛。
整個四月,我的耳際澎湃著桃花的喧囂,我離得遠,那喧囂爬坡過河到我耳際時,就類似于蜜蜂的嗡嗡嗡了,雖然強度稍減,音量漸弱,但是,其連貫和持續(xù)絲毫不打折扣。
我的四月,和很多人的四月大有出入,除了沉默的日子居多以外,這個大出入里最占篇幅的該就在桃花上了。
我與桃花隔岸相望,如期失約。
失約的,還有杏花。
杏花素清,特別是有些年頭的老杏樹,隨意兀立在山坳野地的老杏樹,枝干遒勁,色黑厚重,夜里有雨,枝干的黑添了亮。這時候,一枝旁出,杏朵斜墜,那般的動人,這是桃花的媚遠遠不及的。
失約的,還有梨花。
梨花白,梨花雪,雨打梨花深閉門該當是四月,只是此番情境在如今的鬧市已然不遇了。梨花也是我喜歡的,但是,梨花亦是我多年未曾親近的。
失約桃花,實屬有意,失約杏花,失約梨花,都不是我之本意。也許陰差陽錯,也許從不湊巧,待要赴約,杏花已謝,梨花已落,花期是永遠地錯過了。
雖說還有下一季,還有來年的花期,可是,此季花期有此季花期的氣場,此季的我有此季的心境,來年花期當然是來年氣場,來年的我當然是來年的心境——所有錯過,永不再來。
又說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其實哪里有什么三生三世,只一生,只一世,該來的來,該走的走,來不由己,走不由己。如我,不過半世,不過半生,已經(jīng)心涼作罷,真要有什么三生三世,想想都累。十里桃花,這又是一個心造。心造的一般都很美,這是讓它流傳的理由。年輕時大多唯美,所以,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受眾基本都是文青。如我,文青老矣,一朵桃花都嫌迷了眼,遑論十里桃花。
你是人間四月天,這又是近些年被引濫了的話,好比一朵花,悄悄地開著,在無人的野地,自成風景。一旦被人關(guān)注,一旦被人光顧,一切就都變了,花不再是花,香不再是香。
我一向?qū)Υ蟊娳呏酊F的事物心懷排斥,比方三毛,比方張愛玲。讀過她們和沒讀過她們的,都一窩蜂而上,似乎不讀她們就不足以顯示自己的文化和小資,不喜歡三毛,不喜歡張愛玲的,亦不敢說,似乎說了就顯得自己非常沒有品位。又比如林徽因,也被國人鋪天蓋地的張貼倒了我的胃口,所以,一旦瞟到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之類的字,我一律越過。莫言火了,作品售罄;路遙死了,人人發(fā)言。其實,有多少人是平日里就在讀他們的呢?群響喧嘩,我做不到閉目塞聽,至少我可以管住自己的嘴巴。
回到桃花,桃花開在正當時,女人的裙子不長不短,男人的目光若即若離,這是一個心照不宣的季節(jié)。情色馳騁,野合恣肆。桃花掩映,玉體橫陳。郎情妾意,半推半就。一朵桃花就是一枚生殖器,這話聽著嚇人,卻是真相。花就是植物的生殖器,這不是我的原創(chuàng),它的原創(chuàng)是造物主。所以,花甫盛開,成千上萬朵生殖器朵朵向陽,為的是吸引昆蟲采花授粉。既是吸引,必然要有十分姿色,于是,人比蜂多。然蜂入花心是采蜜,是工作,人則只是在獵色,只是在感官享受了。
花碾成粉,粉涂于腮,腮便是香腮,人便是美人,這是古來女人孜孜不倦的追求。女人一旦成為美人,她的性情里桃花的意味就越發(fā)鮮明了。桃花美人在男人的城池里殺伐攻略,片甲不留,男人做了美人裙下之鬼,還覺是人生之大快活。
我的想象可能太離譜,看不見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只看到欲望滿懷。我的嗅覺嗅不到花香襲人、一路芬芳,只嗅到鼻息焦灼。
季節(jié)也有它的人生,也有它的幼年、童年、少年、青年和老年。我眼前的四月,似乎正在經(jīng)歷它的青年,荷爾蒙旺盛,欲火正熾,熾烈到浩浩蕩蕩淹沒了整個春天,淹沒了這個時代。不知道是這個欲望無限的時代造就了同樣欲望無限的四月,還是夜夜笙歌的青年造就了同樣夜夜笙歌的時代?或者,它們彼此造就,彼此成全?
由此上溯,四月的幼年、童年和少年,想必會是健康干凈的膚色、平和勻順的呼吸。那時的桃花,應該也是健康干凈、平和勻順的,我向往那樣的四月,我向往那樣的桃花。
還有牡丹,我始終找不到感覺的牡丹,縱然是國色,縱然小城傾城出動為著南山牡丹,我始終未曾親去。不知道是什么東西在我心里生了根,讓我對牡丹如斯漠視,漠視的,還有一眾畫家筆下的所謂國色,一例艷俗,包括幾個所謂的牡丹名家。
倒是所有那些不知名的、路遇的、野生的、散落在坡上的,如米粒,如碎玉,看到一次,驚艷一次,沒有過漠視的時候。
攢聚的,盛大喧騰,它們占據(jù)了季節(jié)的主流,世界看上去喜氣洋洋。
失約桃花。不約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