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俊玲,林壽寧,龐健麗,李慧琪,黃 艷
(廣西中醫(yī)藥大學附屬瑞康醫(yī)院,廣西 南寧 530011)
2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島素分泌功能障礙或作用缺陷導致的一種以高血糖為主要特征的代謝性疾病[1]。近40 年來,隨著人口老齡化及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糖尿病從少見病變成我國發(fā)病率最高的慢性疾病之一,嚴重影響國民生活水平及質量,增加心腦血管疾病患病風險,嚴重者可危及生命。在我國患病人群中,以2 型糖尿病為主,占90.0%以上。如今,通過運動保持健康乃至于改善疾病預后是全社會共同關注的熱點。有研究發(fā)現(xiàn),規(guī)律、適當?shù)倪\動可以顯著改善脂代謝及血糖水平。國內關于消渴健身功對2型糖尿病的生化指標和血糖、血脂代謝指標的影響報道較少,本研究旨在探討消渴健身功對2 型糖尿病代謝指標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 年10 月至2016 年4 月于廣西中醫(yī)藥大學附屬瑞康醫(yī)院內分泌科診治的2 型糖尿病100 例作為研究對象,診斷符合《中國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 年版)》中的診斷標準[2],分組采用中心分層、區(qū)組隨機化方法。借助SAS 統(tǒng)計分析系統(tǒng)產生100 例受試者并隨機分組,每組50 人,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體質量指數(shù)(BMI)、病程、糖化血紅蛋白(HbA1c)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該研究經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實施,全部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s)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s)
組 別治療組對照組n 50 50性別(例)男性25 28女性25 22年齡(歲)52.2±12.2 52.6±12.4病程(年)6.3±2.1 6.5±2.4 BMI 27.8±5.1 27.4±3.5 HbA1C(%)8.4±1.7 8.3±1.4
1.2 納入標準 ①診斷為2 型糖尿病患者;②7.0 mmol∕L<空腹血糖<13.9 mmol∕L 或11.1 mmol∕L<餐后2 h 血糖<16.6 mmol∕L 者;③年齡30~70 歲;④糖尿病病程在3個月以上,能夠堅持運動鍛煉者。
1.3 排除標準 ①不符合糖尿病診斷及分型標準者;②妊娠、準備妊娠或哺乳期婦女;③有嚴重的糖尿病并發(fā)癥及運動禁忌證者;④有重度心、腦、肝、腎、造血系統(tǒng)等原發(fā)性疾病者或并發(fā)癥者;⑤近2 周內發(fā)生糖尿病酮癥、酮癥酸中毒以及嚴重感染者;⑥有嚴重出血傾向者;⑦患有精神疾病者。
1.4 治療方法 2 組患者均進行常規(guī)基礎治療,主要包括控制血糖、控制飲食等。按個人原來的習慣進行鍛煉,主要為步行、慢跑、氣功、跳舞等。治療組患者在常規(guī)基礎治療上進行消渴健身功法,該功法是參照祖國傳統(tǒng)健身氣功“八段錦”結合糖尿病患者運動要求進行改良而成。先由技術人員教會患者功法,按設計的練功招式按順序進行鍛煉(如起勢、雙手托天理三焦、嫦娥探月提陽氣、左右扣背益心肺、雙手摩腹補元氣、兩手攀足固腎腰、左右推肌利肝脾、按摩任督通三脈、收勢等),每天于進餐后1 h進行鍛煉,每天1次。兩組治療均以1個月為1個療程,治療6個療程。
1.5 觀察指標與方法
1.5.1 糖代謝指標 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分別取患者清晨空腹血2 ml送檢,其中血糖檢測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HbA1c 檢測采用免疫抑制比濁法,均采用羅氏原裝試劑,校準品及質控品由羅氏公司提供。
1.5.2 脂代謝指標 包括血清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H-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等。取患者清晨空腹靜脈血5 ml,室溫靜置20 min,采用冷凍離心機DDL-5 離心10 min,-60 ℃保存待檢測(避免反復凍融)。
1.5.3 生物學指標 包括BMI、體重、血壓、腰圍等。
1.6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AS 6.12 統(tǒng)計分析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檢驗樣本的正態(tài)性,若正態(tài)分布、方差齊釆用t 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卡方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者治療前后體脂及血糖水平變化比較 治療6個療程后,兩組患者的體重、BMI、腰圍、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A1C均明顯下降(P<0.05)。與對照組比較,治療組在降低體重、腰圍方面作用更顯著(P<0.05)。治療6 個療程后,治療組的空腹血糖水平比對照組下降更顯著(P<0.05)。兩組患者餐后2 h 血糖(HbA1c)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表3。
2.2 兩組治療前后血壓、血脂水平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治療組在降低收縮壓和舒張壓方面作用更顯著,治療后組間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6 個療程后,兩組患者的TG 水平均有所下降,但兩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兩組治療后的TC、LDL-C、HDL-C水平較治療前無明顯變化。見表4。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體脂變化情況比較 (±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體脂變化情況比較 (±s)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①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②P<0.05
組 別治療組對照組n 50 50體重(kg)治療前76.8±11.4 75.9±14.2治療后70.4±8.9①②74.8±12.4①BMI治療前27.8±5.1 27.4±3.5治療后25.4±6.9①26.7±5.8①腰圍(cm)治療前97.43±7.71 96.96±7.53治療后92.21±4.62①②94.29±5.78①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糖水平比較 (±s)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糖水平比較 (±s)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①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②P<0.05,③P>0.05
組 別治療組對照組n 50 50空腹血糖(mmol∕L)治療前9.04±1.28 8.87±1.64治療后6.53±1.38①②7.19±1.52①餐后2 h血糖(mmol∕L)治療前15.57±3.08 14.21±3.60治療后11.53±2.62①③11.78±2.72①HbA1C(%)治療前8.3±1.7 8.3±1.4治療后6.9±0.9①③7.1±0.8①
表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壓、血脂變化情況比較 (±s)
表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壓、血脂變化情況比較 (±s)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①P<0.05,②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③P<0.05,④P>0.05
組 別治療組對照組n 50 50時間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收縮壓(mmHg)138.0±16.2 131.3±9.8①③138.5±14.3 136.4±12.4①舒張壓(mmHg)91.0±10.5 84.0±6.3①③93.4±9.4 88.2±9.4①TG(mmol∕L)2.39±1.23 1.33±0.46①④2.19±1.47 1.36±0.48①TC(mmol∕L)4.64±1.11 4.34±1.22②4.53±1.58 4.36±0.83②LDL-C(mmol∕L)2.94±0.90 2.81±0.82②④2.87±1.22 2.83±0.6②HDL-C(mmol∕L)1.04±0.37 1.07±0.25②1.11±0.30 1.14±0.32②
2型糖尿病與肥胖密切相關?,F(xiàn)代生活方式以及飲食習慣所引起肥胖是誘發(fā)糖尿病的重要因素,肥胖影響機體代謝,從而引起糖耐量異常及代謝紊亂,容易導致糖尿病的發(fā)生[3]。而且,肥胖患者體內的炎癥因子會影響胰島素對糖的吸收,因此容易引起胰島素抵抗(IR),而2 型糖尿病患者中80%都是體重過重或身體肥胖的患者[4]。研究表明,適當且規(guī)律的運動可以改善體內脂肪代謝,還能提高胰島素敏感性,減輕胰島素抵抗[5]。通過本研究發(fā)現(xiàn),治療組患者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加以消渴健身功鍛煉,可明顯改善血糖及代謝異常指標,并且在控制血糖及血壓水平以及降低體重、減小腰圍等方面優(yōu)于對照組。
消渴健身功是一種比較適合2型糖尿病患者的中小強度的有氧運動,本研究發(fā)現(xiàn)其對患者各方面的干預效果顯著。本病屬于中醫(yī)學“消渴”范疇,其主要病機為氣陰兩虛。行消渴健身功鍛煉時有助于運化脾胃以腐熟水谷,化生氣血津液以營養(yǎng)五臟六腑、四肢百骸,后天之本與先天之本相互資生,調節(jié)腎臟的生理功能,從而對糖尿病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如進行“雙手托天理三焦”這一動作時須左手緩緩自體側上舉至頭,翻轉掌心向上,并向左外方用力舉托,同時右手下按附應,力達兩掌根,舒胸展體,拔長左腰體;松腰沉髖,身體重心緩慢下落;左臂屈肘外旋左掌經面前落于腹前。此動作對位居中焦的胰腺功能有良好的調節(jié)作用,可促進全身氣機升降,輸布津液,使周身得以濡潤滋養(yǎng)。
綜上所述,消渴健身功鍛煉不僅能明顯改善2 型糖尿病患者的各項代謝指標,還有利于降低患者BMI和減少腰圍,改善患者預后和生活質量,具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