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肖孝代
思政課是推進學校黨的建設的重要載體和優(yōu)勢渠道。努力推進老年大學黨建與思政課的深度融合是新時代老年教育工作者的使命自覺。三明老年大學積極探索黨的最新理論成果與老年大學思政課的有效結合點,對標新時代建好思政課的要求,堅持“三個突出”,抓住制約思政課建設的突出問題,精準施策,不斷提高基層黨建的質量與水平。
老年大學黨建是思政課教學“魂之所系”。三明老年大學堅持黨對思政課建設的全面領導,把加強和改進思政課建設擺在突出位置,把思政課建設情況納入學校黨建工作考核、辦學質量和學科建設評估標準體系,在工作格局、隊伍建設、支持保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實現黨建工作與教學工作互為融合、互為滲透、互為促進的良好局面。
一是強化陣地建設,建立老干部黨校。今年1 月,三明市直離退休黨工委依托三明老年大學成立了市委老干部黨校,與三明老年大學合署辦公,在三明老年大學加掛“三明市委老干部黨?!迸谱樱Ⅻh委統(tǒng)一領導、部門分工負責、全員協(xié)同參與的責任體系。同時,堅持“老干部黨校姓黨”的原則,推行“支部+社團”黨建工作新模式,成立了9 個學員黨支部、1 個學委會、13 個專業(yè)學會和藝術團體,使老干部黨校成為加強老同志思想政治建設和組織建設的重要陣地,成為引導老同志發(fā)揮作用、增添正能量的有效平臺。
二是強化政治引領,堅定正確辦學方向。三明老年大學始終堅持政治建校的原則,堅持思政課建設與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武裝同步推進,把全面從嚴治黨的要求貫穿于教學工作中,全面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學員頭腦。做到黨的重大理論成果、重大戰(zhàn)略部署及時進課堂,中央和上級黨委作出的重大決策迅速傳達,推動廣大離退休黨員干部全面系統(tǒng)學、深入思考學、聯系實際學,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組織學員在寧化縣革命烈士紀念碑前重溫入黨誓詞 陳源昌/攝
一是抓師資建設,全力提升思政課教師隊伍素質。三明老年大學始終把建設一支政治強、情懷深、思維新、視野廣、自律嚴、人格正的思政課教師隊伍作為辦好思政課的關鍵。堅持以“儲備、試用、聘用、培育、提高”的思路,全力打造素質高、業(yè)務精的師資隊伍。從三明市委黨校、三明學院、三明市第一醫(yī)院等部門(單位)選聘業(yè)務骨干。每年暑期舉辦教師培訓班,每學期定期組織開展教學觀摩和公開課活動,加強教師業(yè)務培訓,提高教學水平。開展“名師上講臺”活動,堅持探索在思政課堂引入名師大家、黨政領導、企業(yè)高管等各條戰(zhàn)線優(yōu)秀人才,建立起思政課特聘教授資源庫。同時抓師德師風建設,落實好《三明老年大學關于加強“十三五”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在全校教師中廣泛開展“樹師表風范,做時代楷?!薄傲煹?、正師風、鑄師魂”等一系列旨在強化教師職業(yè)道德、弘揚教育核心價值的主題教育活動,增強教師的職業(yè)光榮感、歸屬感與認同感,促進老年大學教師師德全方位、全過程養(yǎng)成。
二是抓課程建設,不斷提升學員思政課獲得感。在教學內容上,系統(tǒng)開展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系統(tǒng)進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在教學方法上,注重改進傳統(tǒng)課堂教學方式,推動系統(tǒng)講解、專題講授、互動討論有機結合。課前收集問題,課后專門組織討論交流,真正用課題牽引討論、用討論深化認識,為調查研究、檢視問題、整改落實打下扎實基礎。
同時,堅持思政課在課程體系中的政治引領和價值引領作用,大力推動以“課程思政”為目標的課堂教學改革,梳理各專業(yè)課程所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讓思政課貫通各類學科、融入教學和管理工作,使各類課程與思政課同向同行,實現思想政治教育與知識體系教育的有機統(tǒng)一,推動各類課程與思政課建設形成協(xié)同效應。
三是抓文化建設,發(fā)揮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學校結合寫生、采風、展演等藝術實踐,緊扣主旋律開展主題創(chuàng)作,在文化藝術活動中提高學員的思想政治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各類社團圍繞“我看改革開放40 年”“我看新中國成立70 周年新成就”等主題,普遍開展座談會、詩歌朗誦會、演唱會、書畫攝影展等豐富多彩的主題黨日活動,組織引導廣大老同志感恩黨的關懷,歌頌新時代的幸福生活。校合唱團舉辦“壯麗70 年·奮斗新時代——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合唱展演”,匯聚千名老同志,用歌聲贊頌建黨98周年,慶祝新中國成立70 周年。校藝術團以打造文化品牌活動為突破,積極融入三明創(chuàng)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qū)之中,實現以文化設計活動、以活動促進黨建、以黨建提升活力,努力創(chuàng)建一批主題鮮明、有內涵、亮得出、叫得響的黨建文化品牌。
三明老年大學廣泛開展志愿服務等社會實踐活動,把教學工作與三明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實際結合起來,把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做到理論與實際、學習與運用的統(tǒng)一,讓思政課“活”起來。
一是建立校外教學實踐基地。學校堅持開門辦思政課,積極拓展黨建活動陣地,建立了17 個相對穩(wěn)定、具有特色的校外實踐基地,成為老年學員實習采風、探尋紅色文化、接受黨性教育的好去處。
二是開展紅色黨性文化教育。老年大學充分發(fā)揮三明蘇區(qū)紅色文化獨特的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積極開展紅色文化教育,每年組織黨員學員走進革命圣地,追尋紅色足跡。同時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結合市委提出的做好中央蘇區(qū)、老工業(yè)基地、綠色生態(tài)和文明城市四篇文章,特別是充分利用三明蘇區(qū)紅色資源,充分發(fā)揮老年大學的人才薈萃優(yōu)勢,弘揚紅色文化,通過諸如紅色調研、唱紅歌、重溫紅色經典等實踐活動,抓好紅色三明精神的發(fā)掘、宣傳和教育,大力推進三明紅色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