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清
(河南省公路工程局集團有限公司,鄭州450052)
水穩(wěn)砂礫基層及碎石基層是不同的兩種水穩(wěn)基層。當前國內道路施工中使用更多的是水穩(wěn)碎石基層。本文結合實際案例,深入分析了水穩(wěn)碎石基層的施工技術要點。骨料密實結構的施工需要較高水平的施工工藝,且在材料的使用上也有較高的標準。為保證骨架的密實性與標準要求相符,需采取正確的施工工藝進行。
所謂骨架密實結構,是密實懸浮結構及骨架空隙結構的結合體。施工中使用的原料需含有粗骨料及一定數(shù)量的細料,以便能夠形成骨架并通過細料填補空隙。運用的細料數(shù)量需與骨架形成空隙所需的細料數(shù)量相等,以便提升整體結構的密實性[1]。根據相關研究實例可知,該種結構的內摩阻角偏大,且結構中運用的混合原料能夠產生的整體性能相對其余結構而言都處于較高的水平。
該結構與懸浮密實結構有一定的差異,施工原料中需加入適當?shù)墓橇?,其中,骨料的?guī)格需有約3%的量>0.075mm,且使用的骨料質量水平要達到一定的高標準。以25∶25∶22∶28 的最佳比例來調制規(guī)格不同的4 種石料,4 種石料規(guī)格分別為:(1)0mm ~4.75mm;(2)4.75mm ~9.5mm;(3)9.5mm ~19mm;(4)19mm~31.5mm。對原材料的選用需依據不同級別來逐層篩選。關于材料的選擇,壓碎值指標要絕對滿足要求,留有富余量,同時控制軟石的含量,避免重型壓路機把石子壓爛影響結構層質量[2]。原料合成的各項指標見表1 及表2。
案例中淮濱至信陽段的高速公路路基約為35cm,因此需分2 層進行。進行正式動工前,需先對施工技術要點進行分析,相關作業(yè)人員制訂出最佳施工計劃方案,并對施工技術的運用進行深入分析。項目以分段分幅形式開展施工,即需保證路面基層的整體施工結束后才可開放道路供使用。施工路基的原料需以固定比例進行4 個等級石料的混合。此外,相關施工需求可根據項目施工中的具體情況進行適當調整。
對施工原料進行嚴格篩選后,選用的攪拌設備也是決定水穩(wěn)碎石基層的重要因素,適當?shù)氖┕ぴO備能夠促進工程的順利進行。施工中使用的攪拌設備決定著壓實及鋪設機械的選用。
對施工中攤鋪機的選用需結合攪拌機的規(guī)格進行選擇,主要原因在于攤鋪機的作業(yè)效率需能夠與攪拌站的施工效率相符。若二者施工效率不相符,則會影響整體施工。若攪拌站的效率大于攤鋪機,則會使整體施工速度受到影響。設備選用見表3。
表1 集料指標
表2 集料合成級配
表3 設備選型表
4.2.1 防止離析現(xiàn)象發(fā)生
在該結構施工中,使用的石料占比最大的為直徑>5mm 的粗骨料,極易產生離析的不良問題,即完成攤鋪作業(yè)后,出現(xiàn)石料與砂漿分離的現(xiàn)象。
為了有效控制出現(xiàn)離析的不良問題,在進行攤鋪作業(yè)時,可在設備前鋪設橡膠板,以使地間隙能夠減小。此外,還可在卸荷口處加設橡膠條,以減少滾落料中的偏大石料。根據實際案例結果可知,以上2 種方式為最佳的離析控制技術。
為使拌制原料的質量得到保障,進行裝車時,需分為3 次進行。除此之外,為保證原料的整體質量,在進行混凝土的拌制時,不能以設定的標準產量進行拌制,只能以其75%進行。
4.2.2 控制壓實度
該種結構具有很強的密實性需求,然而,要使結構的密實性達到需求是施工難點所在。為了保證整體壓實度能夠達到標準需求,需借助多臺壓實機開展多次壓實作業(yè),次數(shù)需>10。當結束壓實作業(yè)后,需以專業(yè)人員進行質量標準的檢查,以保證密實度。進行壓實作業(yè)需分為3 個階段,先完成初步的壓實,而后進行復壓作業(yè),還需再次開展終壓作業(yè)。其中,初壓作業(yè)以質量為20t 的單鋼輪壓實機進行,壓實速度保持為1.6km/h;復壓也借助質量20t 的單鋼輪進行作業(yè),完成低幅高頻壓實一次,而后以高幅低頻開展第2 次壓實作業(yè),再者改換質量26t 的壓實機以高幅低頻進行第3 次壓實作業(yè);最后進行終壓時,換用輪胎式壓力機進行2 次壓實作業(yè),以保證基層面層的密實度,而后進行輪胎印的處理作業(yè)。施工時,需實時監(jiān)測高程及橫坡的參數(shù)變化,當其含水量達到標準值時,則需進行壓實作業(yè),由外側向內部進行壓實。
4.2.3 后期看護
一般而言,骨料密實結構表層光滑度不佳,若車輛多次行駛則極易使路基表層出現(xiàn)裂縫現(xiàn)象。因此,在進行道路的保養(yǎng)、修補作業(yè)時,需將施工路段封閉,不可通行。為保證道路基面的密實性,需以設計方案工序進行施工作業(yè)。道路施工結束后,需嚴格做好道路的養(yǎng)護作業(yè),以確保道路的使用年限能夠達到方案標準。
結合各項案例施工可知,若在高溫的條件下進行道路施工,則在施工結束后會發(fā)現(xiàn)路基面存在著多種不良的裂縫現(xiàn)象。而后相關專業(yè)人員對高溫條件下施工的路基面進行勘測,路基面嚴重裂縫的路段可達到1km 內出現(xiàn)25 處裂縫[3]。而后,以同樣的勘測形式對低溫條件下施工的路基面進行勘測,據勘測結果可知,路面存在較少的裂縫現(xiàn)象。在實際案例中,對全程500m 的路段進行攤鋪作業(yè),施工環(huán)境需<20℃,而后勘測路面可知不存在有裂縫現(xiàn)象。此外,在冬季氣溫極低的條件下進行為期一個多月的攤鋪作業(yè),而后勘測也未出現(xiàn)裂縫現(xiàn)象。
在進行裂縫的修補作業(yè)時,對于底基層中出現(xiàn)的裂縫,需借助玻璃纖維格柵進行修補。若出現(xiàn)的裂縫僅為上基層,則處理時需先對裂縫進行清理,而后粘貼改性瀝青,再進行透層瀝青的噴灑作業(yè)。
當一段路基面的壓實作業(yè)完工后,需及時進行質量的檢測作業(yè),若路面的質量達到標準需求,則需要立即開展路面養(yǎng)護作業(yè)。進行路面養(yǎng)護作業(yè)的方式較多,其中,使用最為廣泛的方式為在表層加蓋養(yǎng)護膜。在路基面鋪設養(yǎng)護膜時需注意鋪設的密集度,不可出現(xiàn)間隙,以保證路基面的濕度維持在標準值范圍內。一般而言,養(yǎng)護時間需大于一周,并且在路基面進行養(yǎng)護期間,需封閉路段,禁止行駛車輛,以防止路基面的質量受到影響。此外,在養(yǎng)護期間,尤需注意路基面?zhèn)冗叺酿B(yǎng)護,且為保證路基面的整體濕潤度,水的噴灑作業(yè)需做到均勻,噴灑量需達到標準需求,以防止路基面出現(xiàn)水流失嚴重而開裂的不良現(xiàn)象。
綜上所述,本文結合實際案例,分析研究了骨架密實結構水穩(wěn)基層施工的技術要點,并詳細闡述了原料配比、設備選用及施工注意事項,保證了整體工程的施工質量,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