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 周曉慧
在高三復習階段,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無法繞過書面表達這一體現(xiàn)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但著實耗時耗力、令人頭疼的板塊。寫作的訓練雖不能一蹴而就,但卻如建房子般講方法且有步驟,貫穿于一輪、二輪和三輪復習的始終。
夯實語言基礎就像打地基,地基的深度和廣度直接決定以后蓋多大規(guī)模的房子;審題、謀篇布局就如用“鋼筋、混凝土”立結構框架,這將決定是在搭“草棚”還是建“別墅”;高級的詞匯或句式表達就像那一塊塊“青磚黛瓦”,為房屋添加實體,決定建筑物的抗震能力;高顏值的書寫為修建的“房屋”做最后的軟裝工作,增強可觀性。以上這每一步都需穩(wěn)扎穩(wěn)打,精雕細琢后方得“金屋”。
很多學生在寫作文時會出現(xiàn)詞性誤用,詞匯、短語搭配不當,語法錯誤頻出,用英文單詞湊出中式思維的句子等問題,這明顯是語言基礎不扎實的結果。
從一輪復習開始,教師可以從課本中精選出5~10 個集單元重難點的句子,帶領學生串講詞匯、短語的搭配和語法現(xiàn)象,重點分析長難句結構。先增強學生對句子的感知,再要求學生背誦這些句子,并通過聽寫來幫助學生鞏固所學。隨著一輪復習的推進和學生對句子把握能力的提高,可適當將句擴展成段,逐漸完成“句—段—篇”的學習過程。
感知和模仿是學習語言的第一步,自然也是為寫作打基礎的第一步,有了這樣一個扎實的一輪復習過程,學生在詞、句、語法上犯錯誤的幾率會小很多,為后續(xù)順暢表達自己的想法打好語言基礎。
作文訓練伊始,學生常常無話可說,不知從何下筆;或者審題能力欠缺,抓住非重要的點長篇大論,而重點的內(nèi)容卻寥寥幾筆帶過,使文章整體比例失調(diào)。這些問題體現(xiàn)了學生邏輯思維混亂,難以把握文章結構和內(nèi)容篇幅的分布。因此,教會學生審題和構思文章結構是重中之重。
教師可以在一輪中后期開始進行作文集訓,抓住學生對第一次模擬考試頗為重視、想要在大考中提高作文這個弱項板塊分數(shù)的心理,來增強訓練效果。過程如下:
2018 年全國卷Ⅲ書面表達的思維導圖范例:
分層關聯(lián)語:on the one hand,on the other hand (表對比的兩方面);for one thing,for another (表并列或順承的兩 方 面);firstly,additionally,what’s more,finally;to begin with,besides,furthermore,last but not least 等。
連接詞:not only...but also,neither...nor,either...or(表并列和遞進);nevertheless,despite,otherwise,instead(表轉折);as/so long as,suppose/supposing that,on condition that (表條件);now that,thanks to,hence,consequently(表因果);in short,to sum up,in brief(表概括歸納)等。
在打下良好的“地基”,并且建好“框架”后,需要用高級的詞匯或句式表達做“磚瓦”來填充“建筑物實體”。
句子方面,鼓勵學生充分運用三大從句(名詞性從句、定語從句和狀語從句),盡力巧用倒裝句、強調(diào)句、省略句、祈使句或者感嘆句,爭取把句子寫得高級、炫酷。詞匯方面,指導學生用后學的詞匯和表達替換先學的單詞和短語,表達同樣的意思時,短語優(yōu)于單詞。比如,think,very,important 這樣的初中詞匯在高三學生的作文中出現(xiàn)頻率很高,其實,I think...無非就是要表達觀點,可以替換為 from my point of view,personally,I...;very 可替換為extremely,surprisingly;important 則有多種表達,比如significant,...is of great significance,...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等。道理聽上去很簡單,但需要學生用心長期積累,盡可能多地總結、記憶并應用可替換的高級句式和表達。
本階段訓練流程為:精選每種體裁的高考真題或典型例題→限時30 分鐘當堂寫作→批改,發(fā)現(xiàn)共性問題→精析審題、框架、語法和詞匯等共性問題→展示班級優(yōu)秀作文,圈點優(yōu)秀作文中的高級詞匯和句式表達→結合優(yōu)秀作文整合出屬于全班學生的范文→賞析范文→學生背誦并默寫范文→鼓勵學生恰當套用范文結構和范文中的好詞好句,以此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
在此過程中需側重三點:其一,學生背誦的范文更多地提取學生所寫的優(yōu)秀句子,文章不是千篇一律的,符合本班學生水平的范文更易模仿。其二,每種體裁的范文至多提供2 篇,需質量上乘,學生要反復背誦這些范文。如果學生每種體裁的文章至少有一篇是爛熟于心的,到了考場哪怕再緊張,總是能條件反射般順利應對。其三,從三輪復習中期開始,不再對英語水平好的學生強調(diào)背誦范文,這類學生的審題、框架意識和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在高三后期已經(jīng)很不錯,此時再強調(diào)背誦范文只會限制或固化其思維,應轉為鼓勵其在文章中加入自己的思考,寫出自己的特色,爭取以新出彩;對英語中等及中下水平的學生,則繼續(xù)強化其對所背誦過的十幾篇范文的鞏固,保證穩(wěn)中求勝。
在此階段,有兩個現(xiàn)象值得注意:第一,學生文章中會出現(xiàn)類似這樣的句子“It is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that you are a good person.”,乍一看句式不錯且運用了高級詞匯,實則名不副實,高級句式使用不當。套用高級句式來增強文章的可觀性是很聰明的做法,但一定要注意句式和內(nèi)容要相符,切不可過度使用看起來高大上的句式而忽略了文章具體內(nèi)容的表達。第二,每句都想寫得很長,一個句子中甚至能使用兩至三個從句,讓人一口氣讀下來很費力。這雖能說明學生把控句子的能力較強,但也體現(xiàn)了其過分追求長句、展示寫作技巧,而忽略了長短句結合的問題。其實,短句位于段首或者段末時,它不僅可以承上啟下,還能提示主題,比如:“Here are some relevant details./Cheer up,tomorrow is another day.”。長短句相結合,讀起來既有抑揚頓挫之感,又增加了文章的流暢度。
再宏偉的建筑也會因為墻體斑駁、裝飾混亂而難以吸引人,高三學生的目標是建“金屋”,那就一定要用俊秀的書寫來添彩。
從字母的寫法練起,每個字母參照“衡水體”,以“橫要平、豎要直、圓飽滿、下端壓線、大小均勻、注意間隔”為原則練習。字母間距以“無限接近但不粘連”為宜,詞間距最好是一個小寫字母a 的寬度。字體可以向右傾斜五度,也可以寫正,傾斜字體整體看比正字體美觀,但正字體比傾斜字體便于練習,學生可根據(jù)其英文書法功底和目標自行選擇。
書寫的練習一定是越早越好,但一個月急訓也可以做到書寫工整。第一周每天只反復練習26 個字母,第二周練習句子“The quick brown fox jumps over a lazy dog.”,這個句子將26 個字母完全包含在內(nèi),不僅可以繼續(xù)規(guī)范學生對字母的寫法,還進階到了利用句子來練習字母與字母以及詞與詞之間的間距。第三周和第四周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范文來練習篇章書寫。
總之,功夫終究不負有心人,構思、起筆、造勢的每一步和最后的成效都在于高三復習期間的一點一滴,訓練皆有章法,不妨將練習寫作的過程想象成“打地基→立框架→鋪設磚瓦→加裝飾→成金屋”這樣順理成章的事情,這樣寫作過程會不會更有趣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