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執(zhí)中
戰(zhàn)國時孟嘗君門下有食客三千,不靠譜的人居多。但是關鍵時刻,卻總是這些“閑人”發(fā)揮大作用。比如說,孟嘗君派一個叫馮諼的門客去封地收賬,這位仁兄一看當地日子挺苦的,就把所有債券憑證燒了,回來跟孟嘗君說,錢是沒有,但我給你買來了“義”。用現在的話說,公司現金流是不錯的,關鍵是公關形象方面有點兒問題,所以我自作主張,給你做了一撥宣傳。果然,不久后孟嘗君被齊王猜忌,被迫回到封地,結果老百姓十分感恩,出城十里遠迎,這個良好的群眾基礎成了孟嘗君東山再起的本錢。馮諼這個舉動看起來沒事找事,卻是未雨綢繆,給孟嘗君留了條后路。用一般的考核方式怎能衡量出這一招的價值?所以,這時就需要有閑人、落閑子、出閑招,這種“閑招”從戰(zhàn)略意義上來說又是極其重要的。
在企業(yè)管理上,如果你整天忙忙碌碌、日程排滿,那反而說明有問題。要讓自己有時間閑下來,要讓一部分人經常能閑下來,去做些看似沒意義卻更具挑戰(zhàn)性的事,才能產生更大的效益。這個現象,叫作“懶螞蟻效應”。
現代企業(yè)管理中也非常重視“懶螞蟻”的貢獻。有些企業(yè)會建立完備的戰(zhàn)略規(guī)劃和市場分析部門,它們不負責產出經濟效益,只負責分析市場動向,為企業(yè)提供靈敏的嗅覺。還有一些企業(yè),甚至會逼著員工不要太忙,比如谷歌允許員工將自己20%的工作時間用于本職工作之外的項目。也就是說,除了公司要你干的活兒,你自己也得去琢磨還能再干點兒啥。這20%的時間我出錢養(yǎng)著你,愛干什么干什么,這就是典型的“懶螞蟻”。而事實證明,這個政策,是谷歌產品創(chuàng)新最重要的來源之一。像我們熟悉的Gmail、Gtalk等產品,都是這20%的“懶螞蟻時間”結出的碩果。
總之,掙錢這件事,真的不一定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忙不一定高效,閑也不一定浪費。你覺得別人是在躺著掙錢,其實很有可能只是因為別人選擇了正確的勞動方式。
寶珊薦自《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