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惠贏
“直木造梁,彎木造犁”這是我國著名教育家馮恩洪教授推崇的一句話,讓我們有理由相信“人皆有才,人無全才,揚長避短,人人成才?!边@讓我聯(lián)想到兩千多年前我國的大教育家孔子就在《學記》中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意思是說教育要針對個體差異實施有針對性的教育,幾千年來已經有無數(shù)成功的先例驗證了其可行性。
《新課程標準》指出:“義務教育階段音樂課的任務,不是為了培養(yǎng)音樂的專門人才。而應面向全體學生,使每一個學生的音樂潛能得到開發(fā)并使他們從中受益”。那么這個全體中的個體差異是客觀存在的事實。例如有的學生天生跑調、五音不全,有的學生對音樂課興趣淡薄,等等。面對差異一味地著急、埋怨,只會讓學生灰頭土臉,讓我們自己產生職業(yè)倦怠感。因此我們能做的就是直面差異,善于找尋每個學生在音樂課堂中的閃光點,并在音樂教學中把這些閃光點散發(fā)出來。不僅讓他們對音樂課堂少一些抗拒,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他們對待事情積極樂觀向上的心態(tài)!其中有兩件事對我觸動很大。
幾年前我教過一個姓張的男孩,三年級學生,是班里出了名的“調皮大王”,各科成績更是一塌糊涂。最初上課時我也很頭疼,因為他對音樂課沒興趣,還擾亂課堂秩序。后來我想,與其責備他的缺點不如找找他的優(yōu)點,慢慢地我對張同學多了很多關注。在一次“音樂才藝小課堂”中,他唱了一首流行歌曲讓我驚喜地發(fā)現(xiàn)他音準不錯。于是在之后的音樂課堂上我投其所好,利用“我是小明星”“音樂大咖”等課堂活動請他為大家唱流行歌曲,沒想到他的表演贏得了全班學生的熱烈掌聲,他自己有些靦腆又有些許小驕傲的樣子讓我印象深刻。之后我便利用他音準好這一優(yōu)勢讓他在教學中為學生范唱,一個學期下來他的進步非常驚人:音樂課上,他坐得住,而且口風琴吹得相當好,一點兒不輸于一些成績很好的學生,對音樂的興趣也日漸濃厚起來。更奇妙的是,他開始慢慢把自己學習、生活中的一些想法告訴我,喜歡和我交流流行音樂,學習成績也明顯提高,讓我深感欣慰!
又如:五年級的王同學嗓音條件很好,音樂基礎理論知識卻總是掌握得不夠扎實,所以音樂課上難度較大的歌曲每次都會邀請她為大家演唱,同時專門設立了“幫幫團”,由理論知識扎實和演唱能力較強的同學組團進行學習,不僅充分發(fā)揮了她演唱的優(yōu)勢,還進一步調動了她學習理論知識的積極性。同時帶動了全班很多同學音樂學習的興趣。課堂中類似這樣的事例有很多,當我們把特別的愛給予特別的同學時,這位同學就會有特別的收獲。
讓每個學生在音樂課上都有所收獲,讓每個學生都學得快樂,優(yōu)點得以散發(fā),所長得以展現(xiàn)那就是成功的因材施教。在教學中,我們需要有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幫助我們尋找到那道屬于他們的最美的光。差異有時也是一種別樣的資源,只要你善于發(fā)現(xiàn)、用心傾聽,就可以奏出最美妙的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