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婷,李歡
(德陽市人民醫(yī)院,四川 德陽 618000)
由于神經內科常有危重患者,肺部感染率高,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健康。但是,很多醫(yī)院預防神經內科肺部感染更重視醫(yī)源性方面,而忽視了患者的作用[1]。日?;顒又?,引發(fā)患者肺部感染的因素很多,如果患者對疾病知識具有良好的了解,則能夠有效預防肺部感染。傳統(tǒng)臨床上,主要采用口頭宣講方式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但在實施過程中無法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2,3]。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直觀有趣的視頻教育明顯更容易被患者所接受。本文就在神經內科中分別采用口頭教育和標準化視頻教育進行研究,具體如下。
研究時間: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 月;研究對象:90 例神經內科住院患者;研究方法 根據健康教育方式分組研究。對照組45 例,女性18 例,男性27 例,年齡45~80 歲,平均(64.81±10.55)歲,文化水平:小學6 例,初中9 例,高中15 例,大專及以上15 例。觀察組45 例,男性25 例,女性20 例,年齡40-78歲,平均(63.41±10.12)歲,文化水平:小學5 例,初中10 例,高中14 例,大專及以上16 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文化水平等個人基本資料比較差異并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1 對照組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口頭宣教方式,具體為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中,用口頭語言對疾病相關知識、用藥飲食、注意事項等方面進行健康教育,教育內容跟視頻內容一致。
1.2.2 觀察組方法
觀察組實施標準化視頻宣教方式,具體措施為:①視頻制作:由神經內科護理人員成立健康小組,把疾病相關知識進行收集整理,配上通俗易于的解說詞,請專業(yè)人員協(xié)助拍攝、剪輯處理,完成視頻制作,由科室主任及護士長檢驗審核通過后則發(fā)送給患者觀看[4]。②標準化視頻宣教方法。如:在科室大廳定時播放視頻;建立微信公眾號;視頻傳到醫(yī)院官網;微信建立交流群等方式為患者提供觀看學習的渠道?;颊咴谟^看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疑問,護理人員則要及時解答并收集,完善視頻內容。③視頻內容應包括:疾病知識、治療方法、護理措施、感染預防、飲食作息、注意事項、用藥知識、情緒管理等方面內容,患者提出的合理建議,詳細記錄,增加患者所需知識,確保每個患者都能看懂視頻內容[5]。
觀察兩組患者對疾病知識掌握程度以及治療依從性、感染發(fā)生率等情況。疾病知識掌握程度采用問卷形式進行評估,滿分100 分,熟練掌握>85,基本掌握60~85 分,無法掌握<60 分。
健康教育前,兩組患者對疾病知識的掌握程度均比較低,兩組無明顯差異(P>0.05);健康教育后,兩組患者對疾病知識的掌握明顯提高,觀察組得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宣教前后患者對疾病知識的掌握情況比較(n,分)
觀察組患者治療依從性高于對照組,而感染發(fā)生率小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感染發(fā)生率及治療依從性比較(n,%)
神經內科多為老年患者,常見的有腦梗死、腦出血、阿爾茨海默病等疾病,患者住院時間相對長,感染發(fā)生的機率也相應增大[6]。患者一旦發(fā)生感染,往往增加治療難度,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應做好感染預防工作,對患者進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加深患者對疾病相關知識的掌握,提高患者的自我預防。在傳統(tǒng)的口頭宣講或發(fā)放護理手冊等模式中,患者不僅很難記住宣教內容,過耳就忘,而且不能取得全面、系統(tǒng)的健康教育知識,難以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而標準化視頻教育方式,具有視頻直觀清晰、生動形象、通俗易懂、方便觀看等優(yōu)勢,得到患者的廣泛好評。而且,病人還可以根據自身掌握情況反復觀看,鞏固各項健康知識,加強自身護理水平[7-8]。
本研究對同一健康教育內容分別采用口頭和視頻兩種教育方式,結果發(fā)現(xiàn),標準化視頻健康教育方式的觀察組對疾病知識的掌握程度、治療依從性等均優(yōu)于口頭宣教方式的對照組,而感染發(fā)生率少于對照組,結果說明,標準化視頻教育生動形象、通俗易懂,患者更容易理解掌握,多次觀看視頻,加深印象,大大降低了認知偏差等錯誤,視頻宣教優(yōu)于傳統(tǒng)口頭宣教[9-10]。
總而言之,標準化視頻宣教應用于神經內科住院患者中,患者更容易掌握疾病知識,治療依從性更高,有效預防感染率,促進療效,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