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王立杰 郭增科
傳統(tǒng)媒體時代人們通過電視、報紙等了解新聞內容,人們僅僅是信息被動的接收者,融媒體時代人們可以通過移動終端各種媒體軟件了解與掌握新聞內容,任何人都可以是新聞的發(fā)布者或者傳播者,各種信息鋪天蓋地而來,加大了受眾的篩選難度,信息冗雜是所有人都要面對的問題,特別是對于新聞記者而言,尤為突出,而且信息的同質化特別嚴重,會有很多相同類似的信息,新聞記者想要在海量的信息中篩選出有價值、有意義的新聞內容具有一定的難度。
傳統(tǒng)媒體時代新聞記者的工作思維模式是比較單一的,僅僅需要將新聞內容采訪好,新聞稿件寫好就可以,然而在融媒體時代,新聞記者面臨著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有豐富的專業(yè)知識和技能,還要掌握先進的信息技術,將其與工作進行有效融合,轉變媒體思維模式,利用不同的符號對新聞進行編輯,吸引人們的注意力,采用不同的傳播方式,拓寬傳播渠道,方便人們及時有效地掌握新聞內容。
傳統(tǒng)媒體時代新聞記者在工作時利用紙、筆、攝影設備等工具,然而在融媒體時代,各種先進的設備層出不窮,這就需要新聞記者提高自身專業(yè)素養(yǎng),掌握更多的先進技術,能夠熟練地使用不同的有關工具,采用不同的采訪方式,利用不同的新聞傳播途徑,吸引人們的注意力,拓寬受眾范圍。
融媒體時代新聞記者應該加強學習,掌握更多的新媒體技能,不斷豐富自己的專業(yè)知識與技能,將新媒體技術應用于工作中,在獲取新聞信息資源后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對新聞內容的篩選、整合、編輯等工作,這樣才能夠將新聞在第一時間發(fā)布,抓住人們的眼球,抓住新聞熱點時機引起人們的關注與討論。
因此,這就需要新聞記者能夠熟練掌握與運用一些新媒體技術,順利有效地開展工作,例如圖文處理加工、平臺使用、視頻剪輯、圖文直播等工作都要熟練地掌握與運用,這樣才能夠讓人們及時掌握新聞內容,進而拓寬受眾范圍,提高新聞的影響力與傳播力。
融媒體時代新聞記者應該轉變思維模式,突破傳統(tǒng)思維的桎梏,將新媒體技術與傳統(tǒng)工作思維有效融合,同時在工作時還要和各部門進行良好的溝通與交流,將工作中的每一關都把握好,理清脈絡,這樣才能夠使工作順利開展。
傳統(tǒng)媒體時代人們僅僅是新聞信息的被動接收者,而融媒體時代人們既可以是新聞信息的發(fā)布者也可以是傳遞者,因此新聞記者也面臨著巨大挑戰(zhàn),這就需要新聞記者重新定位,注重掌握新聞引導權。
在融媒體時代,人們可以將自己的看法與言論隨意發(fā)布在網(wǎng)絡上,有些不良言論或者激進的看法在極短的時間內就能夠引發(fā)人們的關注,甚至會擾亂人心,給社會帶來不好的影響,傳統(tǒng)新聞媒體具有一定的權威性和公信力,即使在融媒體時代也應該保持自己的優(yōu)勢,在人們心中樹立良好的形象,所以新聞記者就要發(fā)揮引導正面輿論的作用,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讓人們能夠正確地看待新聞信息的內容,發(fā)揮新聞的價值及作用,構建和諧的社會,推動社會更好更快地發(fā)展。
媒體融合是時代發(fā)展的必然趨勢,新聞想要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就要跟隨時代發(fā)展的腳步不斷改進與創(chuàng)新,新聞記者進行轉型是勢在必行的,然而新聞記者在融媒體時代還面臨著一些挑戰(zhàn),應該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并分析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解決,有效地實現(xiàn)轉型發(fā)展,適應時代發(fā)展的要求,掌握更多的先進技術,豐富自身的專業(yè)知識與專業(yè)素養(yǎng),將新媒體技術應用與新聞工作進行有效融合,進而拓寬新聞的受眾范圍,提高新聞的影響力與傳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