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伯樂
“叮鈴鈴……”前不久的一天,上班剛進辦公室,電話鈴聲響了起來。
我拿起電話,傳來一名男子激動的聲音:“我要舉報樂山市嘉州社會福利院院長馬某某……”
馬某某?聽起來好熟悉的一個名字!我的大腦“檢索系統”迅速啟動,沒錯!去年,就已經收到關于他的網絡匿名舉報三次。經初步核實,馬某某第一次被舉報的問題屬于萌芽階段,沒有產生實質不良影響,當時作了結處理,并對其進行了提醒。
然而,事情并沒有就此結束,幾個月之后,網上又連續(xù)出現兩次關于他的舉報,反映的內容都與第一次不同,目前正在核查中。算上這次,已經是第四次舉報了。
“請不要激動,慢慢說。”我一邊對舉報人進行安撫,同時一連串的問題在我的頭腦中飛速旋轉?!盀槭裁瘩R某某在近一年的時間里會被人連續(xù)舉報四次?舉報人是否均為同一個人?如果是同一人,如此緊盯不放是惡意舉報?還是馬某某確實存在違紀問題?”
“關于馬某某的問題能否講具體一點?”
“呃……之前我已經在網上舉報過了,現在我能說的只有這些?!睂Ψ街е嵛岬恼Z氣讓我明顯感覺到了他的顧慮和猶豫。
這其中肯定有問題!信訪工作無小事,任何蛛絲馬跡都不能輕易放過。如果這次不能將舉報問題一次徹查清楚,舉報人很可能還會重復信訪。如果因為我們的疏忽,導致被舉報人逍遙法外,肯定會極大地降低紀檢監(jiān)察機關在群眾中的口碑和威信。要把問題弄清楚,就必須抓住眼前這個了解問題線索的機會,引導舉報人把他所了解掌握的情況講清講細。
為了給對方吃下定心丸,我斬釘截鐵道:“您有什么想說的,可以放心大膽地說,我們保護您的所有個人信息,請您配合紀檢監(jiān)察機關全面真實反應問題線索。您把馬某某違紀情況說得越具體,有助于辦案人員更快查清事實……”
對方漸漸放下了心理包袱,進一步講述了馬某某的違紀細節(jié)。
原來,2017年底,樂山市嘉州社會福利院一名職工的兒子結婚,邀請了包括馬某某在內的單位同事參加?;檠绠斕欤R某某于下班后安排單位幾名職工乘坐單位公車集中前往,停車過程中該公車發(fā)生剮蹭。此公車在次年的車輛保養(yǎng)中一并進行了修理,但維修費用卻在公用經費中進行報銷。除此之外,對方還反映了馬某某違規(guī)發(fā)放計劃生育補助等問題。我耐心地傾聽著對方的陳述,認真記錄著,生怕漏掉了細節(jié)。
我仔細將舉報人講述的情況進行了梳理,并作為補充材料轉交給辦案人員。經查,舉報人反映馬某某的問題屬實,一個月后,馬某某受到了應有的處分。
這次接訪經歷讓我深切體會到,紀檢信訪工作是紀檢監(jiān)察機關從中發(fā)現案件線索的重要渠道,漏掉或錯過舉報人反映的任何問題,對調查結果都會產生影響。
有的舉報人出于各種考慮,心里有顧慮,我們必須給他們足夠的信心和勇氣,因為每一通信訪電話都傳遞著人民群眾對黨的信任和期許,每一次辦理結果都兌現著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承諾和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