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樂
某天早晨,一位學妹在朋友圈吐槽。
學妹歷數(shù)了她自從畢業(yè)以來做過的五份工作:第一份在老家,時間很短;第二份做了兩年,那家公司不錯,但很快就來了南方;第三份工作是個笑話,試用期沒滿就走了;至于第四份,她說:“我做了三年,現(xiàn)在非常后悔?!?/p>
對她的第四份工作,我略有了解。那是一家高科技公司,跟她之前從事過的任何一個職業(yè)都不搭界,但對她的具體崗位來說,她的履歷是與之匹配的,她的專業(yè)技能也大大地用得上。但因為各種原因,她做得不太愉快,就離開了。
前段時間,學妹找到一份新工作。新工作職位薪水都不錯,與她的專業(yè)匹配度更高,她做得也得心應手,工作很快見了成效。我由衷替她高興,沒想到在這個早晨看到這條朋友圈,突然間有點發(fā)愣。
她說:“我在那家公司浪費了寶貴的三年時間,做了三年無用功。每次想起那一段彎路,我就非常后悔,不知當初為什么要進那家公司……”
不知為何,有點替她擔心。
當初為什么要做那份工作?無非是自己恰好符合那個崗位的用人要求,而自己當時也沒有更合適的選擇。這樣一份你情我愿的工作,在事后來說“后悔”,想必是徹底忘記了當時當?shù)氐臓顩r吧。
而且,在我看來,學妹當時的工作并非毫無成績,她在那家公司更不是毫無成長,至少那三年里她長了不少見識,積累了大量職業(yè)資源。現(xiàn)在她否定了那一段履歷,我想知道的是,她在那三年里收獲的一切都去了哪里?
幾年前,我的朋友阿June跟她的男朋友分手,從深圳去了北京。
有一天,我們在微信上聊天,阿June跟我講了她在深圳發(fā)生的一段感情,痛訴前男友各種不堪,說:“某某某(前男友的名字)是我人生中的一個污點。”
說來也巧,阿June去北京不久,“某某某”出差來到我上班的公司,他是我一位同事的客戶。聽同事介紹說“這位是某某集團的某某某先生”時,我從頭到腳把他打量了一通,很抱歉,我怎么也不能把這位面色干凈、衣著時尚、講話客氣的男青年和阿June口中那一塊遮不住、擦不掉、洗刷不去的污漬聯(lián)系起來。
阿June后來在北京遇上新的人,結婚生子,過得很幸福。她對我說,現(xiàn)在的丈夫,比當年的某某某好一萬倍不止。她說:“我非常后悔,當初怎么那么蠢,跟那么一個人在一起,浪費了整整五年時光……要是當年在深圳就遇上我老公,不走那五年的彎路,我的人生會順當很多吧。”
再后來我和阿June漸少聯(lián)系,終至失聯(lián)。有時想起她,會暗自揣想,若是阿June當初不和“污點先生”在一起那么多年,后來也沒有因為和他分手而去北京,她又會有怎樣的感情生活,是一直順順當當?shù)匦腋O氯?,還是在險險地避過第一位“污點先生”之后,卻遇上了第二位“污點先生”?
經(jīng)歷“污點先生”,當然不是什么值得驕傲和感恩的事,但是,心頭總揣著“后悔”兩個字是沒什么鬼用的。從糟糕的經(jīng)歷中學到帶眼識人的本事,用這個本事指引自己遇見良人,在遇見良人后忘卻從前種種、珍惜當下生活,這才是真正有用的事。
有一年,我和同事一起到山區(qū)出差。
司機大哥在傍晚的機場接到我們,爭分奪秒地往山上開。盤山道上幾乎每一步都是彎路,極其險峻,稍一分神就有可能和對面的來車撞到一起。司機大哥謹慎地開著車,有時看到從山上開下來的車速度快勢頭猛,他就說:“很多外地車都是這樣,不管不顧的,我們本地司機都知道要慢行,安全第一?!?/p>
我們感慨一路上彎道太多,如果是一條直道,可能一個小時就到了吧,可是現(xiàn)在,蝸行在山重水復曲里拐彎的盤山道上,眼看著四五個小時還到不了,而當時天已黑盡?!耙怯幸粭l直道上山就好了。”我的一位同事說。
司機大哥笑了,“我也想有一條筆直的上山路啊,可惜不能。且不說在海拔三千米的山上沒人敢修那種直路,就是有,你就說你敢不敢開吧?!?/p>
那一晚行程漫長,當司機大哥在一處安全地方停車放我們下來休息,我痛痛快快地把五臟六腑都吐了個干凈的時候,一抬頭,看見了幾近迷幻的滿天星斗。明亮,燦爛,多年未見,一灣星河在頭頂壯麗流動。
那一刻,整個人得到撫慰,只覺得一路辛苦都值得了。
司機大哥是對的,人生哪有從頭到尾筆直的路。我們多數(shù)時候經(jīng)歷的路程,皆是曲里拐彎山重水復,處處有險阻,迷路亦是常事??墒?,到最后,你來到目的地,看見壯麗風景,你怎么說得出“我真后悔,在半道上迷路了一小時”這樣的話?
我的另一位朋友,曾經(jīng)在三年里跳槽了三家公司。在每一家公司工作時,她都會對我吐槽,說公司老板不懂專業(yè),同事素質(zhì)不高,環(huán)境無聊,在這里工作無異于浪費生命,諸如此類。
我因為對她太過了解,對她的各種怨言早就免疫,索性連勸都不勸她,只是坐在她的對面,饒有興致地聽她叨叨。而她自己呢,吐槽完了就完了,氣順了再回去,繼續(xù)在她那個不懂專業(yè)的老板領導下,跟那群素質(zhì)不高的同事一起,奮戰(zhàn)在那個無聊的工作環(huán)境中。
然后到年終,喜滋滋告訴我:“今年評了優(yōu)秀員工呢?!?/p>
優(yōu)秀員工不算什么,真正的重點是,她跳槽過的每一家公司,都為她的履歷加了一枚砝碼——她在第一家公司是一名小主管,現(xiàn)在是總監(jiān)。
她說:“以前總覺得公司這不好那不好,委屈了自己,是在走彎路,浪費生命。其實,世界上哪有一條現(xiàn)成的直路給你走呢?你自己好好走路,每一步都有成長,順便還能改變你所處的環(huán)境,彎路也就成了直路?!?/p>
我還是沒說話,只是感慨,道理聽別人講一百遍都是沒用的,必須得自己在跌撞中領悟——不用多,一次就夠。
所有你以為的污點、無用功、東張西望、不知所謂、誤入深坑、浪費光陰……好好壞壞,都自有意義。你經(jīng)歷過的一切構成了你的全部,每一步彎路直路,都算數(shù)。
就在學妹說“走了彎路”的同一個早晨,一位我非常尊敬的老師也發(fā)了一條朋友圈。他是這樣說的:
“還是相信:心有志向且咬牙堅持的人,無聊瑣碎吸引不了他,風言風語拉扯不了他,懶惰荒廢浸漶不了他,好人好運忽略不了他——所有悲悲戚戚自我沉淪的人,幾乎都先丟掉了志向和堅持。還有一句話是:當你特別傷心的時候,就開始做一個特別難的個人計劃。何以解憂?唯有進取?!?/p>
退一萬步說,假設那些你以為的“無用功”真的都無用,那又怎樣?遺憾常有,后悔不必,何以解憂?唯有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