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來
一對色彩斑斕的翅膀,從一個灰長的蛹盒里奮力掙脫,翩翩起舞,那是它承受孤獨后的完美綻放,成就蝴蝶華麗的一生,而這或許也是為了某種相逢。這是不經(jīng)意間看到的蝴蝶破繭而出的美妙瞬間,目光追隨著蝴蝶的身影,我的思緒定格在那段記憶里……
那是一個盛夏的下午,我處理完工作事宜騎車回家。盡管騎在林蔭路上,避免了烈日的暴曬還能享受綠色風景,但北京的盛夏不容小覷,是沒有人愿意在外面多待的。在往家拐彎的地方,我發(fā)現(xiàn)有個熟悉的少女身影在那兒徘徊,但并不能確認是誰。心想,這大熱天怎么在那兒待著,是不是有什么急事?于是,我加速向她騎去?!靶∫蹋 币粋€熟悉而急促的聲音傳來。哦,原來是小微(化名)?!靶∥?,你怎么不去我家?在這兒多熱??!”她沒有做聲,只是愁眉苦臉地看著我。這時,我心里大概明白了,于是問:“找我有事,對吧?”“嗯!小姨,我有些事想不明白,想請教您!”她低聲地答道?!昂玫模窃蹅冋覀€陰涼地兒聊聊!”我知道,她不去我家,肯定是不想讓更多人知道。
“今天很高興能見到你,本來也打算過幾天等不太忙了,去看你和你媽媽!今天我可以怎樣幫到你呢?”“哦,其實也沒什么事,就是感覺自己有些事情不能適應……”小微說著聲音就深沉下來,里面滲透著一些哽咽,并沒有往下說?!皼]關系,咱們慢慢聊!”我輕輕地拍拍她的肩膀?!拔野l(fā)現(xiàn)自己不太會跟人交流,來北京這么久,朋友很少,好不容易現(xiàn)在班里有兩個玩得特別好的朋友,我們無話不談。但我剛剛知道,下學期她們都要回老家上初三了,只剩下我一人在這兒……”她沉默了一會兒,接著說,“想到這,我就感覺好孤獨,似乎一下子失去了努力的方向……”她終于控制不住眼淚,沉浸在傷感中。那時,我沒說話,只是給她遞去一張紙巾,輕輕地擁抱她,希望她能感受到我的陪伴。
等她慢慢恢復平靜時,我才慢慢說話:“首先,謝謝你對小姨的信任,愿意和我說說心里話,我很感動!我們一起來看看,在我眼里,你是個特別優(yōu)秀的孩子,文靜、優(yōu)雅,很有禮貌,給人很舒服的感覺,讓人愿意和你交朋友,所以相信你會有新的好朋友。其次,我特別能理解你剛說的情況,我也經(jīng)歷過。”聽到我這番話,她抬頭問道:“小姨,您覺得我該怎么辦呢?”此時,或許我要做的就是如何啟發(fā)她去正確看待這種情況?!班牛瑳]關系,我們試著跳出來,靜靜看看我們整個人生。你感覺人生是一條直線呢,還是螺旋上升的曲線?”我問?!皯撌乔€吧,沒有誰的人生一馬平川。”小微答道?!笆前。覀兠總€人都要經(jīng)歷很多事,有開心的、不開心的、挫折的、榮耀的,或許正是這樣我們的人生才多彩多姿,充滿意義。就像古往今來的名人志士,似乎都是在充滿荊棘的路上成就自己的,其中,孤獨可能是他們承受最多的?!蔽彝A送=又f:“曾經(jīng)看過一篇文章叫《享受孤獨》,里面說孤獨是我們成長路上的一門必修課,因為只有孤獨的時候,我們才會關注到自己的內心,才有更多時間思考有關人生的哲理。這樣,我們才能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人生該怎么規(guī)劃,或過怎樣的人生才有意義。所以享受孤獨,才能從內而外更好地滋養(yǎng)自己!”
“哦!”小微長舒一口氣,認真地聽我說著。從她的眼光中,我能看到她的認可,和茫然的消散?!傲硗?,你和好朋友以后是否會約定一些通信來往?”我問道?!坝械?,我們打算定期給對方寫信?!彼_始自然地說?!芭?,真好!盡管如今科技很發(fā)達,交流聯(lián)系的方式多種多樣,但我內心也覺得書信是最能表情達意的。我現(xiàn)在都在想象你們收到對方來信的那種幸福與喜悅。能否借著這個,你暢想一下未來?比如你們一起約定考到理想的大學,躺在大學殿堂的草坪上,再次分享你們初高中階段來往的書信,回味這段時光的點點滴滴……呵呵,多么奇妙的時光啊!”我順著她的話引導她進行了一下意象聯(lián)想?!班?,我好像跟隨您的話,已經(jīng)體驗了一次,這樣真好!”小微也慢慢露出笑容,其中飽含很多期待。
于是,我依著這個思路接著說:“是的,這樣的約定好讓人羨慕,要不把這樣的約定化成你們目前學習的動力之一試試?”“好呀,要是這樣,我們既牽掛著彼此,又在督促一起進步。我呢,既有機會思考自己成長中的事情,又能朝著夢想奮力!”小微有些開心地暢想起來!她的兩個小酒窩隨著笑容綻放出來,真的很美!看著小微輕松離開的身影,我內心有種說不出的喜悅—消除同伴離開給她帶來的憂慮,讓她再次綻放美麗的笑容,真好!
青少年同伴關系,在其青春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僅可以調節(jié)叛逆期青少年與父母的關系,還能有效建立其社會人際交往模型。同伴分離,對于青少年特別是流動、留守兒童來說,是常見而又需要特別關注的情況,因為此階段的孩子正處于與父母心理分離階段,需要同伴關系的替代,而同伴分離會導致青少年社會支持系統(tǒng)減弱,伴隨而來的是失落感、不安全感和孤獨感。所以,我們需要給予孩子更多理解、關懷與積極關注,幫助他們更好地接受離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