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演錫劇《珍珠塔》中的丫鬟彩萍有感"/>
錫劇《珍珠塔》是一出傳統(tǒng)的經(jīng)典劇目。劇中人物栩栩如生,個性鮮明。《珍珠塔》中的主要人物方卿、陳翠娥等深受觀眾喜愛。方卿人窮志堅,陳翠娥情深義重。在眾多人物中,陳翠娥的貼身丫鬟蔣彩萍招人喜愛、受人點贊。她雖為一個小角色,但在整個劇情的發(fā)展中起到了穿針引線的大作用。她的聰明伶俐,與姑母身邊丫鬟紅云的仗勢欺人形成了鮮明對比,充滿了真情向善的正能量。
《珍珠塔》全劇十場,除“投親”、“許婚”、“劫塔”外,其余七場都出現(xiàn)了彩萍的形象。
第二場“見姑”,亦稱“前見姑”,我飾演的彩萍是在姑母夸富時奉命手捧珍珠塔上場的,一句“老夫人,珍珠塔拿來了”,讓觀眾目睹光彩照人的稀世珍寶,了解了珍珠塔的由來:原為方家之物,系姑母出嫁時方母作為陪嫁之物贈予的,安放在小姐陳翠娥房中。這一交代非常重要,點明了彩萍是小姐陳翠娥的貼身丫鬟,也為接下來的贈塔作了鋪墊。在方卿見姑母遭姑母嘲諷時,我躲在一旁偷聽,當即上樓相告小姐,這就把劇情很自然地引入到第三場“贈塔”,充分表現(xiàn)了彩萍的聰明機智。
第三場“贈塔”,亦稱“前園會”。主要表現(xiàn)了表弟方卿和表姐陳翠娥之間的深情厚誼。陳翠娥假托點心,暗贈珠塔。這就為后來劇情的“劫塔”“哭塔”打下了伏筆。這場戲中忙前忙后的是丫鬟彩萍,把一個知恩圖報、仗義向善的好心人的形象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我在開場的一段唱詞充分表明了彩萍的心意:“夫人做事不該應,竟將大爺逐出門,老爺要你厚待他,你卻是惡言惡語太薄情。常聽小姐對我說,陳家受盡方家恩。有恩當報是古訓,恩將仇報不該應。待我急忙上樓去,告知小姐留方卿?!彼^“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姑母身旁的丫頭紅云無情無義,小姐房內(nèi)的彩萍有情有義。當紅云引方卿至后花園,扔下包裹獨自離去時,我在暗中跟隨當即迎上尊呼“方大爺”。在小姐上樓取“干點心”的間隙里,我欣然從身上取出一錠銀贈給方卿,方卿承諾日后定將報恩。這一舉動既表現(xiàn)了彩萍的俠義心腸,又襯托出小姐的深長情意,同時又巧妙地埋伏下后面“造假信”中出色的喜劇效果。
經(jīng)過第四場“許婚”和第五場的“劫塔”,劇情發(fā)展到第六場的“哭塔”。小姐陳翠娥從父親那里得知買下了表弟失去的珍珠塔,哭得死去活來。名為哭塔,實為哭人,對表弟的生死牽腸掛肚。與小姐朝夕相處的丫鬟彩萍與小姐同病相憐,我一方面要表現(xiàn)出內(nèi)心痛苦萬分,一方面又要安慰小姐,我與小姐形影不離,與小姐感同身受,但又萬分無奈,只能“小姐、小姐”一聲聲地呼喚。
第七場“造信”,實為“造假信”。為了安慰悲痛成疾的女兒,父陳培德與老仆王本串通假造方卿的平安信哄騙女兒?!霸煨拧鼻擅畹貙⒁粓霰瘧蚧癁橄矂?,讓心知肚明的觀眾在歡笑聲中體會到親情的溫馨。以假亂真本為人們所不齒,但在這里卻贏得了觀眾的叫好聲。陳翠娥喜滋滋地將假信讀完,心歡怒放,不料彩萍在一旁追問信上還有沒有其他內(nèi)容。當聽到陳翠娥回答“沒有了”時,彩萍心里十分難過。為了表演彩萍此時的心情,我立刻掩面大哭,委屈地說:“方大爺你好沒良心,我贈你一錠銀子,你信上也不帶一筆!”彩萍贈銀一事,陳培德全然不知,故在假信中根本未提及。稍有不慎,就會戳穿西洋鏡。正在全場慌亂,懸念陡起時,誰知受騙的陳翠娥居然也騙起彩萍來了:“啊,彩萍,這里還有一行小字”?!拔襾砟罱o你聽,彩萍姐姐,你贈方卿一錠銀,日后一定報你恩?!边@個連環(huán)騙讓心善的彩萍信以為真。我立即破涕為笑,引得觀眾也笑了,一股溫暖的人情味流進了人們的心坎。彩萍的一錠銀在這里收到了神奇的喜劇效果。
假的終究不會長久。經(jīng)過第八場“庵會”,陳翠娥與舅媽庵堂相認,得知方卿遭劫生死未卜。“庵會”中濃濃的人情味,讓觀眾落淚,而方卿的下落再次成為懸念。
方卿到底怎樣了?正當觀眾急于了解答案時,第九場“喜報”來了。彩萍在后花園碰見家人陳福陳壽,得知方卿來了。為了表演彩萍此時的歡快心情,我欣喜若狂,急急忙忙向陳翠娥閨閣奔去,高聲喊叫:“恭喜小姐,賀喜小姐”,“他來了”!當小姐疑問“他是哪一個”時,我唱了一大段“他”“三年前老爺壽來拜,千里迢迢來了他。衣衫襤褸人難見,蘭云堂上去見太太。誰知太太羞辱他,冷言冷語趕走他。小姐花園會見他,珍珠寶塔贈給他。老爺白馬追上他,把你終身許給他。初打壽堂為了他,二打壽堂也為他。老夫妻不和也為他,墻門緊閉都為他。王本天涯尋訪他,老夫人庵中等候他。小姐哭塔哭的他,終日閨房思念他。說起他,話起他,誰知今日來了他。老爺要你樓來下,速去前堂相見他??纯此?、望望他、問問他、說說他、勸勸他,免得太太再得罪他,再趕走他。”這段唱詞像連珠炮一樣一連唱了二十幾個“他”,妙趣橫生,把方卿出走又再到襄陽的來龍去脈唱得清楚明白,把會見方卿并留住方卿的急切的愿望唱得惟妙惟肖。彩萍在整場戲中可謂是個小角色,但在“喜報”這場戲中儼然成了主角。
方卿來了,陳府合家一片歡騰。就在方卿與姑爹陳培德促膝談心時,我引著小姐陳翠娥來了。為了讓姐弟倆盡情交談,我機智巧妙地用黃雀、麻雀遇見貓頭鷹不敢叫聲的稀奇事引走了姑爹,促成了方卿與小姐的“后園會”。
嗣后,方卿偕同表姐接方母來陳府,方母見姑母頭頂香案跪迎方卿,上前挽起并教訓趾高氣揚的兒子。姑母愧疚地命彩萍取來珍珠塔交給女兒作為陪嫁。方卿與表姐喜結連理,終成眷屬。此時的舞臺上一片喜慶的場景,歡呼聲不斷,臺下的觀眾也在歡快的氣氛中盡享一臺美好的盛宴。
《珍珠塔》的劇情是在我飾演的彩萍奉命捧著珍珠塔上場展開的,最后仍然是我捧著珍珠塔上場結束,珍珠塔仍舊回到小姐手中。我在《珍珠塔》中飾演彩萍一角,受益良多,體會很深。我是一名青年演員,雖然有演好劇中人物的強烈愿望,但由于缺少歷練,舞臺經(jīng)驗不足,對演好劇中人物信心不足。彩萍在劇中雖為一個小角色,但對整場劇情卻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領導將飾演彩萍一角的任務交給我時,我感到很為難,生怕演砸了,影響全劇的演出效果。此時,領導殷切地鼓勵我,導演給我詳細地指導如何飾演彩萍這一角色,我反復閱讀《珍珠塔》劇本,在充分熟悉劇情的基礎上,認真體會翠萍這一角色在全劇中的地位和作用。在開始的排演中,我要么動作機械,表演呆板,不能與劇中其他人物默契配合;要么喧賓奪主,搶了主要人物的“風頭”。導演反復給我講戲,我漸漸地領悟到,要演好翠萍這一配角,首先要入戲,我的身份不是演員,而是劇中的人物。于是我潛心揣摩翠萍隨著劇情發(fā)展中的心理活動,這樣在表演中無論是唱還是做才能拿捏到位。例如,在“造信”一場中必須假戲真做,才能收到喜劇效果。當王本從懷中掏出假信時,我心急地搶過給了小姐。在聽小姐喜讀平安信時,多么希望能聽到方卿對自己的問候。在小姐將信讀完后,我連連追問有沒有其他內(nèi)容,但聽到小姐說“沒有了”時,我原先那顆充滿希望的心頓時一落千丈,止不住的眼淚真的奪眶而出。隨后又聽小姐念出一行小字時,立即喜出望外,破涕為笑。我在這里把彩萍的天真、向善,通過語言和表情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出來,充滿了濃濃的人情味。我深深體會到,要想感動觀眾,必須首先感動自己,只有自己演得“真”,觀眾才會覺得“真”。通過多次的排演,我終于走進了彩萍這個角色。在整場演出中,我的表演得到了領導的首肯,導演的認可,觀眾的稱道。
通過飾演《珍珠塔》中的丫鬟彩萍,我真正地感受到,演好配角是多么重要,真是小角色,大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