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羅廖夫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本欄目通過向小軍迷介紹、展示我國具有代表性的先進兵器,反映70年來祖國的巨大變化和取得的驚人成就;同時也希望借此提升小軍迷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讓大家在感受祖國日益強大的同時,認識到和平的可貴,珍惜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中國所研制的洲際導彈,是有能力覆蓋全球的。其中最著名、射程最遠的兩款,分別叫作“東風-41”洲際彈道導彈和“東風-5B”洲際彈道導彈。
有著極遠射程的“東風-41”作為“東風家族”最負盛名的一員,在2018年曾被外國媒體評為“世界第一彈道導彈”。
“東風-41”洲際彈道導彈的立項從1984年就開始了,它的工程編號為204,最早目的是加強陸基戰(zhàn)略的核威懾力量,并擁有對周邊地區(qū)的打擊能力。不過,后來隨著要求的變化,“東風-41”被用來替換性能逐漸開始落后的“東風-5”型洲際彈道導彈。
“東風-41”采用三級固體燃料火箭作為動力,可以攜帶10枚以上的分導式多彈頭。在“東風-41”的鼻端裝載有數(shù)枚核彈頭,它們被設定可以各自攻擊不同的目標,而在增加核彈頭數(shù)量的同時,也無疑提高了反彈道導彈的攔截難度。
“東風-41”最大下落速度可以接近25馬赫,這個速度也就意味著目前國際上沒有任何國家的導彈攔截系統(tǒng)能有本事對“東風-41”進行攔截。
除了無法攔截之外,“東風-41”的另一特點是其超遠的射程?!皷|風-41”可以進行機動發(fā)射,公路版本的“東風-41”和鐵路版本的“東風-41”的誕生能讓這款導彈在全國境內(nèi)的任何地方進行發(fā)射,而其14000千米射程的超大半徑已經(jīng)可以讓“東風-41”精準打擊到地球上任何一個角落的任何一個目標。“東風-41”的圓周偏差率在150米左右,但在核武器面前,150米的誤差還算是誤差嗎?
“東風-41”服役后被部署在中國的中心地帶,如遇戰(zhàn)事,無論需要向哪個方向發(fā)射導彈,這里都是最恰當?shù)奈恢?。如果有特殊需要,“東風-41”也會通過公路與鐵路進行快速機動作業(yè)。
“東風-5B”洲際彈道導彈是“東風-5”型洲際彈道導彈的改進型,能夠攜帶4~6枚分導式彈頭。和“東風-41”不同,“東風-5B”采用的是兩級式液態(tài)燃料火箭,所以它體型巨大,每次發(fā)射前需要填裝燃料,且只能通過發(fā)射井來發(fā)射。
總體來看,“東風-41”更為先進,戰(zhàn)略威懾能力更大,但是“東風-5B”的推力和性能要稍微優(yōu)秀一些,制造成本也要比“東風-41”低很多。況且,在作戰(zhàn)時,各類型導彈混搭往往更加有威懾力。
常常有人把“東風-41”“東風-5B”和美國的LGM-30G“民兵-3”型洲際彈道導彈相比較,但是美國的“民兵-3”最大射程為13000千米,最大下落速度是23馬赫,都略微遜色于中國的“東風-41”,所以我們絕對可以自豪地說:“如今,我們擁有世界上最為強大的遠程洲際彈道導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