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國敏,肖遙,張弘,趙興國
(江蘇輝倫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南京 210000)
最近5年,光伏發(fā)電技術廣泛應用,裝機容量迅速擴大,特別是在各國政府大力補貼促進下,家庭戶用光伏實現(xiàn)跨越式發(fā)展。但是光伏新能源受天氣影響存在發(fā)電間歇性和不可控性。在沒有儲能功能前,大規(guī)模直接并入電網(wǎng),帶來了很大的沖擊,影響了電網(wǎng)的穩(wěn)定運行。同時由于家庭戶用的負載特性和光伏發(fā)電在時間上不一致,造成電網(wǎng)的新能源消納問題。加入儲能環(huán)節(jié),可以平滑光伏發(fā)電輸出,移峰填谷,大幅提高自發(fā)自用效率[1]。
基于三端口虛擬MPPT的直流耦合儲能變換器,直接串聯(lián)在現(xiàn)有的光伏組件陣列和光伏逆變器之間,將光伏組件輸出能量全部存儲在鋰電池中,然后系統(tǒng)輸出實時跟蹤負載功率,實現(xiàn)零能耗住宅系統(tǒng)[2]。與傳統(tǒng)直流耦合系統(tǒng)相比,成本低,靈活性好,無須改變現(xiàn)有光伏系統(tǒng)設備[3]。與傳統(tǒng)交流耦合系統(tǒng)相比,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用戶白天負載比較少,晚上比較多,白天光伏發(fā)電需要儲存起來晚上再用,光伏組件通過三端口虛擬最大功率點跟蹤太陽能控制器(MPPT)的直流耦合儲能變換器把電儲存到蓄電池,效率可達97%以上。傳統(tǒng)交流耦合系統(tǒng),光伏先要通過逆變器變成交流電,再通過雙向變流器變成直流電,效率會降到90%左右[4]。同時帶有離網(wǎng)輸出功能的逆變器配合三端口虛擬MPPT的直流耦合儲能變換器,具有持續(xù)穩(wěn)定的不間斷電源(UPS)備電備災功能。
對并網(wǎng)要求苛刻的國家,如日本,可以有效規(guī)避傳統(tǒng)交流耦合系統(tǒng)所需的復雜JET認證,極大地滿足市場需求。
基于三端口虛擬MPPT的直流耦合儲能變換器拓撲結構如圖1所示,具有1個MPPT輸入模塊101,輸入電壓端子是PV+,PV-;1個虛擬 MPPT輸出模塊102,輸出端子是INV+,INV-;1個150 V高壓電池端口BAT+,BAT-。MPPT輸入模塊101采用降壓補償(BUCK)電路實現(xiàn)對原有組件陣列的MPPT跟蹤,將能量存儲在150 V高壓鋰電池中。虛擬MPPT輸出模塊102采用升壓(BOOST)電路模擬輸出原有組件陣列電壓,使輸出電壓具有組件的光伏(PV)特性和安伏(IV)特性。
圖1 三端口虛擬MPPT的直流耦合儲能變換器拓撲結構Fig.1 Topology of a DC-coupled energy storage converter based on three-port virtual MPPT
白天光照充沛時,三端口虛擬MPPT的直流耦合儲能變換器前級BUCK電路實現(xiàn)降壓MPPT控制,對鋰電池組充電。后級BOOST電路根據(jù)負載變化實時輸出相應的功率,保證從電網(wǎng)獲取的能量為0,此時鋰電池放電。前后級控制環(huán)路相互對立解耦,極大地降低控制難度。
基于三端口虛擬MPPT的直流耦合儲能變換器的前級是1個BUCK電路,輸入接光伏組件陣列,輸出接鋰電池,鋰電池等效為恒壓源與電阻串聯(lián)結構。開關模型如圖2所示。
選取電感電流iL和電容電壓uC12做狀態(tài)量,得到狀態(tài)方程
圖2 前級BUCK電路開關模型Fig.2 Front-end BUCK circuit switch model
其中
同時 x= [iL1,uC12]T,u= [ui,uo]T,
可以得到
考慮系統(tǒng)的擾動,直流量加擾動交流量[6],即
最終得到
其中,A=D A1+(1 - D)A2,B=D B1+(1 - D)B2。
假定^u=0,進行拉氏變換,于是可以得到
最終得到電感電流和輸出電容電壓的傳遞函數(shù)
BUCK電路輸入電壓Ui=400 V,濾波電感L1=1 mH,濾波電容 C12=820μF×4=3 280μF,鋰電池內阻R=50 mΩ,可以得到傳遞函數(shù)
開環(huán)BODE圖如圖3所示,可見系統(tǒng)是穩(wěn)定的,相位裕度和增益裕量滿足穩(wěn)定要求,不需要補償。
圖3 直流耦合儲能變換器前級BODE圖Fig.3 BODE diagram of the front-end DC-coupled energy storage converter
控制直接執(zhí)行MPPT算法,給定光伏組件輸出電壓,與光伏組件輸出電壓做比較,經過比例積分(PI)算法生成占空比,控制BUCK電路。
基于三端口虛擬MPPT的直流耦合儲能變換器的后級是一個BOOST電路,輸入接鋰電池正負極,輸出接光伏逆變器PV輸入端口,開關模型如圖4所示。
圖4 后級BOOST電路開關模型Fig.4 Back-end BOOST circuit switch model
選取電感電流iL2和電容電壓uC2做狀態(tài)量,得到狀態(tài)方程
其中
同時 x= [iL2uC2],u= [ubat]。
可以得到
考慮系統(tǒng)的擾動,直流量加擾動交流量[6],即d(t)=D+d^(t),u(t)= [ubat],x(t)=X+^x(t) ,忽略二階項,最終得到
其中,A=D A1+(1 - D)A2,B=D B1+(1 - D)B2,進行拉氏變換,可以得到
其中
BOOST電路輸入電壓Ubat=150 V,濾波電感L2=1 mH,濾波電容C2=820μF×4=3280μF,輸出功率6 kW,輸出電壓300 V,負載等效阻抗 RL=15Ω,輸出占空比0.5,可以得到傳遞函數(shù)
后級虛擬MMPT控制輸出反饋控制系統(tǒng)如圖5所示,Gvd(s)是占空比d(s)到UC2的傳遞函數(shù),H(s)是反饋系數(shù),Gc(s)是補償網(wǎng)絡傳遞函數(shù),Gm(s)是PWM脈寬調制的傳遞函數(shù)。
圖5 直流耦合儲能變換器后級控制Fig.5 Back-end control of the DC-coupled energy storage converter
H(s) 反饋系數(shù)為1,Gm(s)=1/Vm,Vm是 PWM調制器中的鋸齒波幅值,這里取10。無補償開環(huán)傳遞函數(shù)
直流耦合儲能變換器后級未補償BODE圖如圖6所示。
圖6中,系統(tǒng)的相位裕度為負,增益裕量也不滿足要求,一般要求相位裕度大于45°,增益裕量大于10 dB。因此需要加入補償網(wǎng)絡Gc(s),提高系統(tǒng)的相位裕度和增益裕量[8]。
選擇超前滯后系統(tǒng)為補償網(wǎng)絡。因為原函數(shù)G0(s)有2個相似的極點,并且極點頻率是,我們將補償網(wǎng)絡的2個零點設計在原始回路極點的0.5倍處[9],即
原始回路有零點,則
圖6 直流耦合儲能變換器后級未補償BODE圖Fig.6 Back-end uncompensated BODE diagram of the DC-coupled energy storage converter
補償傳遞函數(shù)
經過補償后的開環(huán)BODE圖如圖7所示,相位裕度和增益裕量滿足設計要求。
圖7 直流耦合儲能變換器后級補償BODE圖Fig.7 Back-end compensated BODE diagram of the DC-coupled energy storage converter
圖8 為控制并網(wǎng)功率為零時P*的計算方法,即采集并網(wǎng)點的電流值,并計算有功功率,通過PI調節(jié)器后輸出作為P*,最終保持并網(wǎng)點功率為零[10]。
采集鋰電池輸出到BOOST電路的電流I2,執(zhí)行電流閉環(huán)控制,其中電流的給定值I2*采用模擬PV算法得到:
圖8 補償參考功率計算流程Fig.8 Reference compensation power calculation process
內置默認的光伏PV,IV曲線如圖9所示。
圖9 內置默認虛擬MPPT曲線Fig.9 Built-in default virtual MPPT curves
利用MATLAB軟件對基于三端口虛擬MPPT的直流耦合儲能變換器運行策略仿真,結果如圖10所示。
圖10中波形分別對應PV組件陣列的輸出功率、鋰電池的充放電電流(充電為負,放電為正)、電網(wǎng)并網(wǎng)電流。負載從0 s時開始投入20Ω電阻,0.6 s時候再投入20Ω電阻。
圖10 直流耦合儲能變換器仿真運行曲線Fig.10 Simulation curves of the DC-coupled energy storage converter
從0 s開始,直流耦合儲能變換器開始執(zhí)行MPPT算法,將PV組件電能存儲到鋰電池中。0.1 s開始補償系統(tǒng)并網(wǎng)電流,補償效果良好,保證不從電網(wǎng)獲取能量。0.4 s時PV組件光照輻照度從1 000 W/m2降低到500 W/m2,組件輸出功率驟降;0.6 s時刻再投入一個20Ω電阻,跟蹤補償負載電流,保證從系統(tǒng)取電能為0。
現(xiàn)場一別墅原配有10 kW的光伏逆變器,將基于三端口虛擬MPPT的直流耦合儲能變換器,直接串聯(lián)在現(xiàn)有的光伏組件陣列和光伏逆變器之間。直流耦合儲能變換器電氣參數(shù)見表1[15]。負載有變頻空調、冰箱、電熱水壺、微波爐、照明等。實際運行效果如圖11所示。
實時補償電網(wǎng)電流,光伏逆變器可以24 h不間斷工作。上方的波形是電網(wǎng)輸入電流波形,下方的波形是負載電流波形。當儲能逆變器夜間投入時候,電網(wǎng)電流補償為0,不從電網(wǎng)獲取能量。
表1 直流耦合儲能變換器電氣參數(shù)Tab.Electric parameters of the DC-coupled energy storage converter
圖11 直流耦合儲能變換器運行波形Fig.11 Waveform of the DC-coupled energy storage converter
本文介紹的基于三端口虛擬MPPT的直流耦合儲能變換器,是光伏板和光伏逆變器之間的能量匹配和調節(jié)裝置?;陔娋W(wǎng)的智能化發(fā)展趨勢,加入儲能環(huán)節(jié),解決了光伏板和現(xiàn)有光伏逆變器之間能量的供需矛盾,有效平衡晝夜發(fā)電和用電差異,最大限度地增大光伏板發(fā)電量,提高光伏板利用率。同時匹配現(xiàn)有光伏逆變器輸入側需求,全天候地滿足光伏逆變器輸出側的用電需求。白天利用光伏板發(fā)電,滿足逆變器能量需求的同時將多余電量存在電池中,夜間電池中的電能給逆變器使用。該機型支持多機并聯(lián)運行,可根據(jù)需求靈活擴容,滿足更大功率等級的用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