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輪奐 圖:廣州蘭馨堂硨磲藏家提供
以原石作為擺件的血硨磲,即使不加雕刻,也別具渾然天成觀賞趣味,在書房中與字畫相配,亦能相得益彰
記得老家喜用“皙雪”這個特有的詞語形容那些潔白無瑕的事物。也許,世間唯有硨磲用“皙雪”形容最為貼切,白皙如雪,質潤如玉。它來自南海之南,是一種蘊藏于水下的古老瑰寶。硨磲歷經數千上萬年的自然雕琢,汲宇宙精氣于一體,又被譽為海底靈玉。
從魏文帝《硨磲碗賦》始,古籍《嶺外代答》《諸蕃志》《夢溪筆談》《葛氏印譜序》等皆言及硨磲“海物有車渠”“質如白玉”“為環(huán)佩諸玩物”。王粲和賦曰:“光清朗以內曜,澤溫潤而外津”“兼五德之上美,超眾寶而絕倫?!辈粌H文人騷客對硨磲禮贊有加,其堅硬的質地,純凈若蓮的氣質,也被視為佛家圣物,在當代家居中,硨磲亦能裝點日常,為生活帶來一絲來自海洋的質樸與靈性。
硨磲本為海洋生物,在雙殼貝類中最大,有“貝王”之稱。個體碩大者直徑可達2米,重量可達500千克。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畫家波提切利名作《維納斯的誕生》中,愛與美之神維納斯就誕生于扇開的硨磲中。
硨磲生活在印度洋、西太平洋熱帶海域的珊瑚礁環(huán)境中,主要在中國南海、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和澳大利亞等海域。我國共有6種,包括大硨磲、無鱗硨磲、鱗硨磲、長硨磲、番紅硨磲和硨蠔,分布于臺灣、海南、西沙群島及其他南海島嶼。自然死亡的硨磲貝殼,在海底經歷了漫長的幾千年歲月后,在多種環(huán)境因素的共同長期作用下,經過復雜的化學變化,形成了化石,然后又在漫長的地質時期內發(fā)生變質作用,最終結晶成硨磲。經過人類數千年的驗證,硨磲被公認為世界上最白的物質,(鈦白的白度是10,硨磲的白度也是10)。硨磲天然的純白色歷來受到人們的青睞。
通常來說,硨磲根據變質的程度分為玉化硨磲與未玉化硨磲兩大類。玉化硨磲比起未玉化硨磲更為晶瑩剔透,宛若白玉質地,足以媲美各類珠寶玉石,古時因開采困難,故不論中西方文化,硨磲均被視如拱璧。在西方,硨磲則與珍珠、珊瑚、琥珀并稱為四大有機寶石,在中國,硨磲位列“佛教七寶”之首,與金、銀、琉璃、瑪瑙、珊瑚、珍珠并列。
而硨磲作為寶石利用具有更悠久的歷史。早在漢朝伏勝所著的《尚書大傳》當中,便記錄了一則故事,周文王被商紂王囚于羑( yǒu)里,散宜生用硨磲大貝敬獻紂王,贖回文王。紂王為了硨磲大貝竟然放虎歸山,最后文王的繼承者武王伐紂,導致了商朝的滅亡。由此可見,在3000多年前硨磲就已經是彌足珍貴的寶物。而硨磲一名也源于漢代,古人觀硨磲殼表有一道道呈放射狀之溝槽,其狀如車轍,故名車渠。后人因其堅硬如石,可雕刻加工為裝飾品,便在車渠旁加石字,遂為硨磲。三國時魏文帝曹丕在《車渠椀賦序》葉提到:“車渠,玉屬也,多纖理縟文。生于西國,其俗寶也?!钡搅饲宄?,硨磲更是成為了權力的象征。清代《會典》曾規(guī)定:二品官員上朝時佩戴的朝珠為硨磲;六品官的頂子也為硨磲。以硨磲的潔白寓意為官者需具備清廉、潔身自好的品德。
硨磲之美,一在其色,二在其質,三在其紋。上等硨磲的色澤,白皙如雪,經過精心打磨又會幻化出通透、純凈的質感,還有若隱若現的紋路,散發(fā)出深邃迷人的光澤。中國自古有崇青尚白的傳統(tǒng),硨磲便被視為純潔高貴的象征,尤其玉化的硨磲,類雪似玉,絲毫不遜色于傳統(tǒng)玉石。玉化硨磲溫潤柔和、堅韌光潔,代表了君子的仁、知、義、禮、樂、忠、信、德、道等完美品行思想,文人雅士將其雕刻成文房雅玩,裝點日常,能彰顯品德與氣度,將自身人格和硨磲內涵融為一體,如其一般堅韌、高潔。硨磲與君子結緣,成為中國硨磲文化的豐富思想和精神內涵。
以血硨磲雕刻而成的雙魚擺件,充分利用硨磲潔白的特質,并在魚背上留下硨磲自身的紅色,生動而活潑
硨磲與紅珊瑚組合,頗有幾分裝置藝術的意味,也別具一番海洋的珍貴氣息
血硨磲雕刻的蓮花擺件,硨磲的高度白色表現純潔的蓮花最適合不過,蓮蓬巧妙利用硨磲顏色,蓮花上雕刻佛陀,整體與原木相配,能很好地裝點案頭
玉化硨磲制成佛珠,呈現出高純度的白色,惹人喜愛
佛教則將硨磲視為圣物,尤其在藏傳佛教中,硨磲是高僧修煉觀音菩薩法門必要法器。持硨磲修煉者具一倍以上功德,可臻圓滿境界。因其潔白莊嚴、祥瑞吉祥、驅邪避兇、消災解厄的文化內涵成為供佛靈修的佛學密寶。另一方面,佛教認為硨磲來自自帶氣場的大海,蘊含著巨大的正能量,被認為具有避邪的功能,可鎮(zhèn)宅、招財、養(yǎng)身、鎮(zhèn)心安神的作用,制成佛珠、胸佩、手串戴在身上,可以給自身與家宅帶來祥和百福。此外,與佛教藝術結合的硨磲工藝品,不少被雕刻成佛陀、觀音等形象。硨磲的潔白質地可與德化白瓷的凝脂瑩潤的釉色相媲美。
其他硨磲雕刻與玉雕、石雕等工藝類似,常以淺浮雕、透雕、鏤雕等多種手法雕刻成隨形山水、花鳥、仙人等題材,講究因形施藝,天人合一。在雕刻過程中巧妙結合硨磲化石自身肌理、花紋等,并保留硨磲精華部分。如硨磲中最為名貴的血硨磲,在硨磲兩邊的咬合處,能見一道紅邊,其色彩富于變化,有垂涎欲滴的櫻桃紅,有燦若朝陽的粉橙紅,還有淡如金桔的金橙紅,自然產生的紅色,紅得越通透、越艷麗越是好料。故在雕刻過程中,常采用俏色雕巧妙利用潔白中的一抹紅,讓每一件作品均獨一無二,妙不可言。
還有一類硨磲工藝品專門將血硨磲原貝中的紅色料子切割取出,一般只可獲得手指寬的原料,其余部分均不可使用, 再將小小的紅色料子加工成珠子、戒面、小雕件、擺件,顏色越鮮艷飽和的血硨磲,其品質越高,尤其是玉化的紅料。往往一個貝只能磨幾顆珠子,因此,頂級的血硨磲制成的小飾品,均十分珍貴。
硨磲還可以用于當代家居陳設與裝飾上,除了各類雕刻工藝品,硨磲原石如果巧妙利用其原始的質感、造型,亦能給人渾然天成、淡雅質樸之感,很好地裝點空間。比如利用硨磲原石結合珊瑚、根雕等,也能組合成別具特色的“裝置藝術”;或者利用大件硨磲進行雕刻、打磨,制成象牙狀的擺件,不僅具有象牙般的潔白質地,細節(jié)處還帶有硨磲自身的獨特紋路,也是象牙制品很好的代替品。
硨磲不僅美,在古時還被認為具有珍貴的藥用價值。《本草綱目》中記載硨磲有鎮(zhèn)心安神、涼血降壓的功效。長期佩戴對人體有益,有增強免疫力、防止老化、促進新陳代謝、防止骨質疏松、穩(wěn)定心律、改善失眠等。
另一方面,硨磲來自深海、沐浴著海洋以及日月的靈氣,而且硨磲的生命可達幾百年,玉化硨磲甚至要幾千年才能形成,其能釋放出與人體契合的磁場能量,對人體身心有著助力感應和智慧開光之靈性和功效。所以,硨磲被視為靈玉,如果長期把玩、佩戴能穩(wěn)定情緒,去除雜念,達到滋陰養(yǎng)顏的養(yǎng)生功效。除了常見的白色外,硨磲還有透明、黃色、紫色和血紅色等。這些瑰麗的色彩、加上其本身溫潤的光澤、安心定神特性,使得制成的手鐲、戒指、掛件、把件等日用飾品比起其他寶石,又添一層滋養(yǎng)身心的靈性。
在收藏保存方面,硨磲耐濕耐干,易于清潔,但懼酸忌摔。用于日用佩戴的硨磲,和其他珠寶玉石一樣,在平日保養(yǎng)上也有所講究,才能保證硨磲的歷久彌新,為防止污跡影響了硨磲的潔白度,需要定時以清水沖洗;同時也要防止硨磲接觸到酸性或是堿性物質,包括大量的汗液,因此,硨磲跟一般的珠寶文玩不同,它并非一種十分親膚的飾品,經常接觸汗液會對硨磲的質感產生影響,從而影響美觀,另一方面硨磲的硬度不高,在3-4之間,與硬物撞擊或觸碰,容易產生劃痕,最好單獨佩戴。存放時盡量不與其他飾品一同放置,以免發(fā)生撞擊,避免不必要的磨損。
不管是出于滋養(yǎng)身心的日常佩戴、把玩,還是作為裝飾空間、美化家居的好物,硨磲都具有獨特魅力。它是大海對人類的饋贈,珍惜并利用好這份自然瑰寶也尤為重要。需要指出的是,如今硨磲也被列為禁止采捕對象,但如何充分利用以往留存的硨磲資源,在藝術加工方面精益求精,也是未來硨磲藝術發(fā)展的必然之路。
利用血硨磲自身紋路、肌理雕刻而成的觀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