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清杰,趙君和,張文英
(1.河北省畜牧總站;2 以色列維奧蘭羽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3.河北省豐寧滿足自治縣農業(yè)農村局)
鈣在雞骨骼的發(fā)育、 蛋殼的形成、神經、內分泌(刺激腦垂體分泌動產素等)、免疫等各項正常生理功能中起重要作用,尤其對蛋雞穩(wěn)產、高產有重要的意義。 可以說機體任何系統(tǒng)的正常功能都與鈣有關,鈣代謝平衡對于維持雞的生命和健康起重要的作用。
表1 不同配合方式飼料鈣石(石粉)、砂礫和麩皮添加參考表
鈣的需要量與生產階段、 產蛋率、日齡、品種、采食量等多種因素相關。 一般而言開產前鈣的需要以維系機體發(fā)育為主,需要相對較少,商品蛋雞育雛、 育成期大約需要0.9%~1%的鈣 (品種不同稍有差異); 育成后期鈣的需要逐漸增加,雞群在15~17 周需要預補鈣, 鈣一般不低于2%;開產后鈣的需要以維持形成蛋殼為主,需要量相對較多,且受采食量、產蛋率等影響較大;隨著雞日齡變大, 鈣的吸收利用率減低,也需要適當提高鈣的添加。 一般而言, 鈣的添加比例%=產蛋率%/(0.22×采食量 (克))(注:0.22 是系數)。 假如產蛋率93%,采食量115克, 大約鈣需要93%/(0.22×115)=3.68%。 石粉的添加要循序漸進,過快會引起拉稀, 甚至出現(xiàn)痛風等代謝性疫病。 為了促進飼料研磨消化、吸收, 建議在更換育雛開口顆粒料后(14~21 天左右)至育成期添加顆粒狀鈣石(石粉等,簡稱鈣石)之前,適當添加粗砂礫 (對于使用較大顆粒鈣石的自配料可以不添加砂礫)。生產中,不同飼料調配方式下,鈣石(石粉等)、粗砂礫、麩皮的具體添加程序見表1。
商品蛋雞因品種、發(fā)育階段、產蛋階段等不同,對鈣石(石粉等)顆 粒大小的需求有所不同。 褐殼蛋雞與白殼蛋雞二者在鈣沉積時間節(jié)點的差異(見表2),造成對飼料中鈣石顆粒大小要求也不完全一樣, 相對而言褐殼蛋雞對較大顆粒石粉需要的比例更高。 總的來說,任何品種的蛋雞較大顆粒的鈣石, 都對蛋殼質量有積極影響,在后半夜(關燈后后期) 采取任何措施增加有效鈣的攝入,都會改善蛋殼質量。
表2 褐殼、白殼蛋雞鈣沉積時間節(jié)點
表3 不同階段、不同蛋殼顏色的商品蛋雞對鈣石顆粒大小的要求
一般開產前蛋雞以直徑0~2 毫米的細鈣石為主,17 周~5%產蛋率直徑0~2 毫米的細石粉和直徑2~4毫米的粗鈣石各占一半, 以后隨著產蛋率的增加, 大顆粒鈣石的添加比例逐漸增加。 具體對鈣石顆粒大小的要求見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