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廣園 華中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重慶 430079
斯賓諾莎的一生是思想自由、品德高尚的哲學家的榜樣.英國大哲學家羅素曾經(jīng)指出:"斯賓諾莎是偉大哲學家當中人格最高尚、性情最溫厚可親的.按才智講,有些人超越了他,但是在道德方面,他是至高無上的."【1】他的思想中關于自由與幸福的學說就如他自身一樣,也是極為高尚和純真的.斯賓諾莎強調自由并非人的意志自由,而是基于對必然性的認識和把握,將被動的心靈在理性的指引下轉變?yōu)橹鲃拥男撵`,進而獲得真正的自由.同樣,斯賓諾莎認為幸福并非一種由迷亂人心的財富、榮譽和感官享受而獲得短暫快感,而是一種在追求自然永恒必然性知識的基礎上以求得心靈與自然融合的理性主義幸福,一種高尚且永久持續(xù)的幸福,一種理性完善的幸福.由此可見,在斯賓諾莎看來,理性無論是對自由或是對幸福而言,都有著重要的方法論意義,為自由的獲取,幸福的取得起到了方法指導,原則規(guī)范的行為指引的作用,是值得研究與分析的重要概念.
斯賓諾莎首先從本體論高度確立了世界萬物保持存在狀態(tài)和可被思議的唯一且至高的第一因,即神(或上帝、自然、實體).斯賓諾莎認為"神是一個被斷定為具有一切或無限多屬性的存在物,其中每一種屬性在其自類中皆是無限圓滿的."【2】"神因為它是萬物的第一因,并且也是自身的原因,故神能通過它自己來認識自己."【3】"實體,我理解為在自身內并通過自身而被認識的東西.換言之,形成實體的概念,可以無需借助于他物的概念."【4】由此可知,斯賓諾莎認為神是由自身原因而存在,不依賴他物,具有內在必然性,并且由它自身必然性而產生宇宙萬物,簡言之,它是自由因,"因為只有神依據(jù)它的本性的必然性而存在,只有神依據(jù)它的本性的必然性而行動."【5】斯賓諾莎在其倫理學中著作中將必然定義為:"凡一物的存在及其行為均按一定的方式為他物所決定,便叫做必然".【6】結合筆者上述內容可見,斯賓諾莎認為世界萬事萬物均處于必然性的狀態(tài)之中,處于普遍聯(lián)系之中,個別事物與個別事物之間,事物與神之間都存在必然性的關系.神就是由無數(shù)相互聯(lián)系并服從必然規(guī)律支配的部分所構成的統(tǒng)一整體.
那么人如何才能認識到這種必然呢?斯賓諾莎指出,人是有理性的動物,人可以通過理性認識自然的必然性.人對必然性的認識與遵循在于人的理性,人的理性是指導人們正確認識、理解和把握必然性的基礎和前提.這里的理性在斯賓諾莎看來有兩層含義:(1)理性是認識世界必然性,獲得并保持自由的方法和原則.斯賓諾莎曾言:"理性的本性不在于認為事物是偶然的,而在于認為事物是必然的."【7】認識到這一點,在斯賓諾莎看來就是智慧之人,否則就是愚蠢的人,而愚蠢的人就會處于"三不知"的狀態(tài),即不知道神、不知道物,不知道他自身.(2)理性即為理性知識.斯賓諾莎在其早期哲學著作《簡論上帝、人及其心靈健康》一書中按照獲得知識的方式將知識分為三類:一是來自于聽聞和經(jīng)驗的知識,稱作意見或想象,這是一種不可靠的知識 二是由于一種東西的本質由另一種東西推出而得來的知識,稱作理性知識,這種知識可以洞察事物之間的關系與規(guī)律,不過不能直接說明事物的樣貌,因此是不完善的知識 三是由純粹考察事物本身的原因或者從它的最近因而考察得來的知識,稱作直觀知識.這種知識不借助經(jīng)驗,也不依靠推理,是最高的理性知識,是把握整個世界的完整知識,是對實體及其屬性的純粹直觀的理解,由于它不帶間接性,因而是最具有必然性的、絕對可靠的知識.【8】由此可見,理性既是認識世界必然性的方法與原則又是認識必然所需的具體知識,因此,理性是指導人認識和遵循世界必然性的知識工具和理智方法.人有心靈而區(qū)別于動物.意志作為心靈的一種樣式,是一種可以肯定什么是真,什么是錯的能力.理性讓人通過自己的意志和智慧控制自己的情感和欲望,走向必然.
斯賓諾莎給自由和必然的界定是:"凡是僅僅由自身本性的必然性而存在,其行為僅僅由它自身決定的東西叫做自由.反之,凡一物的存在及其行為均按一定的方式為他物所決定,便叫做必然或受制."【9】斯賓諾莎認為世界萬物都受到必然性的支配,但并非否定自由的獲得.正如前文所述,必然需要理性來指導人去認識和遵循一樣,自由同樣需要理性來指導人的心靈作為主動的方面,而非被動的方面.簡言之,認識和獲得自由需要認識必然性,認識自由和必然需要理性的指引,自由的獲得需要克制情欲的膨脹和過度,即需要將心靈被動的方面轉變?yōu)橹鲃拥姆矫?"當我們內部或外部有什么事情發(fā)生,而我們就是這事的正確原因,這樣我們便稱為主動,這就是說,所謂主動就是當我們內部或外部有什么事情發(fā)生,其發(fā)生的原因乃出于我們的本性,單是通過我們的本性,便可得到清楚晰的理解.反之,假如有什么事情在我們內部發(fā)生,或者說,有什么事情出于我們的本性,而我們只是這事的部分的原因,這樣我們便稱這被動."【10】基于此,斯賓諾莎進一步得出:"我們的心靈有時主動,但有時也被動 只要具有正確的觀念,它必然主動,只要具有不正確的觀念,它必然被動."【11】"心靈的主動只是起于正確的觀念,而心靈的被動則只是基于不正確的觀念."【12】由此觀之,如果主體能夠正確認識自身就是內部或外部事物發(fā)生的原因,即源于自身的內在必然性,心靈或我們就處于主動的狀態(tài),反之心靈受情欲控制而非理性支配,就會陷入被動狀態(tài),人將不會獲得自由.人是實體存在的一種樣式,是自然的一部分,存在于神內,人是沒有自由意志的,但神是萬能的,有自由意志,因此,人只有認識到外物都是預定的,唯有遵循上帝的意志,與神保持一致,身心都服從自然的必然性,才會分享到神的幸福,獲得更多的自由和幸福.斯賓諾莎說:"只要心靈理解一切事物都是必然的,而它控制情感的力量就越大,而感受痛苦的情感就越小."理性可以控制人的欲望和情感,不被欲望所驅使去損人利己,也不會被情感所奴役而空虛、迷茫.理智使人能作出跟好的選擇,使自己的行為合理,使人際關系更加和諧,使幸福度更高一點.因此,獲得自由就需要擺脫情感的控制,而用理性來指導和支配心靈,使人認識和遵循世界必然性.換言之,自由的獲得,需要實現(xiàn)自由與理性的統(tǒng)一,即自由與必然性的統(tǒng)一.
斯賓諾莎認為人類一切行為的最終目標是幸福.為此,他公開宣稱他研究哲學的目的是引導人們如何尋求幸福,達到人生圓滿境界.他把理性主義貫穿于其幸福學說中,為其幸福觀進行辯護和論證,力圖說明幸福是一種主動的人生姿態(tài)和境界,倡導一種"放棄迷亂人心的財富、榮譽、感官快樂"、追求自然永恒的必然性知識,以求得心靈與自然融合的幸福觀.【13】斯賓諾莎強調人們往常所追求的過多物欲的享受都是短暫的快樂并不是真正的幸福,相反,這些會使人的心靈更加地受制于情欲,而他認為真正的幸福應當是心靈與自然之間的融合一致,并且這種幸福一旦被發(fā)現(xiàn)就將是永恒存在的."……但榮譽也罷,財富也罷,一個人享有越多,享樂也越增加,因而越助長他想增加 然而如果我們的希望一旦受挫,我們內心便會產生極大的痛苦.……但是惟獨愛好追求永恒無限的東西才能使人心靈愉快而沒有一切煩惱痛苦,至善是心靈和整個自然融合一致的知識."【14】"……因為上帝之呈現(xiàn)于我們,就我們所知不能是別樣的,只能是至上地榮耀、至上地善的,并且正是在這一結合中,它是我們唯一的幸福所在."【15】由此可以看出,斯賓諾莎的幸福強調對必然的認識,更進一步說,強調對必然性的認識和把握,獲得對必然的認識的知識,達到心靈與必然的和諧一致.由此,人生方能達到至善,達到幸福境界.
而自然知識如何而來,是既是在理性的基礎上獲得,同是又是在理性自身不斷完善的過程中獲得.正如上文所述,人在獲取自由的過程中會受到情欲的干擾與支配,進而產生錯誤觀念,也使得心靈處于被動地位,反言之,當理性占據(jù)主導而引導人們追求自由,則會克制情欲進而,心靈此時處于主動地位,進而可以獲得真觀念和真知識.因此,要獲得真知識,真觀念,就要控制情欲,完善理性,而控制情欲最好的方式就是理解情感本身,即成為情感的主人."在我們能力范圍內去尋求克制情感的方劑,除了力求對于情感的真正理解外,我們實在想不出更好的藥劑了."【16】同時,斯賓諾莎認為被動情感是可以被停止和轉化為主動情感的."一個被動情感只要當我們對它形成清楚明晰的觀念時,便立即停止其為被動情感"【17】由此觀之,理性或理性認識是被動情感轉化為主動情感的重要條件和基礎,而人的理性是需要完善的,即必須使人們的知性或理性完善.總言之,幸福在理性引導人的心靈,抑制過度情欲,把握必然性,獲得自由和真知識的過程中逐漸向人靠近,換句話說,在理性本身的完善過程中,那種心靈與自然或上帝或自然知識和諧一致,至善永恒的幸福也在逐漸向人靠近,逐步實現(xiàn).
理性貫穿于斯賓諾莎自由與幸福思想始終.人的自由不僅離不開對自然的必然性的認識和遵循,離不開在社會中遵循法律而生活,而且還離不開在理性的指導下對自身情欲的控制.【18】人的理性對于世界必然性的認識和把握,遵循與順應,對于自然知識的獲取與理解,對于被動情感向主動情感的轉化,對于心靈主動狀態(tài)的長久保持,對于心靈與自然的和諧一致都起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具有十分重大的方法論意義.自由與幸福之間更是有著緊密聯(lián)系.人通過理性以及理性自身的完善認識了何為自由,何以實現(xiàn)自由,何為自由之最高境界,而自由之最高境界,在斯賓諾莎看來即心靈和至上地榮耀、至上地善的上帝(或自然)的結合,這使得靈魂不朽,獲得至善.如此,便與斯賓諾莎之幸福思想連接起來,幸福和自由也好似相伴而行的人生伴侶,在理性"陪護"下于至善至美的道路上走著,走向斯賓諾莎的所描述和向往的美好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