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而干預后觀察組各指標較對照組改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關鍵詞] 2型糖尿病;隨堂健康教育;自我認知;遵醫(yī)"/>
葉春俐 別金蓉
[摘要] 目的 分析隨堂健康教育對提高院內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認知與遵醫(yī)行為的效果。方法 選取該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各40例。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基于此觀察組采取隨堂健康教育。比較兩組干預前后FBG、2 hPG等水平變化、自我認知評分及遵醫(yī)行為。結果 兩組干預前FBG、2hPG等水平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干預后觀察組各指標較對照組改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自我認知上,觀察組自我血糖監(jiān)測、合理用藥、堅持運動、科學飲食等評分較對照組均顯著較高,二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遵義行為上,對照組遵醫(yī)率82.5%,觀察組遵醫(yī)率95.0%,二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隨堂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院內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認知與遵醫(yī)行為等水平,且利于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提升其生活質量,因此值得應用推廣。
[關鍵詞] 2型糖尿病;隨堂健康教育;自我認知;遵醫(yī)行為;效果分析
[中圖分類號] R47?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9)08(b)-0150-02
由于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臨床上發(fā)生糖尿病的患者逐漸增多,其中尤以2型糖尿病較為常見,其具有較高的致死率和致殘率,且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存在嚴重影響[1-2]。在此類患者護理工作中,如何提高患者自我認知水平和遵行為,有效控制和預防糖尿病則是十分關鍵的環(huán)節(jié)[3]。因此該文選取該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各40例,即對隨堂健康教育對提高院內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認知與遵醫(yī)行為的效果做了探討,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各40例。其中,對照組男24例,女16例,年齡為37~79歲,平均年齡為(53.2±2.7)歲。觀察組男21例,女19例,年齡為38~78歲,平均年齡為(54.6±2.5)歲。兩組基礎信息數據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基于此觀察組采取隨堂健康教育,即采取觀看影碟、制作黑板報、發(fā)放宣傳資料、口頭講解、醫(yī)患互動等方式展開隨堂教育,內容具體為:①心理健康教育。即護士需與患者耐心、細心、熱心、主動的進行交流。消除其對疾病的抗拒心理、擔憂心理、治療急躁心理等,幫助其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接受治療和護理。②飲食健康教育。即指導患者定時定量進食,對營養(yǎng)素比例給予合理調整,每日攝入的飲食需含適量的營養(yǎng)物質,多食豆類、海藻類、新鮮水果蔬菜、海帶、蕎麥面、燕麥片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對單糖、雙糖的使用量予以嚴格限制,如蜂蜜、水果、果糖、半乳糖、葡萄糖、乳糖、麥芽糖、蔗糖等。多食淀粉類等多糖食物,如玉米面、蕎麥面、豆類、紅米、黑米、米面谷類等食物,混合食用一些新鮮的蔬菜。③運動健康教育。即告知患者積極參與乒乓球、羽毛球、跳舞、游泳、體操、快走、慢跑等一些有氧活動,運動時間為30 min/d,一般在餐后1 h時進行一運動,堅持規(guī)律運動,3~5 d/周,運動期間要求家屬全程陪伴,并對運動的時間和次數予以詳細記錄。④用藥健康教育。將各種降糖藥物的使用方法、劑量、作用、可能發(fā)生的不良反應等詳細告知患者,并告知其遵醫(yī)用藥的目的和意義,使其對胰島素的作用予以正確掌握,并對其注射方法予以掌握,使其充分認識不遵義用藥的危害等。⑤自我管理健康教育。將血糖自測的方法、血糖儀的使用方法、血糖結果判斷的相關事項詳細告知患者,指導其正確區(qū)分低血糖和高血糖,告知其如何處理低血糖發(fā)生時的癥狀,并將各種并發(fā)癥的具體表現和實際處理措施告知患者,告知其胰島素皮下注射的具體方法,劑量、注意事項等,叮囑其定期復查。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干預前后FBG(空腹血糖)、2 hPG(餐后2 h血糖)等水平變化、自我認知評分(采用自我認知量表[4]評估,包括自我血糖監(jiān)測、合理用藥、堅持運動、科學飲食等內容,各項采取0~4分計分,分值越高越好)、遵醫(yī)行為(采取自制問卷調查,分為完全遵醫(yī)、部分遵醫(yī)、不遵醫(yī)等)。
1.4?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t用于對文中血糖值、自我認知評分、生活質量等計量資料(x±s)加以檢驗,χ2用于對文中遵醫(yī)行為等計數資料[n(%)]加以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血糖值對比
兩組干預前FBG、2 hPG等水平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干預后觀察組各指標較對照組改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自我認知對比觀察組自我血糖監(jiān)測、合理用藥、堅持運動、科學飲食等評分較對照組均顯著較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遵醫(yī)行為對比對照組遵醫(yī)率82.5%,觀察組遵醫(yī)率95.0%,二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在我國,2型糖尿病的主要特點為高死亡率、高致殘率、高患病率,而與之對應的為患者降低達標率、低診斷率、低知曉率等[5]。在患者整個治療過程中,健康教育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通過對患者加強健康教育,可有效提升其治療效果和疾病認知水平,還能提升其遵義行為,從而糾正其不良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達到降低疾病復發(fā)率和有效控制血糖的目的。健康教育是一種新型的教育措施,其主要是在課堂上將相關健康教育知識詳細告知患者,主要內容涉及心理、飲食、運動、自我管理等,通過上述健康教育內容,不僅能消除患者的負性心理,還能使其掌握全面的相關健康知識,并形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從而達到控制血糖,改善病情,提升生活生存質量的目的。該文的研究中,干預后觀察組FBG、2 hPG等較對照組改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自我認知上,觀察組自我血糖監(jiān)測、合理用藥、堅持運動、科學飲食等評分較對照組均顯著較高(P<0.05)。在遵義行為上,對照組遵醫(yī)率82.5%,觀察組遵醫(yī)率95.0%,二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因此可見,隨堂健康教育對提高院內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認知與遵醫(yī)行為具有積極作用和價值。
綜上所述,隨堂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院內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認知與遵醫(yī)行為等水平,且利于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提升其生活質量,因此值得應用推廣。
[參考文獻]
[1]? 余自娟,張艷,韓二環(huán),等.糖尿病患者“看圖對話”互動式教育發(fā)展與應用[J].中國健康教育,2017,33(12):1148-1151.
[2]? 李英.基于格林模式的健康教育對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為及HbAlc、血脂、血壓的影響[J].中國衛(wèi)生工程學,2018,17(5):731-733.
[3]? 王茜.回授式健康教育對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素養(yǎng)及糖脂代謝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8,15(17):22-24.
[4]? 鄭宋宋,徐亞青,陳竹君,周玉琴,鄭建娣,牟新.情景模擬在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現代醫(yī)生,2018,56(28):152-155.
[5]? 初曉芳.網絡教育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現狀及進展[J].中國民康醫(yī)學,2016,28(13):55-58.
(收稿日期:2019-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