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暉
重慶黔江區(qū)實驗幼兒園,重慶黔江 409000
在科學發(fā)展迅猛的今天,人類社會步入信息時代,數學運算,更是被越來越廣泛地應用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根據《3-6 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對幼兒開展早期數學教育,培養(yǎng)幼兒基本的數學素養(yǎng),不僅對幼兒的發(fā)展,而且對他們今后的學習,乃至一生的發(fā)展,都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對幼兒進行系統的數學教育,是每個幼兒教師肩負的重要職責。
對幼兒數學教育,首先面臨的問題是數學嚴密的科學性與幼兒接受能力的問題?,F在我們大大班的孩子都在五、六歲左右,這個年齡階段的幼兒,抽象思維和邏輯思維才剛剛萌發(fā),對數學的認識還不完整,不能自覺運用教學知識解決問題;而數學是一門科學,它以其自身知識的抽象性和邏輯性,為幼兒的學習設置了一道門檻。如何幫助孩子順利跨過這道門檻,是很多幼兒教師感到棘手的問題。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在多年的幼教工作中,注重結合兒童心理特點,認真吸取各方面的知識,不斷總結完善,在教學實踐中作了如下幾點嘗試,現與大家共同探討:
在教孩子們學習分解組成前,要教孩子們了解數與數之間到關系,我讓孩子們看數字娃娃排隊,通過游戲讓孩子們了解數與數之間多一少一到關系。熟悉并了解數字,為學習分解組成打好基礎。加深運算也是數學學習的基礎。對于大大班幼兒來說,它不象其他科目學習那樣,有曲折生動的情節(jié),繽紛絢麗的色彩,數學要求的答案只有一個。因此,幼兒初學時,都感到非常陌生、枯燥,沒有耐心接受。針對這種情況,在初學階段,我充分考慮孩子心理特點,采用妙趣橫生的題目設計,豐富多彩的操作材料,寓教于樂的方式,讓幼兒玩中學,學中玩,讓其自然而然地,不知不覺便把所學知識接受了。如在新授相鄰數時我編了一個故事:在森林里住著許多動物,它們在森林里建了很多房子,并把房子編了號,小兔住1 號房、小貓住2 號房、小狗住3 號房、小牛住4 號房……它們是鄰居。通過故事引出相鄰數。在新授3 的組成時,為讓幼兒理解3 的幾種分合法,我編了一個故事:有一只小白兔,它有3 個大蘿卜,準備把它放到兩個籃子里,可是小白兔沒有學過數學,不知道有幾種放法,很為難,你們大家愿意幫助小白兔嗎?幼兒一聽,都積極的幫助小白兔放蘿卜。于是我就利用3 個教具蘿卜和兩個籃子,讓幼兒們一邊動手操作,一邊往黑板上板書,結果3 的分合法很快被幼兒找出來。為了鞏固3 的組成,我接著做游戲《你問我答》:“小朋友、我問你,3 可以分成1 和幾?”“老師、我告訴你,3 可以分成1 和2.”。在反復提問中,孩子們很快掌握了3 點分解組成。
由于大大班幼兒年齡比較小,自制力相對較差,雖然課堂紀律很好,但幼兒精力不一定集中,我采用多種方法,盡量讓幼兒自己動手操作,讓他(她)們的大腦真正動起來。新學期一開始,我就讓幼兒準備若干操作棒,在講數的組成時,先讓幼兒動手操作,如5 的組成,讓幼兒取5 根小棒,并讓幼兒把它們分成兩組,看有幾種不同的分法,并把各種分法記到本子上,給幼兒一定的時間放他(她)們去分,并看誰分得又快又好。幼兒們?yōu)榱藸幍谝?,爭先恐后的分了起來,很快便? 的組成找了出來。之后把他(她)們分得的結果板書到黑板上,經過整理,找出其中的規(guī)律,讓幼兒記下來,然后把幼兒玩"拍手"的游戲,幼兒2 人一組,拍手合起來的次數是5,比如:我拍1 下,他拍4 下。游戲反復進行,這樣5 的組成很快掌握,一節(jié)課也在不知不覺中過去。
對于幼兒的記憶,多數是強化記憶,雖然當時幼兒掌握的很好,但如果不及時的練習,很快便會忘記,于是在課后,要求家長的配合下,讓孩子回家用實物操作。并且每學完一個數的組成和加減法,總要把前面的內容復習一遍,讓強化記憶變成永久記憶。
其次,將所學知識活學活用。
在幼兒對所學基礎知識牢固掌握之后引導幼兒理論練習實際,而且,在解決實際問題的同時,又能幫助幼兒更深刻掌握理論知識。幼兒熟悉分解組成的基礎上,我教孩子們運用分解組成做加減法。先讓幼兒找出組成中三數的關系,如6 可以分成2 和4,這其中6 是總數,也是最大的數,2 和4 是部分數,兩個部分數合起來是總數,從總數中去掉一個部分數等于另一個部分數。幼兒知道這其中的關系后,無論怎樣變換題型,都可以很容易解答,如:給三個數2、4、6,可以寫出2+4=6,4+2=6,6-2=4,6-4=2,加減法練熟了,怎么與實際相聯系呢?這個時候讓幼兒從多角度編應用題,也可以根據編出的應用題列式計算,再如2+4=6,編這個題,要先知道兩個數2 和4,然后提出一個問題,教師師范編:媽媽上午買了2 個蘋果,下午買了4 個蘋果,媽媽一共買了幾個蘋果?讓幼兒聯系實際,多角度編題,幼兒有的編媽媽買鉛筆、池塘的小鴨,有的編河里游來小魚、、、、、、內容非常豐富。也可以找?guī)酌變嚎陬^編應用題,其余幼兒在下面列式計算,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幼兒基本上都能熟練的掌握。
通過進行實驗操作提高數學教學活動的有效性,由于幼兒自身特點,其認識知識與感知事物都是通過直接接觸而來的,因此在進行科學知識認知與探索方面要有效地促使幼兒認知與感知事物,應在科學教學活動中大量收集與精心挑選材料,以此引導幼兒進行實驗操作,讓幼兒在親身體驗中感知科學知識,從而提升科學知識水平。
通過各種方法練習,孩子們能很好的掌握數的分解組成,還能利用分解組成運算加減法,而且熟練掌握了要領,幼兒們做題速度相應提高,不少幼兒張口便來。開展大大班數學教育,只要緊緊抓住兒童心理特點和數學的科學規(guī)律,在實踐中不斷探索行之有效的新形勢、新方法,就能在幼兒數學教育中取得滿意成果,故而,幼兒園大大班教師應尤為注重提高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奠定幼兒探究科學的基礎,提升幼兒的科學素養(yǎng)。由此,幼兒園大大班教師應與時俱進,將新式的教學理念融入教學過程中,以此提高教學活動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