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歌
泡泡瑪特店門口的大型玩偶。
最近一周,00后小新干了一件外人直呼“燒錢”的事——一周之內(nèi),她去潮玩店抽了60個盲盒,花了三千多塊。隨后兩天,她又忍不住抽了20個。“買的收納盒還沒到,我抽的娃娃已經(jīng)裝不下了?!?/p>
讓小新上癮的盲盒,就是時下最流行的潮玩手辦。外觀看都一樣,在拆盒之前,購買者并不知道里面是哪款玩具。能不能抽到心儀款,甚至是絕少的隱藏款,這種未知興奮令不少和小新一樣的年輕人心甘情愿掏錢。
盲盒火了,它能俘獲年輕人的心,有人為它通宵排隊,甚至一擲千金……
為盲盒瘋魔的忠實粉絲,以及聞著商機而來的黃牛,齊刷刷涌向千億潮玩市場。從Molly、PUCKY到FLUFFY HOUSE,許多引發(fā)狂熱的潮流玩具背后,都有同一家公司的身影——泡泡瑪特。在泡泡瑪特,售價59元的Molly系列產(chǎn)品,一年賣了400萬個,中國銷售額2個多億,2019年預計最少賣到800萬個。
作為盲盒圈的半資深玩家,00后姑娘小潔在大學讀大二,喜歡動漫,從小就愛收集動漫手辦。前幾天小潔去電影院看了《羅小黑戰(zhàn)記》,她目前的愿望是收集齊羅小黑星座系列盲盒。
這個黑色大眼睛的小貓妖,用不同裝飾造型來對應12星座,小潔挑選了一個盲盒希望里面是自己的星座——金牛座。出了店鋪,小潔打開包裝盒,隔著袋子摸里邊玩具的細節(jié),憑觸感猜測它的模樣,“又忐忑又激動”,但最終拆開后發(fā)現(xiàn)是白羊座。
從線下逛街購買,到不逛街也會在網(wǎng)上購買,從Molly買到畢奇買到白云寶寶,如今小潔對泡泡瑪特旗下的盲盒系列如數(shù)家珍,買來的50多個Molly存放在書柜中,她最喜歡的是畢奇泡泡圈和太空系列,“這個系列每一款都可愛”。
但小潔覺得自己并不算是狂熱的盲盒愛好者,在一個盲盒交流群里,她看到有人收集了上百個不同造型的盲盒潮玩?!拔抑皇琴I盲盒,抽不中最喜歡的也無所謂,但他們抽不到也會花幾千塊去收集一個限定隱藏款。”
系列盲盒中潮玩的每一個常規(guī)造型都會印在包裝盒上,因此買家在買之前就有了心理期待,但隱藏款是包裝盒上沒有繪制出的?!昂湍切╇S隨便便花幾十萬收集盲盒的大佬不同,今年花在盲盒上的錢大概1萬左右的樣子。但是真的運氣爆棚,有抽到過一次隱藏款,這個概率還是比較小的?!?/p>
除了自己買,小潔也喜歡上網(wǎng)看一些博主發(fā)在微博和B站的拆盲盒視頻,“我一次可能買一兩個立刻拆,她們的視頻一次最少拆八九個,看著很爽?!备匾氖?,這些博主有時候會在視頻中拆出很好看的隱藏款,網(wǎng)友們就在評論里“吸歐氣”(沾沾喜氣),這是盲盒等泛二次元文化領域年輕人常使用的形容詞。
小潔加入的盲盒交流群里女生居多,年齡大約在十幾到二十多歲,從高中生到職場白領都有,一些女孩有時會在群里討論。家里長輩不理解她們?yōu)槭裁促I這么多“沒用的玩具”擺著看,于是有人把拆出來的潮玩藏在家長看不到的抽屜里,有人干脆騙長輩說盲盒9.9元包郵。
談起為什么喜歡買盲盒,這些愛好者大多只是說:“覺得可愛、看著開心”,“就覺得是可以很容易獲得的快樂?!?/p>
“萌”“酷”“小而美”“有趣”是當下年輕消費者消費的關鍵詞,盲盒中的潮玩手辦類型不同,但大多滿足這些特點。
盲盒在一二線城市更為流行。天貓2019年8月發(fā)布的《95后玩家剁手力榜單》顯示,95后最“燒錢”的愛好中,潮玩手辦排名第一。同時,盲盒收藏成為硬核玩家數(shù)量增長最快的領域。
成為年輕人的潮流后,限量款盲盒被炒出了高價。記者發(fā)現(xiàn),一款名為潘神天使洛麗的玩偶在二手購物平臺售價高達2999元且“不接受議價”,它的原價僅僅59元。
過去一年,在閑魚上有30萬盲盒玩家進行交易,每月發(fā)布閑置盲盒數(shù)量較一年前增長320%。有愛好者一年消費幾十萬在盲盒上;而一款稀缺的盲盒玩具,在二手市場會被炒到上千元的高價。
任何一類經(jīng)濟現(xiàn)象的突然興起,其根本前提都是潛藏已久的市場需求。
盲盒的出現(xiàn),很容易就讓人想到80后、90后小時候經(jīng)歷過的吃干脆面收集水滸卡,也會讓人想到歷史更久遠的日本扭蛋機,玩家花錢獲得扭蛋,而扭蛋中裝著的玩具樣式也需要打開后才能知道。
盲盒在操作邏輯上與集卡和扭蛋機并無區(qū)別,只是它的受眾,已經(jīng)變成了基數(shù)大、消費能力強的00后們。
在潮玩之外,他們更像在為情感體驗消費。
線下購物的場景感推動了這樣的消費現(xiàn)象,置身琳瑯滿目的潮玩手辦,親手挑選一個并賦予其期待,帶來了消費沖動,無人販售機則抓住并利用著消費者在商場消磨的碎片時間。
每個系列盲盒中潮玩的動作、人設表情、服裝上做出細節(jié)改動,做成系列產(chǎn)品提升了產(chǎn)品的復購力。泡泡瑪特副總裁司德曾在采訪中表示,潮玩設計師是泡泡瑪特產(chǎn)業(yè)鏈上最重視的環(huán)節(jié)之一,設計師可持續(xù)的設計創(chuàng)造能力,能保證IP是一個長期受歡迎的形象而不是很快就過時,每簽約一個新的IP,泡泡瑪特會為它制定一個3-5年的包裝規(guī)劃。消費者在不斷購買、收集的過程中,獲得的滿足感也是不斷消費盲盒的動力之一。
盲盒“不拆開,你永遠不知道里邊是什么”的神秘感帶來了趣味。期待、滿足、驚喜、失落,用戶在交易過程中產(chǎn)生的這些感情,都是盲盒商家預期的,這些都被視為是占領消費者心智的設計。商家試圖在購買和拆盲盒的過程中,建立起一種娛樂化的情感關系,“這種感情本身讓整個購買過程變得更加有意思?!?/p>
相較郵票等收集品,帶有潮流和藝術屬性的潮玩更能吸引年輕人,而相較具有收藏價值的IP衍生或有設計師潮玩動輒近千元的價格,潮玩盲盒價格大多從幾十元到100-200元不等,單價不高,讓不少年輕人可以輕松入門。
盲盒儼然成為了社交產(chǎn)品,盲盒愛好者們還組建交流群,彼此分享又買到了什么盲盒,拆到了什么造型的潮玩,或互相交換、交易彼此拆盲盒獲得的潮玩手辦。有些盲盒愛好者還會“氪金”高價購買其他用戶曬出的隱藏款。也有認真起來的購買者,在網(wǎng)上發(fā)布經(jīng)驗帖,內(nèi)容就是如何根據(jù)盲盒重量、尺寸、搖晃手感等因素判斷盲盒中潮玩手辦的造型。引來不少愛好者的關注和討論。在這些社群和話題帖中,不同年齡段的盲盒愛好者有了交流的橋梁。
在如此的基礎之上,盲盒已經(jīng)被大部分人接受,這些造就了盲盒的火爆,而之后限量系列便拉開了盲盒溢價大幕,實際上,盲盒內(nèi)玩偶的限量屬性將“盲”的意義凸顯了出來,人們?nèi)计鹆藢τ谖粗奶剿鞯挠?,用更加直接的語言表達便是“賭徒心理”。
在當下,對于盲盒的消費體現(xiàn)出年輕人對于生活驚喜的期待,以及對于收藏那種情懷的追求,更是一種童心的延續(xù)。但令人不安的是,盲盒背后炒作者、投機者可能將這樣一場對于生活品質(zhì)的追求變作一種資本的游戲。盲盒可能只是一個過渡形式,這個東西前期可以去炒,但最后還是要回歸零售的概念。中國的文創(chuàng)IP開發(fā)至今相對弱勢,風口過去之后,商家能否維持高速增長,還有待檢驗。
“不拆開,你永遠不知道里面是什么”的神秘感給拆盲盒帶來了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