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國勝 任輝
摘要:部分科技期刊的學術論文參考文獻著錄不規(guī)范現(xiàn)象仍然存在,這與著者對參考文獻著錄認識不足和編輯消極執(zhí)行《信息與文獻 參考文獻著錄規(guī)則: GB/T 7714—2015》標準有關。改變現(xiàn)狀方法:首先,著者要對規(guī)范著錄參考文獻有正確認識;其次,編輯要認真執(zhí)行《信息與文獻 參考文獻著錄規(guī)則: GB/T 7714—2015》標準;最后,編輯還要注意修正由知網(wǎng)導出的參考文獻格式與參考文獻著錄標準不一致情況,以確保學術論文的參考文獻著錄準確、規(guī)范。
關鍵詞: 學術論文;參考文獻;著錄規(guī)范
中圖分類號: G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8153(2019)04-0070-03
參考文獻是對一個信息資源或其中一部分進行準確和詳細著錄的數(shù)據(jù),位于文末或文中的信息源[1]1,它是作者撰寫學術論文過程中參考過、借鑒過、引用過的資料 [2]。著錄參考文獻是學術論文不可或缺組成部分。朱大明提出了參考文獻引用質(zhì)量鑒審的3個基本要素[3]。參考文獻不僅增加論文的學術性,而且表明論文具有科學依據(jù),規(guī)范著錄參考文獻也是對他人勞動成果的尊重。另外,凡無參考文獻的文章,國家進行論文統(tǒng)計時不予統(tǒng)計 [4]135。因此,撰寫學術論文必須使用參考文獻,當然還要正確地著錄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對學術論文非常重要。有些科技期刊的學術論文參考文獻不著或錯著比比皆是。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首先是著者對參考文獻著錄重視程度不夠,他們認為,只要論文思想內(nèi)容水平高就可以,參考文獻著錄無關緊要;其次是對《信息與文獻 參考文獻著錄規(guī)則: GB/T 7714—2015》學習不夠,沒有嚴格落實參考文獻著錄規(guī)則,有些編輯部甚至仍然按舊規(guī)則要求作者著錄參考文獻。不著或錯著參考文獻首先是對讀者一種不負責態(tài)度,會使讀者對信息資源檢索錯誤,這將直接導致讀者對論文可信度下降,降低期刊的質(zhì)量認可度。其次,對作者來說要如實著錄參考文獻,否則就會產(chǎn)生抄襲等不道德行為;而不規(guī)范著錄參考文獻也常常是被拒稿原因。再次,對編輯來說嚴格規(guī)范地著錄和修正參考文獻是其職責所在。因此,提高參考文獻著錄準確度,對作者、讀者和編輯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查閱和著錄合適的參考文獻
在當今這個無文獻不成文的時代,沒有適量、合適的參考文獻研學和著錄,作者是難以撰寫出高質(zhì)量的學術論文的。只有廣泛研閱文獻資料,才會建立扎實的基礎,做出高水平的研究,產(chǎn)出高質(zhì)量的論文。
有些人寫論文根本沒有參考文獻;有的人為了應付期刊編輯的要求,胡亂加上幾個參考文獻。其實文獻查閱量太少,說明作者對該領域研究不夠深入,研究的層次也就不會高,也難有大的突破和創(chuàng)新??蒲泄ぷ鞯囊粋€顯著特點是具有繼承性和相關性,參考文獻是科研的起點和基礎。查閱參考文獻不僅要有量要求,更需要有質(zhì)的和結構上的要求。第一是量的要求,作者研究初期要大量的研讀文獻和資料,在論文著錄時,其中論著欄目要求參考文獻數(shù)量一般不少于15 條,綜述欄目不少于30 條,其他欄目不少于10 條[4]135。第二是質(zhì)的要求,對于關鍵性的文獻要反復研讀,并將其著錄在所撰寫的論文參考文獻中;對于一般性論文,只需要閱讀論文摘要、引言(引論)、結論、附錄等部分,正文有時是可以忽略的。第三是結構要求,從時間方面,研讀要以近期的文獻和資料為主,特別是在所寫論文著錄的參考文獻中最好是近五年為主;從語種類型方面,要研讀和著錄一定量的外文文獻資料;從文獻載體方面,除了研讀傳統(tǒng)的紙質(zhì)出版物外,還應該包含電子出版物,特別要注意的是所寫論文要正確著錄電子出版物的參考文獻。
二、正確地著錄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作為學術論文不可分割的有機組成部分,正確地著錄參考文獻十分重要。正確著錄參考文獻的根本是要掌握《信息與文獻 參考文獻著錄規(guī)則: GB/T 7714—2015》要求,即:參考文獻的著錄內(nèi)容應準確,必備項目不應缺失,著錄項目的書寫、著錄順序、著錄用符號、引文處標注等應規(guī)范[5]。在著錄參考文獻時,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1. 順序編碼制
參考文獻的編寫順序若是按照順序編碼制,即引文采用序號標注,參考文獻表按引文的序號排序;其序號則是根據(jù)引文在正文的先后順序連續(xù)編碼的阿拉伯數(shù)字,切忌著錄參考文獻時序號錯亂,正文的序號必須與參考文獻列表的序號對應。
序號表現(xiàn)形式有兩種,或置于方括號中,或由計算機自動生成圈碼(新標準增加的規(guī)則);“多次引用同一著者的同一文獻時,在正文中標注首次引用的文獻序號,并在序號的“[]”外著錄引文頁碼。如果用計算機自動編序號時,應重復著錄參考文獻,但參考文獻表中的著錄項目可簡化為文獻序號及引文頁碼[1]14”。示例參見文獻[1]14的10.1.3的示例2。一次引用的文獻其頁碼(或頁碼范圍)在文后參考文獻中列出。
2. 用知網(wǎng)的導出參考文獻方法以及要注意避免格式錯誤
當涉及的文獻量比較大時,著錄參考文獻會十分麻煩且費時費力。中國知網(wǎng)具有快速導出所需參考文獻格式功能,既可單個導出,也可批量導出,方便實用。其方法為:單擊所選擇文獻前的復選框,再單擊“導出/參考文獻”選項,產(chǎn)生一個新的頁面,該頁面生成所選文獻的導出參考文獻格式。
以上導出參考文獻格式并非總是正確的,在實際使用時要做適當?shù)男薷?。下面是用知網(wǎng)的導出參考文獻的案例,共有3處錯誤。
案例:郭寅川,陳志暉,申愛琴,李鵬.基于鹽凍性能的高寒地區(qū)橋梁混凝土優(yōu)化設計及機理分析[J].江蘇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9,40(01):102-107+113.
解析:(1)依照《信息與文獻、參考文獻著錄規(guī)則》(GB/T7714-2015)的8.1.2,“著作方式相同的責任者不超過3個時,全部照錄。超過3個時,著錄前3個責任者,其后加“,等”,因此案例中“郭寅川,陳志暉,申愛琴,李鵬”應改成“郭寅川,陳志暉,申愛琴,等”。(2)依據(jù)該標準的8.8.2示例1,“8.8.2 凡是期刊中析出的文章,應在刊名之后注明其年、卷、期、頁碼。期用括號表示,如期數(shù)為個位數(shù),前面不需要補“0”,且年與期之間不需要加逗號?!盵6]“2019,40(01)” 應改成“2019,40(1)”。(3)依據(jù)該標準的7.2,著錄所使用的9個標識符號為:“.”“:”“,”“;”“//”“( )””“[ ]”“/”“-”,沒有“+”,頁碼的前置符為“;” “102-107+113”應改成“102-107;113”。
建議修改:郭寅川,陳志暉,申愛琴,等.基于鹽凍性能的高寒地區(qū)橋梁混凝土優(yōu)化設計及機理分析[J].江蘇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9,40(1):102-107;113.
3. 關于電子文獻著錄
隨著信息技術發(fā)展,網(wǎng)上電子信息文獻資源迅猛增加,獲取方式快速便捷,網(wǎng)上文獻查閱量遠大于其他文獻資料的閱讀,論文中著錄電子資源的比例明顯增加,但著錄不規(guī)范現(xiàn)象尤為突出,有些期刊甚至一期中電子資源類參考文獻沒有一條是合規(guī)的。
著錄電子專著及其析出文獻,電子連續(xù)出版物(如電子期刊和電子報紙)及其析出文獻,電子專利時,大多數(shù)作者只注意到“獲取和訪問路徑”,而常常把“載體類型標識”“引用日期”和“數(shù)字對象唯一標示符”中的部分項遺漏。其他類型的電子文獻著錄問題與以上情況類似。
三、結語
規(guī)范著錄學術論文的參考文獻,是著者和編輯的共同責任。著者不僅要重視參考文獻著錄,而且要認真學習參考文獻著錄標準;編輯要認真執(zhí)行參考文獻著錄標準,更要引導著者正確、規(guī)范著錄參考文獻;最終著者和編輯共同做好參考文獻著錄規(guī)范,提高論文和期刊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信息與文獻參考文獻著錄規(guī)則: GB/T 7714-2015[S].北京: 中國標準出版社,2015.
[2]賈書利.參考文獻在學術論文中的應用與規(guī)范[J].黑龍江社會科學,2009(2):185-187.
[3]朱大明.參考文獻引用質(zhì)量鑒審的3個基本要素[J].編輯學報,2015,27(4):334-336.
[4]請務必使用參考文獻[J].齊魯護理雜志,2019(4).
[5]中央宣傳部出版產(chǎn)品質(zhì)量監(jiān)督檢測中心.圖書編校質(zhì)量差錯案例[M].北京: 商務印書館,2019:274.
[6]上海市期刊協(xié)會. 掃葉留痕:上海期刊編校差錯辨析365例[M].上海: 上海大學出版社,2018:172.
Abstract:The nonstandard phenomenon of academic papers in some scientific journals still exists, which is related to the authors lack of understanding of the reference literature and the editors negative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formation and Literature References Recording Rules: GB/T 7714-2015” standard. To ensure that the references of academic papers are accurate and standard, the methods to chang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can be taken: first of all, it is necessary for the author to understand the bibliographic references in the norm; secondly, the editor should conscientiously implement the “Information and Literature References Recording Rules: GB/T 7714-2015” standard; finally, authors have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inconsistency between the document format and the bibliographic criteria derived from CNKI and correct them.
Key words: academic papers;references; ?wri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