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礎(chǔ)積累與運用
1.下列加點字的注音和詞語的書寫、解釋,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A.咸亨(hēng) 間或(jiàn)
侍侯 污人清白——毀壞人家的名譽
B.羼水(chàn) 附和(hè)
書籍 君子固窮——君子能安于窮困
C.門檻(jiān) 綻開(zhàn)
置辯 頹唐——精神萎靡,情緒低落
D.闊綽(chuò) 不屑(xiè)
棉襖 無聊——沒有話說
2.在下面這段話的橫線上填入最恰當?shù)囊唤M關(guān)聯(lián)詞是()
掌柜是一副兇臉孔,主顧? ? ? 沒有好聲氣,教人活潑不得;? ? 孔乙己到店,
可以笑幾聲,? ? 至今還記得。
A.就 如果 就 那么
B.便 只要 就 因此
C.也 只有 才 所以
D.就 只要 才 因此
3.下列句子運用的修辭手法不同的一項是()
A.你怎的連半個秀才也撈不到呢?
B.我想,討飯一樣的人,也配考我么?
C.多乎哉?不多也。
D.要不是偷,怎么會打斷腿?
4.文中運用了不少省略號,化無聲為有聲。省略號的作用有:A.表示話未說完;B.表示內(nèi)容省略;C.表示說話時被人搶白;D.表示意思的躍進;E.表示話題轉(zhuǎn)換。下列句中省略號分別有什么作用?請將序號填寫在后面的括號里。
(1)“對呀對呀!……回字有四樣寫法,你知道么?” ()
(2)“你怎么這樣憑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親眼見你偷了何家的書,吊著打。”()
(3)“讀過書,……我便考你一考。茴香豆的茴字,怎樣寫的?”()
(4)孔乙己低聲說道,“跌斷,跌,跌……”
()
5.指出下列各句運用的描寫方法。
(1)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臉色,皺紋間時常夾些傷痕;一部亂蓬蓬的花白的胡子。()
(2)有一回對我說道,“你讀過書么?”()(3)孔乙己顯出極高興的樣子,將兩個指頭的長指甲敲著柜臺,點頭說,“對呀對呀!……回字有四樣寫法,你知道么?”
()()()
(4)中秋之后,秋風(fēng)是一天涼比一天,看看將近初冬。()
6.文體常識及課文知識填空。
(1)小說的三要素是指? ? ? ? 、
、? ? ? ? 。
(2)《孔乙己》是魯迅先生在五四運動前夜繼《? ? ? ?》之后發(fā)表的第二篇白話小說,收入小說集《? ? ? 》中,本文是一篇討伐
和? ? ? ?的戰(zhàn)斗檄文。
二、課內(nèi)精段閱讀
閱讀“中秋之后,秋風(fēng)是一天涼比一天,……坐著用這手慢慢走去了?!边@段文字,回答7~11題。
7.選文中寫“我”整天“靠著火”“也須穿上棉襖了”,其用意是什么?
8.選文中兩次寫到“笑”,作者為什么要這樣寫?
9.有人說將“原來他是用手走來的。”中的“走”改為“爬”會更形象,你認為可以嗎,為什么?
10.請你用簡潔的語言概括選文所記敘的主要事件。
11.下列對選文的分析與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從全文的情節(jié)發(fā)展看,選文屬于情節(jié)中的結(jié)局部分。
B.孔乙己被打折腿的直接原因是偷書遭丁舉人的毒打,而根本原因是封建科舉制度的摧殘。
C.聯(lián)系全文可以看出封建教育和科舉制度不僅毒害了他的思想,而且也摧殘了他的肉體。
D.孔乙己在笑聲中出場,最后在笑聲中離場,這既是對孔乙己性格的批判,也是對群眾麻木、社會黑暗殘酷的批判。
三、綜合讀寫
12.本文兩次對孔乙己進行肖像描寫,寥寥幾筆,就使人物形象躍然紙上。試著運用肖像描寫這一手法來描寫一位你熟悉的人物。(100字左右)
13.仔細觀察下面的圖畫,回答問題。
分茴香豆
(1)請描述這幅圖,要求:至少使用一個成語,60字左右。
(2)請概括這幅圖中人物的性格特點。
孔乙己:
(3)請你仿照例句的形式,重新設(shè)計孔乙己的命運。
例句:假如范進沒能考中舉人,他最終的命運只能是窮困潦倒,饑餓而死。
假如孔乙己考中了舉人,他最后的結(jié)局必定是? ? ? ? ? ? ? ? ? ?。
14.魯迅是中國文壇的巨匠。他逝世時,人們獻了很多挽聯(lián)。請揣摩語境,將魯迅的作品《吶喊》《彷徨》《莽原》《奔流》《噩夢》《野草》《而已》填在下面橫線上,使之成為一副工整的對聯(lián)。
踏? 、刈? ,《熱風(fēng)》? ,一生? ;
痛《毀滅》、嘆? ,《十月》? ,萬眾? 。
四、拓展閱讀
購買上帝的小男孩
一個才幾歲的小男孩捏著1美元硬幣,沿街一家一家商店地詢問:“請問您這兒有上帝賣嗎?”店主們莫名其妙,一個一個地都把他打發(fā)走了。
天快黑了,第二十九家商店的店主熱情地接待了他。老板是個六十多歲的老頭,滿頭銀發(fā),慈眉善目。他笑瞇瞇地問男孩:“告訴我,孩子,你買上帝干什么呀?”男孩流著淚告訴老頭,他叫邦迪,他要救大人的命。
說到這里,你一定以為這個小男孩是兒子,要救他父親的命吧?不,他們不是父子關(guān)系,但卻比父子更親。小男孩的父母很早就去世了,是被叔叔帕特魯普撫養(yǎng)大的。叔叔是個建筑工人,前不久從腳手架上摔下來,至今昏迷不醒。醫(yī)生說,只有上帝才能救他。于是邦迪想,上帝一定是種非常奇妙的東西,我把上帝買回來,讓叔叔吃了,傷就會好。
老頭眼圈也濕潤了,問:“你有多少錢?”“1美元?!薄昂⒆?,上帝的價格正好是1美元。”老頭接過硬幣,從貨架上拿了瓶“上帝之吻”牌飲料:“拿去吧,孩子,你叔叔喝了這瓶上帝,就沒事了?!?/p>
邦迪喜出望外,將飲料抱在懷里,興沖沖地回到了醫(yī)院。一進病房,他就開心地叫嚷道:“叔叔,我把上帝買回來了,你很快就會好起來!”
幾天后,一個由世界頂尖醫(yī)學(xué)專家組成的醫(yī)療小組來到醫(yī)院,對帕特魯普進行會診。他們采用世界最先進的醫(yī)療技術(shù),終于治好了帕特魯普的傷。
帕特魯普出院時,看到醫(yī)療費賬單上那個天文數(shù)字,差點昏過去??稍悍礁嬖V他,有個老頭幫他把錢全付了。那個老頭是個億萬富翁,從一家跨國公司董事長的位置退下來后,隱居在本市,開了家雜貨店打發(fā)時光。那個醫(yī)療小組就是老頭花重金聘來的。
帕特魯普感動不已,他立即和邦迪去感謝老頭,可老頭已經(jīng)把雜貨店賣掉,出國旅游去了。
后來,帕特魯普接到一封信,是那老頭寫來的,信中說:年輕人,你能有邦迪這個侄子,實在太幸運了,為了救你,他拿1美元到處購買上帝,是他挽救了你的生命,但你一定要永遠記住:真正的上帝,是人們的愛心!
(作者李良旭)
15.這篇小說以“購買上帝的小男孩”為標題可謂獨具匠心,請簡述這個標題的妙處。
16.從人物描寫的角度,賞析下列句子。
于是邦迪想,上帝一定是種非常奇妙的東西,我把上帝買回來,讓叔叔吃了,傷就會好。
17.小說開頭寫“小男孩沿街一家一家商店去購買上帝”,店主們“一個一個地都把他打發(fā)走了”,這樣寫的用意是什么?
18.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老頭的眼圈濕潤了”,說明老頭很悲傷。
B.“孩子,眼下上帝的價格正好是一美元。”與“真正的上帝是人的愛心?!边@兩句話中的“上帝”意思相同。
C.小男孩兒是一個天真幼稚、充滿愛心,并且值得同情的人。
D.當小男孩兒沿街詢問時,店主們的表現(xiàn)各不相同,但是都想幫助他。
19.根據(jù)小說情節(jié)的發(fā)展,補寫帕特魯普接到那老頭的信以后的心理活動。
(參考答案見下期中縫)(本版由李水兵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