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向青
一輛車身圖案為黃綠色塊相間的越野車,正顛簸在漫無邊際的荒漠戈壁上。有幾叢梭梭,時不時地從車前身后倏忽而過。我的心也隨著車子在坑坑洼洼的沙丘間起起伏伏,直到地勢略微平坦一些,才稍稍平靜。不由暗笑,來自江南的我之前還想靠徒步來認識這片神秘的世界。原來到了這個浩瀚荒涼的沙漠,一切都要交由這輛越野車的司機來掌握。
司機小丁是一個穿紅色棉麻長裙的秀美女子,因為開車的緣故,一頭披肩長發(fā)在腦后輕盈地扎成一束。上車落座后,她回頭向我們粲然一笑,便神情輕松而又專注地當起了司機。同行人介紹說小丁是鋼琴老師,怪不得一路車途也似乎彈鋼琴般流暢自如,節(jié)奏感十足。車子的主人,真正的司機,她的愛人小馬端坐在副駕駛座,為我們當起了專職導游。
小馬本名馬俊河,一個土生土長的民勤人,江湖人稱“小馬哥”,卻是一個遠近皆知的治沙英雄。來之前一直猜想,一個畢業(yè)后已經(jīng)從小縣城走到大城市,卻又從大城市毅然回到家鄉(xiāng),十余年如一日堅守在這片貧瘠大沙漠的人,會是什么模樣?又是什么讓他堅守下來的?可能長年在沙漠里的緣故,眼前穿著一件藍夾克的小馬瘦削黝黑,笑起來有些靦腆。我找了個問題問他,您的家鄉(xiāng)國棟村為什么又叫蒿子灘呢?這個看起來有點木訥的西北小伙子開口說話了,有一口好聽的西北口音。小馬告訴我,民勤古名也叫“潴野澤”,明清時這里還有大大小小的湖泊一百多個,單聽蒿子灘這名字,就知道家鄉(xiāng)原本也不缺水,還長著許多蒿子。村里老人們說,七八十年前,這里河汊縱橫,長年水流不斷,沿著河道還有一大片胡楊林。那時候的天是湛藍湛藍的,藍得像青土湖里的水。小時候常在村邊玩耍,那里生長著胡楊、沙棗樹、梭梭、紅柳、白茨、枸杞、沙米等高高低低的樹木和蒿草。放學后,小伙伴們就互相吆喝來到沙灘上,在樹林子邊沿抓小蜥蜴和小刺猬玩,那時的蒿子灘是一個水草豐茂的有趣地方。滔滔不絕的小馬忽地沉默下來,望著窗外急掠而過的一大片沒有草木掩覆的沙地,眼中閃過一絲落寞。聽當?shù)厝酥v,蒿子灘是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慢慢改變的。越來越多的人在這里屯墾種地,砍掉老林子,水越來越少。大風一吹沙漠就形成了。一個水草肥美的地方便漸漸地委頓了。一到冬天,沙灘上那些本就低矮的枯草也不見了蹤影,隨之而來的是就地起沙的沙暴。
車外,一座座沙丘在不斷地延伸。微弱的秋風吹動著荒漠中的幾株寥寥小草,車內(nèi)一時靜悄無言。如果所有的一切都只能用“曾經(jīng)”來記述,對一個民勤人來說,真是悲哀。小丁放慢了車速,輕嘆一聲:我也記著你說的,村子旁邊有一條大沙河,曾經(jīng)河灘上種滿成片的沙棗林和紅柳林。男孩會折下柳條,編成草環(huán),送給心愛的姑娘。村民們用柳鐮割下柳條,編成柳框……也許,她想起了他們間的誓言:有一天,這片土地上會重新栽滿沙棗、紅柳、梭梭和胡楊,我會戴著你送我的草環(huán),和你穿行其間,如同穿越郁郁蔥蔥綠色的城堡。這是姑娘暗暗發(fā)下的誓愿。
坐穩(wěn)嘍。小丁收住心神,重又開著車向高大松軟的沙丘疾馳而上,我一下子把心提到了嗓門眼,上不去怎么辦,陷在沙丘怎么辦?還沒等我反應過來,小丁已經(jīng)把車穩(wěn)穩(wěn)地開到了沙丘頂部,又緩緩地順坡而下。一上一下間如曲子般跌宕優(yōu)美。對小丁來說,穿越沙漠和彈奏鋼琴一樣,都是一種藝術(shù)吧?一霎間我忘了此行要采訪的是誰了,豪情與柔情兼具的小丁成了我的偶像。我忍不住問,小馬,你是怎么追到小丁這么好的姑娘的?小馬憨厚一笑:是小丁追我的!
真的!小馬認真地說,他那時除了沙漠,哪能顧得上其他呢?畢業(yè)后他在異鄉(xiāng)工作,2005年突然看到新聞?wù)f,按照目前的沙化速度,再過十七年,騰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會合攏,夾在其中的民勤會消失,十七年后無家可歸怎么辦?那年他辭職回到蘭州,和幾個志愿者通過網(wǎng)絡(luò)募捐,喊出“拯救民勤”的口號。第二年,成立了民勤第一個環(huán)保志愿者組織“拯救民勤志愿者協(xié)會”。治沙的事業(yè)卻不是一帆風順的,2009年春天馬俊河從蘭州公司辭職,回到老家國棟村。四月的春風讓人感受不到絲毫的溫馨與柔順,村里那些日漸干枯的枝杈,仿佛也正大張著干裂的嘴巴,在叩問蒼天。說不清樹木和村莊究竟是一種什么關(guān)系,但是沒有了樹木的村莊一下子顯得那樣的灰頭土臉,疲憊不堪;是那樣的破敗、灰暗,正如面前的人生。那時候,談了好幾年的女友也離開了。小馬那時偷偷立下了兩個夢想,有生之年,一是找個賢惠的媳婦,一是把家鄉(xiāng)的沙漠重新變成綠洲。而那時的小丁在大學里,要么為了喜愛的某支曲子勤勉練習,要么在舞蹈教室里揮汗如雨,她的字典里可沒有“風沙”這兩個字,是小馬的“理想主義”打動了她。許多人說小馬只是個理想主義者,但他從不放棄理想。在國棟村的一間滿是黃土腥味的房里,他用一臺筆記本電腦連通網(wǎng)上的世界和現(xiàn)實,倡議天南地北更多熱心的朋友們來民勤種梭梭。
“那就讓我們一起種下這棵理想主義的梭梭吧。”小丁把車停下,小馬已迫不及待鉆出車子去查看去年種下的肉蓯蓉。肉蓯蓉嫁接在梭梭根部,因為長勢較慢,明年才能破土而出。遠遠望去,他瘦削的身影時隱時現(xiàn)。我和同行的老程也相繼出了車子。老程一邊介紹梭梭是一種落葉小喬木,它是“沙漠里的英雄”,抗干旱,耐鹽堿,防風固沙,最為適宜。一邊指著那片已長出星星點點的綠色樹林和一排有些殘破的房子,略帶感慨地說,這里就是當年小馬集結(jié)大家種梭梭的地方啊,老程那時也曾作為志愿者來過。隨著老程的述說,仿佛看到一群來自四面八方的志愿者就這樣來到了這個三面被沙漠包圍著的民勤縣,來到這個名叫夾河鄉(xiāng)國棟村的小村子,挖穴、栽植、澆水,以一架犁鏵、一把鐵鍬、一捆麥草……在寸草不生的沙漠,向黃沙宣戰(zhàn),創(chuàng)造了民勤治沙的“國棟模式”。當晚,這群理想主義者不顧風沙的肆虐壓沙的勞累來到沙漠之中的一個古烽火臺前,點燃了帶去的枯枝和木柴,就著熊熊的篝火打開了啤酒,一邊大口喝酒一邊繞著篝火跳舞歌唱,紅紅的篝火映亮了周邊所有人的臉,所有的人都心神激蕩。
咔嚓一聲,相機拍下了小馬和老程在他們親手種下的梭梭林前的合影。在他們身后,一棵棵梭梭猶如風中的火焰,裸露的根緊緊攥著沙。小馬向我們充滿詩意地描繪了這樣的一幅畫:粗壯的枝條屹立在沙丘和鹽堿地上,與腳下隨著雨水而生的各種野草,構(gòu)成了一道嚴密的保護網(wǎng),把流沙阻擋在村莊之外。說罷小馬有點自豪,如今,他的本名已經(jīng)漸被志愿者們淡忘,朋友們都稱他為馬梭梭。
2011年《杭州日報》推出“拯救民勤·綠色傳遞”大型社會公益行動,號召杭州市民每人捐款10元,在民勤沙漠上種一棵梭梭。從此,民勤有了來自天堂杭州的牽掛。隨后,多個公益組織參與到“拯救民勤”行動中來。很多人來后發(fā)現(xiàn),沙漠里風大沙多,一覺醒來,有時滿臉都是沙子,連耳朵里、嘴里都是,活像一個個“兵馬俑”??墒且蝗喝喝诉€是絡(luò)繹不絕來到這里,用一個個草方格沙障固定一個個沙丘,再在一個個方格中間栽植一棵棵梭梭,他們堅信,只要三五年后梭梭成林,沙丘就不再向東南移動,刮風時帶到空氣中的塵土就會減少許多。幾年的堅守,他們身后的梭梭正在抽芽。他和志愿者們頑強地從一棵,兩棵,到種下了三千多畝梭梭。
綠洲漸漸找回了,可是沒有人守護,哪里還算家?小馬想讓更多人和自己一樣愿意留在民勤,讓人們發(fā)現(xiàn)家鄉(xiāng)的“錢途”。于是,一個名為“梭梭農(nóng)莊”的沙產(chǎn)業(yè)專業(yè)合作社成立了,他幫助村民將當?shù)氐膬?yōu)質(zhì)蜜瓜、紅枸杞、紅棗、羊肉、肉蓯蓉等通過網(wǎng)店賣出去,讓仍然在這片土地上耕種的農(nóng)人有了留守下來的理由。于是,“沙瓜先生”這個蜜瓜品牌也應運而生。
“我這個傻瓜跟著他這個‘沙瓜,也開始在網(wǎng)上推銷民勤的蜜瓜和農(nóng)產(chǎn)品?!奔t裙飄飄的小丁確是一個有著童趣和雅趣的西北女子,她說她有時也會把壓沙種樹暫且擱置一邊,做些遐想。特別在秋天,她總是不由自主地想,釀制葡萄酒是每年必做的,從采摘到清洗、涼干、揉碎、變汁、入缸、加糖、密封。每天清早起來看一看,晚上睡覺搖一搖。在透明的缸里看著它一天天地發(fā)酵,經(jīng)過幾個月變成美酒,兩人對斟對飲,是不是很美妙呢?
小丁悄悄告訴我,有時她索性帶上她心愛的古箏,拉著他來到那片望不到邊際的大沙漠看日落,在風中娓娓彈撥。我不由想象他看她如霓裳仙子般在夕陽下翩然起舞唱起“黃沙茫茫埋了胡楊,朔風里誰兩鬢蒼蒼。殘破戰(zhàn)旗佇立守望,她一如既往還等在遠方……”已然醉了,又聽她粲然一笑說,他的網(wǎng)名是沙漠里的魚,越是干旱缺水越是跳躍不息,那我就叫農(nóng)莊里的琴吧,越是粗糙艱難的治沙生活,越需要有一份樸質(zhì)精致的琴音啊!
正是秋天,四方墩胡楊林呈現(xiàn)出紅紅黃黃的絢麗景象。小馬在遠處操縱無人機,小丁帶著我穿行在童話般美妙的胡楊林里。小丁說,那一年兩個人在這里只看了一次胡楊,結(jié)果就一起看了八年。胡楊從一棵到兩棵。一年后那兩棵胡楊的邊上,又悄悄長出了一棵小胡楊……我想去看看那棵小胡楊,小丁帶我到了一大片綠色的草場上,發(fā)現(xiàn)一群潔白的小羊羔間,有一個扎著兩根小辮子、有著可愛的紅潤鮮活的圓臉的小姑娘。在大自然散養(yǎng)長大的孩子,多了幾分率真與善良。外婆家養(yǎng)的一只失去媽媽的小羊羔超喜歡和這個小姐姐玩,走哪跟哪,一起游戲一起奔跑。小姐姐喂它吃奶瓶吃得可香啦,小姑娘當了一天的牧羊女!我在車上和小姑娘逗趣:你叫啥呀,干什么的?小姑娘和遠方來的客人很親近,仰頭回答,媽媽姓丁,是教鋼琴的;我姓馬,是個上學的;爸爸也姓馬,是個干活的。前排的爸爸笑了,我就是個干活的,勞動最光榮!他像捧著寶貝般取出一枚獎?wù)陆o我們看,上面金燦燦寫著“勞動模范”四個字。十多年來因堅持不懈治理沙漠,和志愿者們一起種下兩萬多畝梭梭,他被家鄉(xiāng)武威市和民勤縣兩級黨委和政府授予“勞動模范”榮譽稱號。
穿行在騰格里沙漠的邊緣,滿眼仍是無邊的黃沙。但細細瞅來,近處沙窩里倔強地站立著一株株新植的矮小的沙棘、榆樹,已經(jīng)添了新綠。地面上去年秋天種下的一簇簇的紅柳、花棒、檸條們,毛條一墩一墩,長勢茂盛。有的一蓬一蓬,釋放出淡淡的煙紫和粉色。這個灰黃的世界里不會永遠是單一的顏色,這里還有一片理想主義的梭梭,漸漸呈現(xiàn)遍野的青綠和鮮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