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永超 沙子鉞 李思遠
“我是雷鋒中隊2016年第7號兵方松!我的雷鋒格言是……”在武警江蘇總隊南通支隊啟東中隊,每一名戰(zhàn)士都會用這樣一段鏗鏘有力的開場白介紹自己。
啟東中隊自建隊36年來,20次被江蘇總隊評為“基層建設標兵中隊”,榮立集體一等功1次、集體二等功9次、集體三等功8次,3次被授予“武警部隊學雷鋒先進集體”稱號。他們是怎么學雷鋒的?請看該中隊榮譽室里幾個特殊本本里反映的故事。
啟東中隊的春秋,記錄在一本延續(xù)了30年的剪報本里。
剪報本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記錄,由一代代官兵剪貼增補而成。如今,這本承載著歷史的冊子早已泛黃,也正因如此,扉頁上“學雷鋒的光榮中隊”幾個字,便更顯得厚重。
“這是中隊的學雷鋒剪報。這一條是1990年的新聞,報道的是我們中隊的英雄指導員楊圣岳……”中隊榮譽室里,下士王剛正在向新戰(zhàn)友講解剪報本。學習了解剪報本上的歷史傳承是中隊每名官兵的必修課。
一頁泛黃的剪報上,印著題為《學雷鋒 鑄警魂——武警啟東中隊用雷鋒精神建隊育人》的新聞,講述了當年中隊被評為“武警部隊學雷鋒先進集體”、時任指導員楊圣岳作為學雷鋒積極分子進京受到軍委領導接見的光榮事跡?!昂髞恚覀冎嘘犨€2次被表彰為武警部隊學雷鋒標兵集體!”談起這段歷史,王剛黝黑的臉龐上寫滿自豪。
其實,王剛也是去年才從機動中隊來到啟東中隊的。第一次翻看剪報本時,里面的《陳獻金四次“獻金”》《雨日“雷鋒”》《學雷鋒十一年不斷線》等一個個故事雖然深深地打動著他,但這些人和事畢竟隔著長長的時光,他覺得“雷鋒中隊”這個稱號還離自己很遠。直到一次休假回家的路上,他在啟東車站看到一個老人吃力地搬著行李爬樓梯,急忙上前幫助老人把行李扛到了站里。離別時,老人出人意料地向他敬了一個軍禮,并問他是不是“雷鋒中隊”的武警戰(zhàn)士?!八粌H認出我是一個兵,更認定我是啟東中隊的一員?!蓖鮿偦貞浧甬敃r的場景,顯得很興奮,“那一刻我感到身上仿佛帶著特殊的光環(huán),因為是雷鋒中隊的一員而閃閃發(fā)亮。”
多年來,啟東中隊高標準完成執(zhí)勤任務,協(xié)助駐地公安機關破獲多起大案,并多次參與城市建設,在街頭,在社區(qū),在養(yǎng)老院,都留下了他們學雷鋒的身影。1992年2月23日,啟東日報社連續(xù)收到3封來信,寫信者都表示受到了部隊的“好心人”幫助,報社編輯打電話到了啟東中隊核實,發(fā)現(xiàn)3位“好心人”竟然全都是中隊的戰(zhàn)士。
“我宣誓:發(fā)揚雷鋒中隊優(yōu)良傳統(tǒng),秉承雷鋒精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響亮的誓詞回蕩在中隊營區(qū)。在啟東中隊,每年新下連的戰(zhàn)士都會經(jīng)歷這樣一場特殊的儀式:所有官兵在《雷鋒》像前整齊列隊,大聲喊出誓詞;參觀中隊榮譽室、榮譽墻,了解中隊的歷史和榮譽,聆聽中隊學雷鋒的光輝事跡;領取自己的雷鋒編號,寫下自己的雷鋒格言,正式成為雷鋒中隊的一員?!斑@是每名新同志下連必過的儀式,也是接受的第一次學雷鋒教育。”周立介紹說,希望通過這樣的儀式在新戰(zhàn)士心中埋下雷鋒精神的種子。
“我深深地認識到,做每一件工作,完成每一項任務,哪怕是進行每一次學習,都十分需要聽黨的話……”在啟東中隊一班學習室,列兵杜坤正在領讀《雷鋒日記》的一個章節(jié)。每年啟東中隊的新兵下連,領到的第一樣東西,就是一本《雷鋒日記》。有的《雷鋒日記》很新,是中隊剛剛采購的一批新書,有的《雷鋒日記》很舊,可能已經(jīng)轉(zhuǎn)手好幾個主人。中隊鼓勵戰(zhàn)士們在書里寫下筆記,邊讀邊思考,因此越舊的書,就會有越多思想的閃光被記錄在書頁里。
中隊“歲數(shù)”最大的一本《雷鋒日記》,是老兵張廣福退伍后寄回中隊的禮物。小冊子只有巴掌大,30年過去了,封面沒有一點折痕,輕輕翻開,一張張泛黃的紙頁上寫滿了讀書筆記,一筆一畫記錄著老兵與雷鋒的心靈“對話”。在充滿考驗的強軍征途上,在跌宕起伏的人生道路上,《雷鋒日記》是中隊官兵前行的強大精神動力。“迷惘的時候,翻開《雷鋒日記》,總能有所啟發(fā)?!倍爬ど钣懈杏|地說。
提起列兵杜坤,戰(zhàn)友們都稱他“搏擊王”??墒牵⑴值纳聿?、內(nèi)向的性格似乎與這個稱號不太相符。杜坤來自江蘇鎮(zhèn)江,曾是標準的“宅男”。剛到啟東中隊,高強度的訓練和嚴格的管理讓他陷入迷茫,更讓他感到壓力的是標兵中隊官兵整體素質(zhì)非常高,好像所有人都是“巨人”,只有自己是個“矮子”?!爱敃r的感覺就是,我再怎么努力也比不過別人,非常自卑?!倍爬せ貞浾f,“后來是和指導員的一次長跑,讓我有了轉(zhuǎn)變?!?/p>
下連之后,每天的長跑訓練杜坤幾乎都是半途而廢。指導員朱建注意到他的情緒,便提出由自己帶著他跑一次。一天下午,體能訓練開始后,朱建拉上杜坤:“咱們今天跑慢一點,跑遠一點,目標8公里!”一圈、兩圈……終于跑完了8公里,杜坤累得一屁股坐在地上。那是杜坤入伍后跑得最遠的一次,他氣喘吁吁,不敢相信自己真可以做到?!鞍l(fā)給你的《雷鋒日記》看完了嗎?”休息的時候,朱建問起杜坤,見杜坤搖搖頭,他接著說:“《雷鋒日記》里有一句話,‘青春啊,永遠是美好的??烧嬲那啻海粚儆谀切┯肋h力爭上游的人。希望你可以一直做力爭上游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