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繼秀
(桂林興安界首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 廣西 桂林 541306)
腦出血是由非外傷性腦實質內血管破裂而引起的一種腦內血管病變,與血管的老化、高血壓、高血脂等息息相關,常見于中老年人群,有著起病急、病程發(fā)展快、病死率較高等特點[1]。患者術后需要轉到ICU進行后續(xù)護理,而中老年人群大多合并其他基礎疾病,免疫能力低下,導致肺部感染發(fā)生率增高。因此本文旨在探討最佳護理模式,將預防性護理干預實施于ICU腦出血患者中,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我院與2018年1-12月在ICU收治的腦出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別為兩組各28例。其中28例患者采用常規(guī)護理進行作為對照組,另28例患者實施預防性護理,共56例。對照組中男15例,女13例,年齡31~ 81歲,平均年齡(65.8±8.2)歲,病程3~17h,平均(9.5±1.7)h;觀察組中男18例,女10例,年齡32~79歲,平均年齡(65.7±4.8)歲,病程3~19h,平均(11.9±2.8)h。所有患者均符合腦出血的診斷標準,以上兩組患者上述資料性別、年齡、病程均無顯著差異(P>0.05)。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對患者實施嚴密的生命體征監(jiān)測,如血壓、脈搏、呼吸等。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預防性護理干預,具體方式如下:(1)患者轉入ICU后立即安排護理人員進行工作交接,了解患者病情以及手術效果,為其制定科學有效的護理計劃。(2)對建立人工氣道對患者加強氣道護理管理,患者氣道因水分大量流失,氣道分泌物粘稠,進行及時吸痰。(3)對患者進行胸部理療,松動和清除腦出血患者肺部痰液。(4)對患者進行藥物過敏試驗,按照實驗結果合理選擇抗生素。(5)對患者進行口腔護理,遵守無菌操作原則,操作時動作輕,避免動作過大對口腔粘膜造成不必要的損傷,防止口腔內的細菌進入肺部,造成肺部感染。(6)護理人員合理為患者進行飲食搭配。(7)護理人員為患者進行氣管插管輔助患者呼吸,需要注意氣管插管準則并定期清潔。
對比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當場發(fā)放滿意度調查并收回,滿分為100分,滿意:85以上,較滿意:70~85分,不滿意:70分以下。對比兩組內肺部感染的發(fā)生率、置管時間、住ICU時間。
數(shù)據(jù)采用SPSS19.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率(%)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n)
觀察組患者肺部感染率明顯比對照組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肺部感染率比較(例)
觀察組患者的置管時間以及ICU住院時間明顯縮短,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置管時間、ICU住院時間對比(±s,d]
表3 兩組患者置管時間、ICU住院時間對比(±s,d]
組別n氣管置管時間ICU住院時間觀察組2821.36±5.2712.19±5.23對照組2825.67±9.7816.26±7.84 t-2.0712.285 P-0.0430.026
腦出血是神經外科常見疾病,臨床表現(xiàn)為肢體偏癱、意識障礙、失語等,有著極高的病死率以及致殘率[2]。老年患者因自身體征條件以及免疫能力低下在術后易導致各種并發(fā)癥的發(fā)生,而肺感染是腦出血患者的主要并發(fā)癥之一,同時也是危及患者生命的原兇。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肺部感染率明顯比對照組低;觀察組患者的置管時間以及住ICU時間明顯縮短,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分析原因具體如下:在患者轉入ICU時做好交接工作,根據(jù)患者實際情況制定合理有效的護理計劃。在護理計劃實施中的過程中對患者用藥、心理等方面的進行預防干預,與患者建立溝通,疏導其內心不良情緒,提高治愈疾病的信心。保持患者呼吸道的通暢,使用負壓吸引器幫助對痰液粘稠者進行吸痰,以免病人缺氧。將患者使用的醫(yī)療器械進行常規(guī)消毒滅菌,減少術后感染的發(fā)生。對患者進行口腔護理,能夠減少口腔細菌的滋生,避免口腔細菌進入肺部造成感染[3]。
綜上所述,對ICU內腦出血患者實施預防性干預,能夠有效縮短患者住院時間以及置管時間,減少患者肺感染發(fā)生的機率,提高患者的滿意度,在臨床上值得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