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建平
(延安市第二人民醫(yī)院藥械科 陜西 延安 716000)
結核病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一種疾病,結核菌可侵入患者全身各個器官,導致結核病流行的重要原因為復治肺結核,多重耐藥肺結核會增加結核病預防、控制及治療難度[1]。結核耐藥率可反映結核治療水平,復治肺結核易成為耐藥結核病的主要來源監(jiān)測其結核分枝桿菌耐藥現(xiàn)狀,可為臨床用藥方案提供重要依據(jù),因此,監(jiān)測其耐藥趨勢對疾病有效防控具有重要意義。鑒于此,本研究進一步探討我院復治肺結核患者抗結核治療后耐藥情況?,F(xiàn)報道如下。
選取我院2015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復治肺結核患者120例,所選患者抗結核治療主要用藥為胺丁醇、鏈霉素、乙異煙肼、利福平等,經(jīng)治療后病原菌持續(xù)陽性達1a以上,治療時間3~3年。其中男80例,女40例;年齡19~77歲,平均(38.54±4.55)歲;
對入選患者進行取痰、灌洗液,連續(xù)3d,改良羅氏培養(yǎng)基、含硝基苯甲酸(PNB)培養(yǎng)基、噻吩-2-羧酸肼(TCH)培養(yǎng)基、藥改良培養(yǎng)基均購自珠海貝索BASO公司,經(jīng)菌種鑒定為結核分枝桿菌及藥物敏感試驗,藥物敏感試驗采用絕對濃度法,進行結核分枝桿菌培養(yǎng)陽性。菌株的復核鑒定:將收集原代菌株接種1個月后觀察典型菌落特征,改良羅氏培養(yǎng)基、TCH培養(yǎng)基、PNB,鑒定為結合分枝桿菌。
觀察乙胺丁醇、鏈霉素、異煙肼、卡那霉素、利福平、左氧氟沙星耐藥情況。
數(shù)據(jù)采用SPSS20.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率(%)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耐藥率由低到高依次為左氧氟沙星、卡那霉素、利福平、異煙肼、乙胺丁醇、鏈霉素,其中鏈霉素耐藥率最高,為80.00%,左氧氟沙星耐藥率較低,為14.17%;見表。
表120 例復治肺結核患者的耐藥情況分析
120 例同時對利福平和異煙肼耐藥,多重耐藥率為44.17%(53/120)。對6種抗結核藥物均產(chǎn)生耐藥性,耐藥率為5.00%(6/120);對3種抗結核藥物產(chǎn)生耐藥性,耐藥率26.67%(32/120);對1種藥物耐藥者110例,耐藥率91.67%。
復治結核病患者耐藥與特殊基因群、結核分枝桿菌固有耐藥性、持留菌、獲得性耐藥、自然突變等因素有關,與選用藥劑量不足、服藥方法不當、中斷治療、不規(guī)則治療、藥物順序不當、單藥治療的方案等因素均具有密切關系。對不同治療史的復治患者或累計用藥時間1a內(nèi)的復治不宜采用統(tǒng)一治療方案,由于其耐藥情況不同,應根據(jù)既往用藥種類、用藥累計時間等情況進行分類[2]。
慢性排菌者是造成肺結核難治的重要原因,在人群傳播耐藥菌株所致,易增加其治療難度,由于耐多藥結核病至少對異煙肼及利福平同是耐藥,造成嚴重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特別是持續(xù)傳播耐多藥結核菌[3]。本研究結果顯示,鏈霉素耐藥率為80.00%、乙胺丁醇耐藥率為65.83%、異煙肼耐藥率為51.67%、利福平耐藥率為35.83%、卡那霉素耐藥率為21.67%、左氧氟沙星耐藥率為14.17%,藥品敏感試驗中顯示,至少對1種藥物耐藥者110例,耐藥率91.67%,對3種抗結核藥物產(chǎn)生耐藥性,耐藥率26.67%,對6種抗結核藥物均產(chǎn)生耐藥性,耐藥率為5.00%,表明復治肺結核患者對于不同類型復治肺結核患者進行藥物敏感試驗,多重耐藥率較高,其結果可為患者治療方案的制定提供有效依據(jù)。在臨床中應根據(jù)患者既往用藥情況,為杜絕和防止耐藥結核病的發(fā)生,盡早予以結核分枝桿菌藥物耐藥性的檢測,對提高復治肺結核患者的治愈率具有重要作用。
綜上所述,復治肺結核患者進行藥物敏感試驗,對于不同類型復治肺結核患者,多重耐藥率較高,可為患者治療方案提供有效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