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和島
7月16日,國家發(fā)改委等13個部門聯(lián)合印發(fā)《加快完善市場主體退出制度改革方案》,提出研究建立個人破產制度,重點解決企業(yè)破產產生的自然人連帶責任擔保債務問題。
這是中國首次明確提出將建立個人破產制度。
消息一出,市場傳言紛紛。人們議論:“欠債真的可以不用還了嗎?”“賈躍亭”們的春天要來了嗎?
更有人猜測,這是為樓市擠掉泡沫做準備。
而且,出乎意料的是,個人破產制度,可能不止停留在紙面上,而是馬上就要推出來了。
個人破產制度不是新詞,但在國內一直沒有推行起來。主要是因為以前中國人過慣了苦日子,喜歡儲蓄應對不時之需,個人不喜歡借錢也就無所謂破產。
但是近年來,危機暗伏。
居民負債將是金融鏈條中最薄弱的一環(huán),最有可能成為金融危機導火索。
從2008年到現(xiàn)在,官方統(tǒng)計十年來居民杠桿率翻番達到53.2%。隨著樓市和金融創(chuàng)新的推高,居民的杠桿率和負債率也水漲船高。居民無法償還債務,又沒有破產制度,往往會孤注一擲繼續(xù)加杠桿,甚至不惜去借網貸、高利貸,最后爆雷往往會更嚴重,更容易引發(fā)系統(tǒng)性金融風險。
更有甚者,金融亂象下,不少人選擇自殺來逃避債務。
個人破產制度,作為金融和社會風險的緩沖墊,到了不得不登場的時刻。
“在中國,往往初心很美好。但好經很容易念歪了?!边@是很多人心中最大的擔憂。
以下四問,直擊新規(guī):
1、個人破產制度是什么?通俗來說,欠債人在沒有任何能力按時還錢,同時又跟債主無法達成和解的情況下,向法院申請破產,并按照法定流程,進行債務清償?shù)倪^程。
2、破產了,債不用還了?太天真了!個人破產就是,在僅僅保障債務人生存權的情況下,逼著他還債。
根據其他國家和地區(qū)的實踐,在個人破產期間內,破產清算機構會對債務人嚴格監(jiān)控,所有財產都要報備,破產人只能保持最低生活標準。
一旦發(fā)現(xiàn)能變賣的資產,想轉移連門都沒有!隨時都要變賣還債。
3、個人破產和老賴不同在哪?“老賴”基于失信原因被受限后,他欠的債務一分錢都不能少還。
但個人破產制度中,破產人受到限制后,部分債務會獲得豁免,也就是說還有東山再起的可能性。
4、個人破產是利好“老賴”嗎?有網友說了,個人破產能豁免債務,那豈不是借錢的永遠是大爺?
答案是否定的。
誠實而不幸的債務人、因資產原因導致欠債的,才是個人破產制度首要保護的對象!在日本,就以支付不能、支付停止、資不抵債三者之一為破產原因。在香港,就需要提交說明書,使法院相信申請人已經沒有能力償還債務了。
從已經實行個人破產制度的國家和地區(qū)來看,想借著個人破產逃債的“老賴”,還是別妄想了。
那為什么說個人破產制度和樓市泡沫、房價有關系呢?
葉檀財經指出,個人破產制度的建立,某種程度上,其實也是為了適應新時代樓市的發(fā)展。
所謂破產,換一個說法叫資不抵債。
中國家庭的資產里,權重最大的毋庸置疑就是房產。據西南財經的數(shù)據,中國高達77.7%的家庭資產用于房子。
房子,也往往是中國家庭最大的負債。
2008年到2018年,房價上漲最快的十年,居民杠桿率上升的速度也是最快的,甚至比美國2000年到2008年還要快。
對于一般的家庭來說,負債壓力盡管大,但是只要手里房產不多,買房不激進,收入有保證,還是能夠應對的。
可對于炒房客來說,瘋狂地舉債,瘋狂地買房,一旦房價不漲反跌,最終的結果,很有可能就是破產。
以往,炒房客用各種手段蒙混過關,避免資產全部上繳。如今,個人破產制度建立之后,對不起,財產會被強制拍賣還債,之后在破產期還得繼續(xù)過幾年苦日子。
住房不炒,房住不炒。個人破產制度,將擠掉樓市里杠桿最高的一批炒房客。
關于個人破產制度,業(yè)內專家如何看待?
根據吳曉波頻道的采訪,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岳屾山,給出兩點看法:
1、個人破產制度,對個人和企業(yè)來說都是利好。對于破產者個人來講,就是不用一輩子都背著債了。
破產者本身并不是出于惡意目的,和明明有錢卻不還、轉移隱匿資產的老賴不同。破產者有可能只是經營上面出現(xiàn)了問題,或者由失業(yè)等其他原因導致的。
2、對企業(yè)來講,如果債務人申請個人破產,那么這個債就可以當做壞賬處理,也減輕了一定的負擔。
《個人破產法》還可以倒逼金融機構更加完善,避免濫發(fā)的情況。但在制定規(guī)則的時候,也需要更加仔細設定,以避免有人濫用這種破產程序,逃避債務。
對于個人破產制度,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如是資本創(chuàng)始合伙人管清友給出自己的見解:“這肯定是一個很好的制度,西方成熟市場都有。在經濟波動當中,如果個人也有相應的破產情況和一系列的制度安排的話,應該說是中國市場經濟制度前進的一個重要標志。個人破產制度意味著個人在投資、經營,以及家族傳承等方面,都應該有風險防范的意識——個人也是可以破產的。同時,如果個人確實出現(xiàn)了資不抵債的情況,因為破產制度的存在,對個人也是一種保護,實際上是法律完善、成熟的體現(xiàn)。但研究建立這種制度,并不意味著有什么大規(guī)模違約風險臨近?,F(xiàn)在的關鍵是,企業(yè)破產制度也還不完善,所以個人破產制度這件事,應該說就是提出來研究研究。我國的征信體系和債務執(zhí)行體系,目前還不足以支撐個人破產制度,應該還沒那么快。在執(zhí)行過程當中肯定還有很多細節(jié)要敲定,以避免資產惡意轉移、老賴等情況的出現(xiàn)。總體上說,目前可能還是很難吧。”
允許個人破產,對于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新而言,無疑是一種鼓勵和寬容。誠信的失敗者,不再因為一次跌倒而永世不得翻身,他們可以借助破產制度的安排從頭再來。
眼下的社會狀況與千百年來的傳統(tǒng)社會已截然不同,負債創(chuàng)業(yè)、負債消費都成為推動社會發(fā)展的現(xiàn)實因素。
因此,“個人破產制度”的推出,不是為了保護老賴,而是為了給跌倒者一次從頭再來的機會,給像史玉柱這樣被企業(yè)破產拖累的創(chuàng)業(yè)者東山再起的機會。
“個人破產制度”的推出,是歷史的必然?,F(xiàn)在的破冰,就是進步的開始。但不容忽視的是,此制度仍存在被濫用的風險。
這條路不好走,但是不得不走。
(銳銳薦自新浪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