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鑫
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的熱播,讓很多人再一次夢回唐朝。唐朝是可愛的!可愛在于她的雍容華貴,可愛在于她的錦繡文章,可愛在于她孕育了一群性格各異、才華橫溢的文人墨客。
說到“狂”,我們第一個就會想到李白,因為李白在詩中就曾自詡為“楚狂人”,唱著“鳳兮鳳兮”的歌來揶揄圣人孔子。
李白的狂是出了名的!可是有個人,他狂得比李白早,狂得更有風度,這個人就是賀知章。賀知章何許人也?有人說,就是《長安十二時辰》里的那個會寫“碧玉妝成一樹高”的賀監(jiān)。
公元742年,四十二歲的李白與八十三歲的賀知章在長安相遇了。他們倆雖然是兩代人,彼此互相聞名,從未謀面,但這次見到了,可謂是一見如故。酒桌上,賀知章問李白“最近可有大作”,李白借著酒興揮筆寫下了他的得意之作——《蜀道難》。賀知章讀罷,拍案叫絕,大呼:“李白!你不是人啊!”李白一聽,心想:“嗯?這小老頭怎么第一次見面就罵人?”賀知章接著說:“你是謫仙人??!”
得到賀知章如此贊許的李白有點飄飄然了,端起酒杯,向著前輩行禮。當二人飲酒正酣時,賀知章一摸口袋大驚:“不好!”請人吃飯沒有帶錢。這也難不倒賀知章,他立刻把隨身帶的金龜(唐代官員的一種佩飾)拿出來換了美酒,與李白繼續(xù)痛飲。
后來,李白還把這次經(jīng)歷寫進了《對酒憶賀監(jiān)》詩里,表達了對賀知章為人灑脫、豁達的崇敬。
四明有狂客,風流賀季真。長安一相見,呼我謫仙人。
昔好杯中物,翻為松下塵。金龜換酒處,卻憶淚沾巾。
寫這首詩的時候,賀知章已經(jīng)去世了。但李白只要端起酒杯,就會睹物思人,想起遇見賀知章的那次愉快的往事。往事歷歷在目,斯人卻悄然離世,每每想起,李白總是暗自神傷。在李白的眼中,賀知章是“風流的狂客”。風流指的是賀知章的文采,而狂客就是賀知章的個性。連李白都佩服他“狂”,看來賀知章是真的很狂。
“昔好杯中物”,杯中物就是酒,賀知章喜歡喝酒是出了名的。唐朝有八個非常喜歡喝酒的文人,杜甫用幽默詼諧的語言為他們寫了一首詩《飲中八仙歌》,詩中所寫的第一個酒仙就是賀知章。
杜甫說:“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唐朝時也不查酒駕,喝了酒還能騎馬!賀知章喝完酒之后騎上馬,晃晃悠悠地就像坐船一樣。眼花了,說明酒喝了不少,一不留神從馬上顛了下來,掉到了一口井里。還好這口井的水不深,但賀知章落入井后沒有絲毫驚慌,而且還在這井里睡著了。這件事一時傳為美談,賀知章是如此隨性,一個憨態(tài)可掬的老者形象躍然紙上。
杜甫也挺“狂”,但總體來說狂得比較內(nèi)斂。我們讀杜甫的《望岳》《房兵曹胡馬》《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等詩,都能讀到一個志向遠大、自信自強、勇于攀登的杜甫。即使到了晚年,杜甫也寫了一首《狂夫》以自況,他說:“欲填溝壑惟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倍鸥Φ目癜潦枪亲永锏模褪沁@樣一位詩人遇到了賀知章后,還是不由地欽佩起來。
在李白的眼中,賀知章是狂得風流;在杜甫的眼中,賀知章是狂得瀟灑,狂得隨性。元朝人辛文房編纂的《唐才子傳》記述了賀知章狂客的一生。
知章,字季真,會(kuài)稽人。少以文詞知名,性曠夷,善談論笑謔。證圣初,擢(zhuó)進士、超拔群類科。陸象先在中書,引為太常博士。象先與知章最親善,常曰:“季真清談風韻,吾一日不見,則鄙吝生矣?!?/p>
從這段文字我們可看出,賀知章也是一位天才少年,從小就有很高的文學稟賦,而且應該是一個性格開朗、有幽默感的人。才華又高,性格又好,科舉又順利,又得到丞相陸象先的賞識,賀知章真可謂是人生贏家。
賀知章的才華,很多人都十分仰慕,他的官做得也不錯,唐玄宗開元十三年就成為執(zhí)掌國家禮儀的禮部侍郎??墒琴R知章還是“狂”的本性,不太喜歡這種循規(guī)蹈矩、條條框框的生活,于是乎,他給自己起了一號“四明狂客”。浙江會稽有一座山,名為“四明山”,此時的賀知章是否也有一種歸隱山林的打算呢?
賀知章的工齡應該算長的,當官當?shù)桨耸鄽q才寫退休申請。他的退休申請寫得也很有趣。別人寫退休申請,無外乎身體欠佳,馬齒徒增,不堪大用,乞求告老還鄉(xiāng)云云??墒琴R知章的退休申請從自己的一個夢開始說起。
天寶三年,因病,夢游帝居,及寤(wù),表請為道士,求還鄉(xiāng)里,即舍住宅為千秋觀,上許之。詔賜鏡湖剡(shàn)溪一曲,以給漁樵。帝賦詩及太子、百官祖餞(jiàn)。壽八十六。
聽說賀知章要退休還鄉(xiāng)了,好友們紛紛寫詩為賀監(jiān)送行。李白說:“山陰道士如相見,應寫黃庭換白鵝?!崩畎紫氲搅藭ネ豸酥?,因為賀知章的草書在當時也是翹楚。
賀知章走了,走得很隆重,太子、百官都去歡送,他熱熱鬧鬧地走了。一個狂客,留給人們的只有背影,因為他總是在追求光明,追求那份天上地下獨往來的孤傲。
可是當賀知章到了家鄉(xiāng),他似乎又是一個平靜的老者。在長安狂了一輩子的賀知章回到會稽鄉(xiāng)里,看到村口嬉戲的孩童們,有感而發(fā),寫下了兩首《回鄉(xiāng)偶書》。
其一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其二
離別家鄉(xiāng)歲月多,近來人事半消磨。
惟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
從兒童的“笑問”中我們讀到了賀知章的無奈,從“人事消磨”中我們讀到了賀知章面對生死的感慨。山河依舊,人事已非,一個“惟有”道出了經(jīng)歷人生風雨之后的賀知章那份平靜和淡然。
正如周華健演唱的那首《刀劍如夢》,“狂笑一聲,長嘆一聲,快活一生,悲哀一生,誰與我生死與共”。
狂客是風流的,是瀟灑的,也是孤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