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學榮
眾所周知,DNA分子是由兩條反向平行的脫氧核苷酸長鏈盤旋而成的。對于這樣的“鏈條”,我們先制作一個最基本的“DNA鏈”,然后通過復制粘貼,“拼裝”成完整的DNA分子,并為其添加相應的動畫特效。具體說來,“DNA鏈”的制作,我們需要執(zhí)行以下操作。
首先運行PowerPoint(本文以2016版為例),創(chuàng)建一個名為“DNA動畫演示.PPTX”的PPT文檔,接著在“插入,選項卡中,單擊“圖片”按鈕,插入一張亮黑色的背景圖片并保存之。再單擊“插入”選項卡中的“形狀”按鈕并選擇“橢圓”,按下Shift鍵的同時,在幻燈片中插入一個正圓,然后右擊該正圓,選擇“設置形狀和格式”,按照提示將圓的填充色設置為白色,線條設置為“無線條”。最后再右擊該圓,選擇“大小和位置”,將其高度和寬度參數均設置為“0.49厘米”即可(圖1)。
如圖1所示,復制其左上角已編輯好的白色圓點,并粘貼兩次,然后將粘貼的兩個白色圓點移動間隔一定的距離(圖1右側所示的兩個大點的白色圓點),接著右擊左上角的白色圓點,選擇“設置形狀和格式”,打開該面板并將高度和寬度參數均設置為“0.09厘米”。復制調整好的圓點,并粘貼八次,最后將這九個小圓點放到兩個大圓點中間,均勻地調整好每個小圓點的距離即可。
我們需要為白色大圓點和小圓點分別添加動畫特效。
先來為大圓點添加淡入動畫特效。選中白色大圓點后,在“動畫”選項卡中單擊“添加動畫一進入一淡入”命令,為其添加一個淡入動畫特效。接下來雙擊“動畫窗格”中新出現的“淡入”動畫選項,打開“淡入”對話框的“計時”選項卡,將“延時”參數設置為“0.5秒”,“期間”參數設置為“快速”(圖2),并單擊“確定”即可。
繼續(xù)為大圓點添加向下動畫特效。再一次選中白色大圓點,單擊“添加動畫一其他動作路徑一向下”命令,為其添加一個向下的動畫特效。接著雙擊“動畫窗格”中新出現的“向下”動畫選項,打開一個對話框(圖3),將其中的“平滑開始”參數設置為“0.62秒”,“平滑結束”參數設置為“0.63秒”。最后切換到“計時”選項卡,將“期間”參數修改為“1.25秒”,“重復”參數修改為4,單擊“確定”按鈕使之生效。
現在來為小圓點添加動畫。按照前面的操作,為圖1中所示的九個小圓點分別添加淡入動畫特效,并為九個小圓點分別添加向左的動畫特效。這兩個動畫參數的修改,與圖2、圖3中所示的參數類型及參數值完全一致。
大小圓點的動畫特效添加完畢,“動畫窗格”面板中各動畫選項由上到T的排序方式如下:先是兩個大白色圓點淡入動畫特效,其中間是九個小白色圓點的淡入動畫特效,再接著是兩個大白色圓點向下動畫特效,其中間是九個小白色圓點的向左動畫特效(圖4)。
一個DNA“鏈”制作完畢,我們還需要復制之,然后修改某些動畫參數,并將其“拼裝”成動態(tài)DNA分子結構圖。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復制圖4左側所示的幻燈片,接著執(zhí)行七次粘貼。再切換到第二張幻燈片,分別單擊“動畫面板”大白色圓點的向下動畫選項,九個小白色圓點的向左動畫選項。打開相關對話框的“計時”選項卡(圖5),將“延遲”參數都修改為0.25即可。
仿照上面的操作,再分別切換到第三至第八張幻燈片的向下或向左動畫選項的對應“計時”選項卡,將“延遲”參數分別設置為0.5、0.75—1—1.25—I.5—1.75就可以了。
最后是“拼裝”DNA分子。先分別復制第二至第八張幻燈片中的DAN“鏈”到第一張幻燈片中,并“拼裝”成一個完成的DNA分子(圖6左側)。當然,為了效果更好,大家也可以復制該“拼裝”好的DNA分子,粘貼出若干份,并調整好它們在幻燈片中的位置(如圖6右側的三個DNA分子),最后把第二至第八張幻燈片刪除即可。
經過以上步驟的操作,具有動態(tài)演示效果的DNA分子動畫就做好了,按下F5快捷鍵預覽效果(圖7)。怎么樣,有了這種具有動態(tài)旋轉特效的DAN分子動畫,學生理解起相關概念是不是更容易了呢?有此需求的朋友不妨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