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漢銳 曾寶珰 張純 鄭運歡 陳愛華 王健蓉 陳翠菊 陳春來
摘要? ? 文心蘭起源地分布范圍廣,氣候類型差異大,對溫度的適應性差異大。本文闡述了文心蘭的形態(tài)特征和適應性,從繁殖、栽培基質和盆具選擇、肥水管理、栽培環(huán)境調控、花期調控和管理、病蟲害防治等6個方面對文心蘭在華南低海拔地區(qū)的溫室栽培技術進行了介紹,以期促進文心蘭的規(guī)模化種植。
關鍵詞? ? 文心蘭;形態(tài)特征;設施;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 ? S682.31? ? ? ? 文獻標識碼? ?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17-0146-0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文心蘭別名舞女蘭、金蝶蘭、瘤瓣蘭等,是蘭科文心蘭屬植物的總稱,文心蘭屬植物全世界原生種多達750種以上,而商業(yè)上用的品種多是雜交種。文心蘭植株輕巧、瀟灑,花莖輕盈下垂,花朵奇異可愛,形似飛翔的金蝶,極富動感,是世界重要的盆花和切花種類之一。文心蘭原種原生于美洲熱帶地區(qū),種類分布較多的有巴西、美國、哥倫比亞、厄瓜多爾及秘魯?shù)葒?,其分布地區(qū)較廣,有熱帶、暖帶、高山的溫帶和寒帶等[1]。本文針對華南地區(qū)夏、秋季日夜溫度較高,文心蘭花序發(fā)育時間較短、開花品質不高的現(xiàn)象,提出了利用空調降低夜溫,利用水簾風機降低日溫,從而延長花序的發(fā)育時間,提升開花品質;針對不耐熱品種在華南低海拔地區(qū)栽培越夏困難的問題,本文提出了利用空調降低夜溫,促進植株健壯,順利越夏的技術措施。現(xiàn)將文心蘭具體設施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1? ? 形態(tài)特征和適應性
文心蘭是一種極具觀賞價值的蘭花,其形態(tài)變化較大,假鱗莖為扁卵圓形,較肥大,有些種類則沒有假鱗莖。葉片1~3 枚,可分為薄葉種、厚葉種和劍葉種。假鱗莖上著生花莖1~2個,花莖著生花朵1~100朵,如作為切花用的小花品種,1枝有幾十朵花。文心蘭的花色以黃色和棕色為主,另有米黃色、橙紅色等?;ǘ浯笮∮行O小,如迷你型文心蘭,橫徑僅0.5 cm;有些又極大,花徑可達12 cm?;ńY構極為特殊,其花萼和萼片大小相等,花瓣與背萼也幾乎相等或稍大;花的唇瓣通常三裂,或大或小,呈提琴狀,在中裂片基部有脊狀凸起物,脊上又有凸起小斑點,故名瘤瓣蘭。
文心蘭起源地域廣,氣候類型差異大,對溫度的適應性差異大。起源于熱帶地區(qū)的品種,在夏季炎熱的氣候環(huán)境下生長旺盛,而起源于高山或寒帶的品種,如迷你型的白夢香等,在炎熱的夏季生長停滯,需要在高山基地或氣候變涼才能夠恢復生長[2]。冬季文心蘭對溫度的要求沒有蝴蝶蘭嚴格,一般溫室≥15 ℃就能保持正常生長。文心蘭一般有假鱗莖,或葉片呈劍葉形且革質,能夠保持水分且葉面蒸騰作用較弱,因而較耐干旱。文心蘭對光照適應性較強,能夠適應較強的光照,葉片不易曬傷。在春、冬季溫室不需遮蓋遮陽網(wǎng);夏季高溫,遮蓋1層75%遮陽網(wǎng)能夠滿足生長需求,對于不耐高溫的品種,高溫季節(jié)需要遮蓋2層75%遮陽網(wǎng)。文心蘭根系對基質通透性要求較高,適宜使用樹皮、水苔等透氣性優(yōu)良且保肥保水能力強的基質栽培。
2? ? 設施栽培技術
2.1? ? 繁殖
文心蘭可利用組織培養(yǎng)進行快速繁殖,也可利用分株進行繁殖。組培苗經(jīng)過充分煉苗待適應溫室栽培環(huán)境后出瓶種植。將苗從玻璃瓶內取出置于溫室內遮陽環(huán)境下晾干水分,至根系轉變?yōu)榘咨?、莖葉尚未失水萎蔫前種植。組培苗植株纖細,利用水苔為基質,按大小分級假植于穴盤中。苗成活后,經(jīng)過3~6個月栽培,其根系發(fā)達、植株健壯,分級種植于口徑約4.5 cm的軟盆中;經(jīng)過3~6個月生長,分級種植于口徑約7.5 cm的軟盆;經(jīng)過3~6個月培育,能夠開花應用或者進一步分級種植于口徑約10.5 cm的軟盆中使其繼續(xù)生長一段時間。文心蘭成熟苗開完花后,植株活力減退,根系老化,缺少生長空間且基質老化,適宜進行分株換盆種植,即將老苗取出,利用刀具將苗分為2~4株,種植于口徑約7.5 cm的軟盆。
文心蘭分孽能力強、叢生芽多,為了快速增加種苗數(shù)量,可利用健壯的穴盤苗,在根系較發(fā)達時進行拆分,每株拆分為2~5株,重新假植于穴盤內培養(yǎng),即可獲取多倍數(shù)量的種苗。
文心蘭側芽多,成熟假鱗莖能夠長出1~2個小芽,生長到假鱗莖開始膨大時,長出新根,將芽連根剪下種植于口徑約4.5 cm的軟盆中繁殖,每株苗可獲得2~5倍的種苗。
2.2? ? 栽培基質和盆具選擇
文心蘭適宜利用水苔等基質進行栽培。將國產(chǎn)A級水苔用自來水充分浸泡,壓干水分,其pH值約為4.5,EC值近于0,保水保肥性能優(yōu)異,是文心蘭栽培的優(yōu)良基質。水苔質地柔軟,適宜利用小口徑穴盤和小口徑軟盆種植。穴盤口徑約為3.0 cm,軟盆口徑約為4.5、7.5、10.5 cm。水苔種植應適度從緊,以用手捏壓植盆、手感緊實、無較多空隙為準。
2.3? ? 肥水管理
文心蘭的假鱗莖能夠儲存水分和養(yǎng)分,葉片稍革質或呈劍葉狀,蒸騰作用較弱,因而比較耐干旱。澆水宜見干見濕,水苔比較干燥時澆水,以濕透為準。
文心蘭適宜采取水肥一體化形式施肥,澆水時溶入速效肥料,濃度以2 000~3 000倍為宜。文心蘭假植、新上盆后處于緩苗期,新根尚未長出,第1次澆清水,第2次起開始澆薄肥水[3]。在新根尚未長全、生長較為緩慢或因高溫、低溫生長停滯的時期,肥液宜較為稀薄,以20-20-20(N-P-K)3 000倍液為宜,或者間隔澆清水;生長旺盛時期,以2 500倍液為宜;新芽生長膨大期,處于營養(yǎng)生長的關鍵時期,施加2次10-20-30(N-P-K)肥料,濃度2 500倍液,促進假鱗莖加速膨大,積累養(yǎng)分;在開花季到來時,對文心蘭成熟大苗施加2~3次9-45-15(N-P-K)肥料,濃度1 500~2 000倍液,促進其花芽分化并開花。
2.4? ? 溫度與濕度調節(jié)
文心蘭起源地氣候差異較大,栽培品種對環(huán)境溫度的適應性差別巨大。溫室配備水簾風機和內外2層遮陽網(wǎng),內、外網(wǎng)配合使用。夏季陽光強烈、溫度高,蓋2層網(wǎng)遮陽,以降低環(huán)境溫度為主。光照強度降到8 000~15 000 lx,夏季能降低環(huán)境溫度至日溫32 ℃左右、夜溫27 ℃左右,耐熱品種能夠旺盛生長,不耐熱品種也基本能夠越夏;其他季節(jié)蓋1層網(wǎng)調節(jié)光照強度,光照強度25 000~30 000 lx;冬季或早春可以不蓋網(wǎng)。溫室配備內保溫薄膜和冷暖空調,冬季將溫度調至20 ℃,實際溫度最低值接近15 ℃,能夠保持文心蘭正常生長。溫室可設置側窗和天窗,內薄膜設置為活動式,在春、秋、冬季節(jié),通過自然通風調節(jié)溫室溫度,夏季天氣炎熱,白天可利用水簾風機降溫,夜間打開窗戶自然通風,增加空氣流動,達到節(jié)能降耗的目的。圖1為具備側窗和天窗并配備水簾風機和冷暖空調的玻璃溫室內溫濕度自動記錄儀記錄的2017年和2018年度溫度和濕度情況。
如圖1所示,通過對設施調控,文心蘭栽培環(huán)境夏季月均最高氣溫30 ℃左右,月均最低相對濕度>70%,處于高溫高濕狀態(tài),環(huán)境條件能夠滿足文心蘭生長;冬季月均最低氣溫11 ℃以上,月均最低相對濕度50%以上,基本上滿足其生長要求;其他季節(jié)的溫度和濕度條件也比較優(yōu)越。
另外,由圖1可知,冬季和干旱的春季,溫室日夜溫差較大,約為10.9 ℃,空氣相對濕度較低,均值低至近50%;夏季高溫高濕,日夜溫差較小,約為4.9 ℃,空氣相對濕度夜間高達100%。因此,在干旱季節(jié),應適度增加澆水量以增加溫室環(huán)境濕度,保持植株基質濕潤;而在高溫高濕的夏季,保持溫室環(huán)境干燥,加強通風降溫,有利于促進文心蘭的生長。環(huán)境溫度對文心蘭根系生長的影響顯著,夏季將新?lián)Q盆的大花品種TP文心蘭(引進擴繁品種)、蜜糖文心蘭、小花品種月下美人和白夢香4個品種移入夜溫18 ℃、日溫27 ℃的溫室環(huán)境栽培60 d,與對照組對比,其地上部分生長量差別不顯著,地下根系差別顯著,能夠長成發(fā)達的根團。因此,在對文心蘭栽培時,夏季應降低夜間溫度,擴大溫差,降低植株呼吸作用,從而有效促進根系的生長。尤其對不耐高溫的小花品種,這一舉措更為重要。
2.5? ? 花期調控和管理
文心蘭開花對環(huán)境溫度的敏感度較低,不能通過降低溫度使其整齊開花。促使文心蘭開花有如下幾個要求:一是植株新芽假鱗莖膨大,積累了充足的養(yǎng)分;二是處于適宜開花的時期[4]。在栽培實踐中,不耐熱小花品種白夢香在高山基地(夜溫約20 ℃、日溫約28 ℃)種植,能在夏季集中抽梗開花;在低海拔地區(qū)栽培,由于夏季氣溫高,生長停滯,延遲抽梗開花,當夜溫降至23 ℃左右時花梗抽長,但遲遲不能著生花蕾并開花,直到氣溫降至夜溫約20 ℃、日溫低于30 ℃時,才開始著生花蕾并開花。小花品種月下美人的花期集中在3—5月,夏、秋季保持夜溫20 ℃、日溫約27 ℃,大約60 d后少部分能夠抽梗開花,但品質較低。自選大花品種TP文心蘭于7—8月抽梗開花,由于日、夜溫度高,花芽發(fā)育時間短,發(fā)育不完全,開花品質不佳。根據(jù)試驗,夏季抽梗的文心蘭植株,在花梗抽出后移入蝴蝶蘭催花溫室,夜溫由25~27 ℃降至20 ℃,日溫由30~32℃降至27 ℃,開花時間推遲約15 d,開花品質顯著提升,花朵數(shù)增加約80%,花朵橫徑增加約20%,花色艷麗,花瓣質地厚實,觀賞期延長。
2.6? ? 病蟲害防治
文心蘭栽培應注重病蟲害綜合防治,通過改善栽培條件促使植株生長健壯,從而提高植株抵抗病蟲害的能力。文心蘭不耐熱品種,如小花品種白夢香等在夏季生長停滯,容易發(fā)生生理性病害。通過加強通風降低環(huán)境溫度、精細管理,可提升植株活力,避免生理性病害發(fā)生;保持栽培環(huán)境清潔,定期消毒,設置防蟲網(wǎng)等,能夠顯著減少病蟲害[5]。
文心蘭真菌性病害主要為白絹病。白絹病能通過菌核和菌絲體傳播,必須徹底清除病株及其基質和盆具。針對真菌性病害,可噴施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80%好生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40%阿米西達懸浮劑1 500倍液等防治。細菌性病害主要為褐斑病,可摘除病葉,可噴施四環(huán)素3 000倍液、72%農(nóng)用硫酸鏈霉素3 000倍液進行防治。若花葉等出現(xiàn)不規(guī)則失綠斑的情況,植株可能受到病毒感染,可噴施乙蒜素1 000倍液、三氯異氰尿酸鈉1 250倍液防治。文心蘭介殼蟲可噴施40%速撲殺1 000倍液防治,蚜蟲、薊馬可噴施撲虱蚜可濕性粉劑2 000倍液防治,咬食性害蟲可噴施1.8%阿維菌素乳油2 000倍液、功夫乳油2 000倍液等防治。
3? ? 參考文獻
[1] 段左俊,白旭華.文心蘭的研究現(xiàn)狀[J].熱帶林業(yè),2006(1):24-26.
[2] 劉曉榮,王碧青,朱根發(fā).文心蘭研究進展(綜述)[J].亞熱帶植物科學,2007,36(3):85-90.
[3] 楊蕾,甘春雁,韋妙琴,等.文心蘭栽培管理技術研究進展[J].綠色科技,2017(9):114-118.
[4] 程瀟筱,尹俊梅,楊光穗,等.文心蘭花期調控技術的現(xiàn)狀與展望[J].華南熱帶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2007(12):55-57.
[5] 劉曉榮,廖飛雄,王碧青,等.切花文心蘭栽培技術規(guī)程[J].廣東農(nóng)業(yè)科學,2011(3):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