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惠麗
(大連市瓦房店婦嬰醫(yī)院有限公司,遼寧 大連 116300)
妊娠期糖尿病在臨床上較為常見,患有妊娠糖尿病孕婦妊娠風險高,會給孕婦和胎兒帶來嚴重影響,容易有早產和高血壓等并發(fā)癥。臨床上針對妊娠糖尿病主要是控制血糖,給予飲食和運動治療等措施?;诖耍疚闹攸c分析探討對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給予其產后管理干預的具體方法和實際管理效果。
本次所研究的對象均來自我院,系我院2 0 1 7 年1月~2019年1月期間收治入院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共計118例。按照隨機原則進行分組,對照組和觀察組各有59例患者。對照組患者的年齡分布在24~34歲,平均年齡為(26.1±2.8)歲,孕周分布為24~39周,平均孕周為(24.3±1.4)周。觀察組患者的年齡分布在24~33歲,平均年齡為(26.2±2.7)歲,孕周分布為23~39周,平均孕周為(24.3±1.3)周。納入標準[2]:患者經糖耐量試驗檢查后確定為妊娠期糖尿病,且所有患者均為接受相關血糖控制藥物治療。排除標準:妊娠期高血壓患者、甲狀腺功能障礙患者、精神障礙患者。對比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方法,而觀察組則利用產后管理干預:(1)對患者進行糖尿病的只是教育,包括健康飲食、運動鍛煉、母乳喂養(yǎng)的相關知識。(2)指導產婦掌握血糖篩查的技能,保證其能夠自主測量空腹、餐后2 h血糖。(3)制定合理的飲食食譜,根據不同產婦的不同情況制定運動方案,監(jiān)測產婦體重,給予產婦母乳喂養(yǎng)支持。(4)產婦出院后定期隨訪,督促其定時來院復查各類生化指標。
(1)評價兩組患者治療后的臨床效果,以患者血糖達標率、糖化血紅蛋白水平來評定。如患者空腹血糖不超過5.6 mmol/L、餐后2 h血糖不超過6.7 mmol/L則為血糖達標[2]。(2)記錄并對比兩組產婦產后1周(T1)、3周(T2)以及6周(T3)的BMI情況。
本次研究中所有試驗數據均運用SPSS 20.0數據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其計量資料通過t來進行檢驗。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中共有51人血糖達標,達標率為86.4%,血紅蛋白平均水平為(4.1±1.1)%,對照組中共有37人血糖達標,達標率為62.7%,血紅蛋白平均水平為(5.7±1.9)%,組間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產后一周,兩組產婦的B M I 指數對比無差異(P>0.05),但在T2、T3階段,對照組產婦的BMI指數有明顯下降,而觀察組產婦的BMI指數則維持在一個較為穩(wěn)定的范圍內,組間對比具有差異(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不同時間段內BMI指數對比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中共有51人血糖達標,達標率為86.4%,血紅蛋白平均水平為(4.1±1.1)%,對照組中共有37人血糖達標,達標率為62.7%,血紅蛋白平均水平為(5.7±1.9)%,組間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產后一周,兩組產婦的BMI指數對比無差異(P>0.05),但在T2、T3階段,對照組產婦的BMI指數有明顯下降,而觀察組產婦的BMI指數則維持在一個較為穩(wěn)定的范圍內,組間對比具有差異(P<0.05)。
綜上所述,對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其臨床護理中結合產后管理干預,能夠幫助患者合理控制飲食,提高疾病認知度,從而有效維持血糖正常水平,改善妊娠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