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回放<<<<
近日,3名乘客在明知所乘高鐵已停止檢票的情況下,強行沖閘闖入站臺。其中一女性乘客拍打列車玻璃,吼叫工作人員開門,不顧阻攔,強行將腿伸入列車和站臺之間的空隙阻止列車開動。廣州鐵路警方依法對其處以行政拘留9日的處罰。
時事鮮評
很多人都有趕火車的經歷,心急火燎的情緒可以理解。然而,不顧工作人員阻攔,強行闖閘,拍打車廂,甚至伸腿“絆火車”,是對公共秩序的破壞,這樣不講道理的行為與撒潑無異。對類似行為就該依法嚴肅處罰,絕不能縱容。
此前,留美博士因坐錯高鐵,竟在列車已啟動的情況下,強行按下了緊急制動閥,影響了后續(xù)所有列車的正常運行。如今又發(fā)生女乘客把腿伸進高鐵與站臺之間阻止列車發(fā)車的鬧劇。高鐵像一面鏡子,把一些人的自私自利、不講道理的不文明行為展現(xiàn)在公眾面前。
今天的中國社會,利益訴求多樣,價值追求多元,很多人都很有個性。但這些訴求,必須以不妨礙他人為基本要求;這些行為,必須以不損害他人利益為前提;這些個性,必須以不違背公共規(guī)則為共性;這些理由,都不是影響公共交通運行秩序的理由。
梁啟超先生當年曾批評說,很多中國人注重私德,欠缺公德。而公德,既是社會文明程度的反映,也是社會有序運轉的保障。城鎮(zhèn)化打破了熟人社會的道德評價體系,身處“流動的陌生人社會”,有的人每每把公德拋到九霄云外。他們在各自的家族、單位、熟人圈子里未必如此,到了高鐵這樣的公共場合就完全不同了,有的丑態(tài)百出卻不以為恥,有的任性妄為而不覺理虧,有的撒潑耍賴還洋洋自得,這反映了個人道德與社會變化之間的落差,也深刻提醒我們:必須以輿論的、道德的、法律的手段應對,進一步增強公共文明意識,提升公德水平。
從“哐當哐當”的舊綠皮火車,到風馳電掣的現(xiàn)代高鐵,較之以往,高鐵的速度、環(huán)境、服務實現(xiàn)了巨大提升。與此同時,乘客的文明素養(yǎng)、公德品質也應相應提升,否則就很可能跟不上節(jié)奏、趕不上趟兒。
選自《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