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agaziRecu rated by》是一本由比利時安特衛(wèi)普皇家美術學院的分支機構ModeNatie出版的時尚雜志,該雜志的最大特色,是每期都會邀請一位時裝設計師作為客座主編,共同參與雜志的內容編輯、畫面與美學觀點?!禔MaqaziRecurat-ed by》分為一年兩期出版,迄今已經網羅了包括MaisonMartin Marqiela、山本耀司、lris van Hemen、Alessan-dro Michele和Kim Jones等時尚界大師們前來坐鎮(zhèn),按照自己的想法對雜志內容進行創(chuàng)作和編排,因此,每一期的內容和排版都會完全顛覆上一期雜志。該雜志不僅能保持高水準的內容質量,還能從不同的角度觀察時尚趨勢。
來自紐約的小眾雜志《GoodTrouble》,獲得StackMagaziRe網站評選的2018年“年度最佳獨立雜志”。雜志名字來自美國政治家和維權抗議者John Lewis的口號“good trouble.necessarytrouble”(好麻煩是必要的)。顧名思義,雜志記錄反叛者的創(chuàng)意故事、尋求反叛藝術和文化變革推進的政治變革?!禛oodTrouble》雜志的視覺配色以黑、白、灰色和一個顯眼的亮色(橙、玫紅)為主,正文中需要突出的部分就用亮色整片標記,試圖透過藝術家們的獨特視角,向我們講述“反叛”的張力與美。而無論是排版、故事性還是藝術感,都體現(xiàn)著雜志不受拘束的自由。
獨立雜志《Anxy》每期都會以一種情緒作為主題,希望在一個要求人時刻表現(xiàn)得堅強、理性、完美的文化緊箍咒中,鼓勵大家公開并誠實地談論自己的精神狀態(tài)和心理健康,包括那些我們每天都必須面對,卻又羞于承認的各種情況。相比于市面上的科學和心理雜志,它更像是一本“自救手冊”,從人的親身經歷去觀察情緒,主張將灰色的負面情緒,呈現(xiàn)在色彩飽滿的封面和令人愉悅的版面設計上,并且通過個人視角的文字、文藝工作者的采訪以及視覺藝術等多元化的方式,讓私密而敏感的話題變得更加鮮活,也更容易去面對。前四本的主題分別是“憤怒”、“工作狂”、“界限感”和“男性氣質”,它們都是人們那些不良、隱秘、不愿透露的情緒背后的指使者。
來自挪威的小眾獨立雜志,每一期都是以咖啡為創(chuàng)作原點,探索人與咖啡之間的關系。雜志不僅僅探討咖啡的口感、烘焙沖煮,而是更多地討論咖啡在人們日常生活中扮演著者何種角色?!禕RYGG》采訪挪威當地創(chuàng)意人士暢談自己的故事,分享日常生活中有趣的事情,而這些事情都是通過享受咖啡的過程中獲得。它把咖啡和各種有趣的事物連接起來,咖啡扮演的角色不僅僅是一種飲料,更是生活的陪伴者。雜志以精美的圖片、細膩的文字……隨著書頁的翻動,帶領讀者探索與咖啡有關的私密對話、情緒和旅行日常。
倫敦獨立雜志《TheGour-mand》把美食和藝術、攝影、當代藝術結合,運用創(chuàng)意至極的設計、包羅萬象的故事,成就一本高水平高質量的刊物。翻開雜志,沒有精致擺盤的誘人吃食,也沒有邏輯分明的菜譜羅列,而是把現(xiàn)代人的飲食習慣視為一種流行文化,它所講述的是一個城市、一個國家,甚至一個時代正在被美食默默影響的文化現(xiàn)象,它們的故事中,夾雜著各種社會熱點、,有意無意的性挑逗,和一股濃烈的英式冷幽默氣質?!禩he Gourmand》希望將美食文化發(fā)展成為創(chuàng)意的催化劑,閱讀這本雜志的過程也是一次與美食對話的過程,從中感受到美食的藝術,以及對食物產生的情感。
來自荷蘭阿姆斯特丹的《MacGuffin》雜志,由設計歷史學家Kirsten Algera和建筑歷史學家Ernstvan derHoeven共同創(chuàng)辦。半年一刊,只講一種生活中不起眼、但對生活有著重要影響的物件,從不同角度和方面,挖掘和探討各種與之相關或者因其而生的迷人故事。令不同的讀者在閱讀雜志時都能投其所好并且有所啟發(fā)。不同于多數設計論壇或雜志集中討論技術創(chuàng)新、標志性設計、無窮無盡的新產品《MacGuffin》討論的“LifeofThings”(生活物件)多于“Design ofThings”(設計物件),就像希區(qū)柯考克電影的MacGuffins,這些東西都不是主角,卻能夠借此看到生命的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