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豪
“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痹邳h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這樣開宗明義。
2012年11月15日,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常委與中外記者見面。新當選中共中央總書記的習近平說,“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
從基層干部,到地方領導,再到世界上人口最多國家的領袖,習近平始終心系人民,始終將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根本立場,就是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寧?!绷暯娇倳浀娜嗣袂閼眩撬鳛槿嗣耦I袖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赤子情懷,也是面對“中國共產黨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時代之問的有力回答。
2019年2月1日,春節(jié)來臨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看望慰問基層干部群眾,沿草廠四條胡同步行察看街巷風貌,走進居民家中看望慰問,與群眾一起包餃子、拉家常,向大家致以新春祝福。
2018年2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前往四川汶川縣映秀鎮(zhèn)考察。實地察看這里震后10年的發(fā)展振興情況。在當地群眾經營的制茶坊,總書記了解發(fā)展茶產業(yè)帶動群眾致富的情況,還親自操作打酥油茶。
察民情,問冷暖。自黨的十八大以來,在春節(jié)前,習近平一定都要到最基層去看望人民群眾。而與群眾在一起時,總書記的平易近人總是特別令人印象深刻。親切的問候、動人的場景、感人的畫面,讓人們深切感受到總書記和人民在一起的濃濃情懷。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我們這個船啊,有人民的海洋牢牢托著。永遠不要失去民心,永遠要想著給老百姓辦事,共產黨要做的就是這個事。”習近平總書記說。
從陜北小村莊梁家河走來,習近平熱愛人民,同人民群眾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皬哪菚r起就下定決心,今后有條件有機會,要做一些為百姓辦好事的工作?!边@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15年春節(jié)前夕回到梁家河村看望父老鄉(xiāng)親時,回想起自己曾立下的誓言,也是幾十年來,他始終不懈奮斗的不變初心和力量源泉。
1982年3月到1985年5月,習近平任河北省正定縣任職。他經常騎著一輛老式鳳凰牌“二八”自行車,奔波在正定縣的鄉(xiāng)間田野。1000多個日日夜夜,習近平的足跡遍及正定縣25個公社、221個大隊。他和大家一起排隊吃食堂的“大鍋飯”,端著碗與大家拉家常;騎著自行車到各地了解情況,和農民一樣抽當地產的荷花牌香煙;當時縣委、縣政府的大門也是敞開的,許多老農背著糞筐就進來了。
正是這樣保持著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習近平得到了人民群眾的衷心愛戴。
2019年8月19日至22日,習近平總書記沿河西走廊自西向東,行程超過1000公里,為加快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不斷開創(chuàng)富民興隴新局面出謀劃策、指明方向??疾炻飞?,定格了一幅幅珍貴的感人歷史畫面。
在敦煌莫高窟,“總書記好!”“習主席好!”“總書記辛苦啦!”問候之聲此起彼伏,來自大江南北游客的激動之情溢于言表;在高臺縣人民路,“總書記辛苦了!”“祖國萬歲!”“中國共產黨萬歲!”歡呼聲、吶喊聲響徹云霄,聞訊趕來的數千群眾發(fā)出了真摯問候與深情祝福;在山丹、在蘭州,陣陣歡呼聲經久不息,自發(fā)前來的鄉(xiāng)親們真切表達著對人民領袖的崇高敬意。
8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甘肅武威市古浪縣黃花灘生態(tài)移民區(qū)富民新村同村民親切交談。
人民的領袖人民愛,人民的領袖愛人民?!澳銈兏吲d,我們也高興,共產黨就是為人民服務的,就是為老百姓辦事的,讓老百姓生活更幸福就是共產黨的事業(yè)?!绷暯秸f。
“人民是共和國的堅實根基,人民是我們執(zhí)政的最大底氣?!薄鞍牙习傩盏陌参@渑瘯r刻放在心上,以造福人民為最大政績,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讓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滿。”
在歷年新年賀詞中,人民是關鍵詞,更是主題詞,飽含著習近平總書記對人民的深切牽掛。
2018年,中西部20個省區(qū)市2017年申請退出的125個貧困縣,全部摘掉了貧困帽,1000萬農村貧困人口擺脫貧困,超過1200萬人在城鎮(zhèn)就業(yè),基本養(yǎng)老保險覆蓋人數超過9.33億人,17種抗癌藥降價并納入醫(yī)保目錄,基本醫(yī)療保險覆蓋人數超過13.5億人。
“我最牽掛的還是困難群眾,他們吃得怎么樣、住得怎么樣……”
心之所系,行之所至。2012年12月29日,剛擔任中共中央總書記40多天的習近平冒著零下十幾攝氏度的嚴寒,趕赴地處集中連片特困地區(qū)的河北省阜平縣。29日下午3時從北京出發(fā),30日下午1時離開,20多個小時,往來奔波700多公里,習近平總書記踏著皚皚白雪,走進龍泉關鎮(zhèn)駱駝灣村、顧家臺村這兩個特困村。在村民家中,他盤腿坐在炕上,同鄉(xiāng)親們手拉手,噓寒問暖,了解他們日子過得怎么樣。
“我到過中國絕大部分最貧困的地區(qū),包括陜西、甘肅、寧夏、貴州、云南、廣西、西藏、新疆等地。”習近平總書記曾滿懷深情地說,“他們的生活存在困難,我感到揪心。他們生活每好一點,我都感到高興?!?/p>
“只要還有一家一戶乃至一個人沒有解決基本生活問題,我們就不能安之若素”。懷著一顆憂民、親民、愛民之心,習近平總書記始終關心著老區(qū)人民、困難群眾、地震災區(qū)群眾、農民工、孤兒和殘疾兒童等,他不畏嚴寒酷暑,不辭舟車勞頓,訪的是真貧,看的是實情,問的是冷暖。
2015年2月13日至16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陜西延安、銅川、西安等地,深入鄉(xiāng)村、學校、社區(qū)、科研院所、革命根據地紀念場館調研考察。13日一大早,習近平從北京乘飛機一到延安,就轉乘汽車前往延川縣文安驛鎮(zhèn)梁家河村看望村民,并給鄉(xiāng)親們送上餃子粉、大米、食用油、肉制品,還有春聯、年畫,家家有份。這些都是他自己出錢采辦的。
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強調,“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qū)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闭俏覀凕h的這一根本政治立場,決定了在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的過程中,必須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時刻放在心頭。
“新征程上,不管亂云飛渡、風吹浪打,我們都要緊緊依靠人民……”
“只要我們深深扎根人民、緊緊依靠人民,就可以獲得無窮的力量……”
70年里,中國共產黨執(zhí)政的社會主義共和國走過了非凡歷程——人民翻身當家作主,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始終堅持人民立場,堅持人民主體地位。
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復雜局面,習近平總書記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把責任扛在肩上。以“抓鐵有痕”的決心根治腐敗;以“偏向虎山行”的勇氣力促改革;以“能打仗、打勝仗”為指引最大魄力推動國防和軍隊改革;以“凝聚共識”的導向連續(xù)召開文藝、新聞輿論、哲學社會科學等系列工作座談會;以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的承諾溫暖中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編織感情紐帶……人民情懷在一系列重大戰(zhàn)略舉措、重大方針政策、重大工作之中充分彰顯。
2018年3月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習近平再次當選國家主席,贏得近3000名全國人大代表的全票支持。
2019年3月22日下午,習近平主席同意大利眾議院眾議長菲科舉行會見,“您當選中國國家主席的時候,是一種什么樣的心情?因為我本人當選眾議長已經很激動了,而中國這么大,您作為世界上如此重要國家的一位領袖,您是怎么想的?”菲科問。
“這么大一個國家,責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艱巨。我將無我,不負人民。我愿意做到一個‘無我的狀態(tài),為中國的發(fā)展奉獻自己。”習近平主席回答。
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前進道路上,我們必須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我們的奮斗目標,踐行黨的根本宗旨,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尊重人民群眾在實踐活動中所表達的意愿、所創(chuàng)造的經驗、所擁有的權利、所發(fā)揮的作用,充分激發(fā)蘊藏在人民群眾中的創(chuàng)造偉力。
習近平總書記忠于人民、依靠人民的鮮明寫照,也是共產黨人初心使命的最好注解。
(資料來源:《人民日報》、新華社、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