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朝俠
摘 要:本文通過一節(jié)制作實踐課教學片斷的觀察,發(fā)現(xiàn)三個問題:教學剝離,忽視學生主體;偏重結(jié)果,忽視探究過程;評價模糊,忽視情感體驗。同時給出了相應的教學對策:精準定位、搭建平臺、有效評價,從而確保學生的主體活動,為探究活動保駕護航,調(diào)動積極情感體驗。
關(guān)鍵詞:主體; 探究; 評價
中圖分類號:G623.6? ? ? ?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6-3315(2019)8-083-001
一、現(xiàn)象描述
在開展了《粽香豆?jié)?,端午情長》綜合實踐活動之后,學生了解到端午節(jié)有佩戴香囊的習俗,教師開設一節(jié)《五彩粽子香包》的制作指導課。已經(jīng)完成第一課時——制作粽子香包骨架,開始第二課時纏彩線,每組的材料筐里有上節(jié)課完成的粽子香包骨架和彩線等材料。實物導入結(jié)束后教師開始進行制作指導。
師: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要給粽子穿上漂亮的衣服,完成一個彩色的粽子。怎么做呢?請大家猜一猜。
生1:是用彩色的線纏出來的。
師:對,怎么纏的呢?上來試一下。
生1:(嘗試了幾次,都失敗了。)
師:看來有難度,誰還想嘗試?
生2:(嘗試,失敗。在老師手把手的提醒下,勉強完成一圈,對于方法還是云里霧里。)
師:究竟怎樣把彩線纏到粽子香包的骨架上呢?我們一起來看視頻,學習纏線方法。生:(觀看視頻)嘗試制作。
二、問題診斷
在該課堂片段中,教師體現(xiàn)了實踐性,但忽略了探究性,具體問題體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
1.教學剝離,忽視學生主體
該片段中教師沒有意識到教師的教是為了學生的學,將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分開進行,導致教學剝離,沒有站在學生的角度去看問題,學生的主體地位凸顯不夠,忽略了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更多的是灌輸和傳授,用直接播放視頻的方式,學生被動接受學習,從而導致了學生學的吃力,教師教的費力的局面。
2.偏重結(jié)果,忽視探究過程
本片段中的教師僅僅是通過視頻進行教學,沒有讓學生進行充分的嘗試、探索、發(fā)現(xiàn),面對學生的錯誤,只把正確的制作技巧教給學生,沒有讓學生去分析和思考。教師僅僅關(guān)注學生有沒有學會彩粽的纏線方法和技巧,沒有引導學生去進行探索、嘗試、發(fā)現(xiàn)和制作,忽略了學生的探究過程,學生學到的僅僅是具體的小方法,沒有學到探究學習的大方法、大思路。所以學生面對問題,依然是無從下手。
3.評價模糊,忽視情感體驗
教師評價的目的是促進學生的發(fā)展,推動課堂的進程。該片段中的教師沒有讓學生進行充分的嘗試就進行制作,學生做不出來,教師沒有進行引導和點撥,面對制作,學生無從下手,感受到的是學習的挫敗感。而教師的評價“看起來有難度”也是比較模糊籠統(tǒng)的,沒有及時關(guān)注學生的情感體驗,也很難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這樣的課堂,大部分的學生難以獲得成功的情感體驗,也難以體驗到探究學習的快樂和價值。
三、教學對策
1.準確定位,確保學生的主體地位
綜合實踐活動教師需要認真學習課程綱要,深刻領(lǐng)會課程理念,對學生的指導要適時適度,讓學生在活動中真正發(fā)揮自己的主體地位和積極能動性。當學生遇到困難的時候,讓他們自己想辦法去解決。教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學,在部分學生學會方法之后,可以讓學生做小老師,在班級、小組進行示范制作,講解方法,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習的效率,還能讓同學們體驗到制作之外的成功與價值,享受歷經(jīng)風雨之后的彩虹。
2.搭建平臺,為探究活動保駕護航
要讓學生充分享受課堂過程的精彩,就需要教師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為學生搭建探究的平臺。比如在本課中,教師可以給每個小組準備一個做好的彩粽樣品,讓學生對照樣品進行方法研究,用拆一拆,試一試,小組討論等方式主動發(fā)現(xiàn)學習,這個過程用不了幾分鐘,但對于制作就會有更感性的認識,這時候教師再對難點進行點撥指導、播放視頻,學生會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學得更有效,更扎實。教師及時肯定表揚做的對的同學和小組,并且追問為什么這樣做,使學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對于制作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及時提出并矯正。開展彩粽制作大賽,組織各個小組進行比賽,先在組內(nèi)評選最美香包,再進行小組之間的評比,將每個小組的最美香包掛到事先準備好的展板上,根據(jù)標準進行投票評選,增加制作的趣味性,為學生的制作活動保駕護航。
3.有效評價,調(diào)動積極情感體驗
在課堂上,教師的提問要給學生一個梯度,讓學生慢慢提高。在本教學片斷中,教師的提問比較突兀,直接問制作方法,學生一頭霧水,只能去猜測,到制作的時候發(fā)現(xiàn)并不是那么簡單。這時候教師的評價語言要富有激勵性,讓學生愿意去研究去嘗試。比如老師手里有拆好的樣品,想不想試試看?激勵學生去嘗試,發(fā)現(xiàn)規(guī)律,這時候,學生躍躍欲試,結(jié)果可能會有另一番風景。各組同學可以對照自己小組的樣品進行研究、嘗試制作。對于嘗試成功的同學及時表揚鼓勵,對于嘗試失敗的同學,可以說:“不要灰心,我們一起來看看視頻中是怎樣制作的。一邊看一邊思考:開始怎么做?換線怎么換?結(jié)尾怎么收?”這樣,每一位同學都會有目標有重點地去看,在不知不覺中攻克了制作難點,學生也能夠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自主探究是綜合實踐活動的永恒基調(diào),也是綜合實踐活動課堂最美的風景。突出主體,授之以漁,是綜合實踐活動教學大格局意識的體現(xiàn)。一節(jié)課不僅僅是一節(jié)課,它還是一次有趣的活動,一場激烈的比賽,一段愉悅的精神之旅,一次看得到的創(chuàng)造之行。學生在這樣的課堂,學習到的不僅僅是一個制作技巧,更是所有制作的理念與方法,學生收獲的是更寬的視野、更深的思考、更大的格局,以及成長過程所必須的信念、夢想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