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450000)岳珍珍
河南中醫(y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450000)何勝男
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種感染性心臟疾病,主要臨床癥狀為水腫、頭暈、心動過速、心率失常等,病情嚴重者可出現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等并發(fā)癥。積極、及時的治療輔之以人性化的護理措施有利于患者治療依從性的提高,我院對此展開研究,效果滿意,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我院2018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348例患者納為研究對象,患者均依據病毒性心肌炎的診斷標準予以確診。采取拋硬幣法將其分為觀察組178例和對照組170例。其中觀察組有男92例、女86例,年齡47~89歲,中位年齡50.6歲;對照組有男95例、女75例,年齡42~87歲,中位年齡51.2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者心內科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患者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實施人性化護理措施:①健康教育:為患者及其家屬講解病毒性心肌炎的誘發(fā)因素、表現癥狀及治療方法,將宣教內容編制成《病毒性心肌炎健康手冊》向患者發(fā)放。引導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規(guī)律作息、合理運動、健康飲食、注意保暖防寒等[1]。②心理護理:患者常因疾病及其帶來的不適感產生焦躁、焦慮、悲觀、絕望的消極情緒。護士應主動關懷病人,充分了解患者的性格特點及個人愛好并在此基礎上對患者進行針對性的心理疏導,使其能以樂觀態(tài)度配合治療[2]。③飲食護理: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應當采取合理的飲食方式,食物選擇以清淡、易于消化的食物為主,同時要注意維生素及蛋白質的補充。鼓勵患者多食用大豆、雞蛋、瘦肉等食物,為心肌細胞提供充足的營養(yǎng),利于心臟功能的維持與保護。避免鹽分、高脂肪食物的攝入,患者每日鹽分攝入量控制在4g左右。幫助患者戒煙戒酒。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將患者依從性分為三個等級:若能夠遵醫(yī)囑積極配合治療,則認為其依從性高;若基本能遵守醫(yī)囑,可在醫(yī)護人員的監(jiān)督下配合治療,則認為其依從性一般;若存在嚴重的治療抵觸心理,不能配合治療,則認為其依從性差。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運用SPSS17.0軟件處理本次研究數據,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依從性高者人數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依從性差者人數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4),依從性一般者數量差異性不大(P>0.05)。見附表。
附表 兩組患者的依從性對比[n(%)]
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種感染性心臟疾病,主要致病病毒為柯薩奇B組病毒。該病患者預后較好,偶有少量患者病情進展迅速,出現暈厥、心力衰竭等癥狀,甚至發(fā)生猝死。近年中國病毒性心肌炎發(fā)病率逐年升高,由于該病尚無特效藥,臨床主要采取影響心肌、抗病毒、抑制炎癥反應等手段進行治療。在治療的同時,應給予患者人性化的護理措施以提升臨床療效及治療依從性[3]。
美國學者華生提出的人性化護理模式本質是在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理念上,采取各種護理措施滿足患者的心理、生理及社會需求。本次研究的結果表明,觀察組依從性高者人數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依從性差者人數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依從性一般者數量差異性不大(P>0.05)。表明接受人性化護理的觀察組的依從性顯著高于對照組,同時也說明人性化的健康教育措施可使患者全面、準確地掌握疾病知識,進而有助于心理壓力的緩解;而給予患者人性化的飲食指導,利于患者建立科學的飲食觀念,促進疾病康復,進而提升康復信心,有助治療依從性的提高。
總之,給予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人性化護理措施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臨床應予以合理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