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英 孫俊銘
摘 要:為篩選防治二化螟、稻縱卷葉螟的有效藥劑,各選用了7種殺蟲劑開展了田間藥效對比試驗。結果表明,35%氯蟲苯甲酰胺WG 90g/hm2、240g/L甲氧蟲酰肼SC438mL/hm2對二化螟具有較好的殺蟲效果和保苗效果,且藥效期較長,第2次藥后21d保苗效果仍達85%以上;35%氯蟲苯甲酰胺WG90g/hm2、30%茚蟲威SC150mL/hm2對稻縱卷葉螟具有較好的防治效果,且藥效期較長,藥后14d保葉效果仍達90%以上。推薦防治二代二化螟在卵孵始盛期和卵孵高峰期各施藥1次,選擇35%氯蟲苯甲酰胺WG 90g/hm2、240g/L甲氧蟲酰肼SC438mL/hm2交替輪換用藥;防治稻縱卷葉螟在卵孵盛期施藥,選擇35%氯蟲苯甲酰胺WG90g/hm2、30%茚蟲威SC150mL/hm2交替輪換用藥。
關鍵詞:二化螟;稻縱卷葉螟;防治效果;35%氯蟲苯甲酰胺WG;240g/L甲氧蟲酰肼SC;30%茚蟲威SC
中圖分類號 S482.3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7731(2019)17-0093-02
廬江縣位于江淮地區(qū)南部,水稻種植面積大,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Walker)]、稻縱卷葉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是水稻上的主要害蟲,對水稻為害較大[1-3]。為篩選防治二化螟、稻縱卷葉螟的有效藥劑,筆者2018年開展了不同殺蟲劑田間對比試驗,以期為水稻病蟲綠色防控和農藥減量提供科學依據(jù)。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藥劑 35%氯蟲苯甲酰胺WG(美國富美實公司),40%毒死蜱EC、、40%三唑磷EC(浙江新農化工股份有限公司),30%乙酰甲胺磷EC、1%甲維鹽EC(河北威遠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80%殺蟲單SP(安徽華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98%殺螟丹SP(日本住友化學株式會社),240g/L甲氧蟲酰肼SC(美國陶氏益農公司),40%丙溴磷EC(臺灣興農股份有限公司),50%稻豐散EC(??h綠寶農藥廠),30%茚蟲威SC(江蘇克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1.2 試驗設計 二化螟防效試驗設8個處理:(1)35%氯蟲苯甲酰胺WG90g/hm2;(2)40%毒死蜱EC1875mL/hm2;(3)30%乙酰甲胺磷EC3000mL/hm2;(4)40%三唑磷EC1125mL/hm2;(5)80%殺蟲單SP1012.5g/hm2;(6)98%殺螟丹SP765g/hm2;(7)240g/L甲氧蟲酰肼SC438mL/hm2;(8)噴等量清水作空白對照(CK)。稻縱卷葉螟防效試驗設8個處理:(1)35%氯蟲苯甲酰胺WG90g/hm2;(2)30%乙酰甲胺磷EC3000mL/hm2;(3)40%毒死蜱EC1875mL/hm2;(4)40%丙溴磷EC1500mL/hm2;(5)50%稻豐散EC1800mL/hm2;(6)30%茚蟲威SC150mL/hm2;(7)1%甲維鹽EC2250mL/hm2;(8)噴等量清水作空白對照(CK)。
每處理4次重復,每組試驗均32個小區(qū);小區(qū)面積50m2,隨機區(qū)組排列。小區(qū)之間筑埂以防止田水串灌,區(qū)組間設隔離行,四周設保護行。
1.3 試驗田概況 試驗設在廬江縣萬山鎮(zhèn)永橋村;二化螟防效試驗為一季中稻田,供試水稻品種為新兩優(yōu)223,長勢較好,于2018年5月24日播種,6月22日移栽。稻縱卷葉螟防效試驗為雙季晚稻田,供試水稻品種為上農粳2號,長勢較好,于2018年6月25日播種,7月24日移栽。試驗田地勢平坦,肥力中等,質地中壤;各小區(qū)栽培條件、水稻長相均勻一致。
1.4 施藥時間及方法 二化螟防效試驗于2018年7月14日(二代二化螟卵孵始盛期)第1次施藥,施藥時水稻處于分蘗末期至拔節(jié)期;7月24日(二代二化螟卵孵高峰期)第2次施藥,施藥時水稻處于拔節(jié)和幼穗分化期;各處理區(qū)按試驗設計的藥量、水量配好藥液后,采用泰華電動噴霧器均勻噴霧,噴液量為450kg/hm2,施藥時力求均勻周到;施藥時為晴天,田中有淺水層;空白對照區(qū)噴等量清水,田間管理同施藥區(qū)。
稻縱卷葉螟防效試驗于2018年9月2日(水稻孕穗期,六(4)代稻縱卷葉螟卵孵盛期)施藥,施藥時為晴天;各處理區(qū)按試驗設計的藥量、水量配好藥液后,采用泰華電動噴霧器均勻噴霧,噴液量為450kg/hm2,施藥時力求均勻周到;空白對照區(qū)噴等量清水,田間管理同施藥區(qū)。
1.5 調查內容與方法
1.5.1 安全性 施藥后觀察,各小區(qū)水稻生長情況,記錄有無藥害產生。
1.5.2 二化螟防效 第2次施藥后21d(危害定型后)調查每個小區(qū)內殘留蟲量、枯心率,計算殺蟲效果和保苗效果,并進行Duncan差異顯著性測定。每個小區(qū)采用平行跳躍式取樣5點,每點調查10叢,每小區(qū)計調查50叢。
1.5.3 稻縱卷葉螟防效 施藥后7d調查每個小區(qū)內殘留蟲量,計算殺蟲效果;施藥后14d天調查每個小區(qū)卷葉率,計算保葉效果,并進行Duncan差異顯著性測定。每個小區(qū)5點取樣,每點調查10叢,每小區(qū)計調查50叢。
2 結果與分析
2.1 對水稻的安全性 施藥后觀察,所有藥劑處理區(qū)水稻生長正常,無藥害現(xiàn)象發(fā)生。
2.2 防治二化螟的藥劑效果
2.2.1 殺蟲效果 由表1可知,第2次施藥后21d,35%氯蟲苯甲酰胺WG90g/hm2、240g/L甲氧蟲酰肼SC438mL/hm2,對二化螟防效較好,殺蟲效果分別為96.15%、87.12%,顯著高于98%殺螟丹SP765g/hm2、40%毒死蜱EC1875mL/hm2、30%乙酰甲胺磷EC3000mL/hm2、80%殺蟲單SP1012.5g/hm2、40%三唑磷EC1125mL/hm2處理的;98%殺螟丹SP765g/hm2、40%毒死蜱EC1875mL/hm2、30%乙酰甲胺磷EC3000mL/hm2處理的殺蟲效果相近,顯著高于80%殺蟲單SP1012.5g/hm2、40%三唑磷EC 1125mL/hm2處理的。
2.2.2 保苗效果 第2次施藥后21d調查,35%氯蟲苯甲酰胺WG 90g/hm2、240g/L甲氧蟲酰肼SC438mL/hm2,對水稻的保苗效果分別為96.07%、85.49%,顯著高于40%毒死蜱EC1875mL/hm2、98%殺螟丹SP765g/hm2、30%乙酰甲胺磷EC3000mL/hm2、40%三唑磷EC1125mL/hm2、80%殺蟲單SP1012.5g/hm2處理的;40%毒死蜱EC1875mL/hm2、98%殺螟丹SP765g/hm2、30%乙酰甲胺磷EC3000mL/hm2處理的保苗效果相近,顯著高于40%三唑磷EC1125mL/hm2、80%殺蟲單SP1012.5g/hm2處理的(表1)。
2.3 防治稻縱卷葉螟的藥劑效果
2.3.1 殺蟲效果 由表2可知,施藥后7d,35%氯蟲苯甲酰胺WG90g/hm2、30%茚蟲威SC150mL/hm2,對稻縱卷葉螟防效較好,殺蟲效果分別為92.14%、91.70%,顯著高于30%乙酰甲胺磷EC3000mL/hm2、1%甲維鹽EC2250mL/hm2、40%丙溴磷EC1500mL/hm2、50%稻豐散EC1800mL/hm2、40%毒死蜱EC1875mL/hm2處理的。
2.3.2 保葉效果 施藥后14d調查,30%茚蟲威SC150mL/hm2、35%氯蟲苯甲酰胺WG90g/hm2,對水稻的保葉效果分別為91.93%、90.65%,顯著高于40%丙溴磷EC1500mL/hm2、30%乙酰甲胺磷EC3000mL/hm2、50%稻豐散EC1800mL/hm2、1%甲維鹽EC2250mL/hm2、40%毒死蜱EC1875mL/hm2處理的。40%丙溴磷EC1500mL/hm2、30%乙酰甲胺磷EC3000mL/hm2、50%稻豐散EC1800mL/hm2、1%甲維鹽EC2250mL/hm2的保葉效果相近,顯著高于40%毒死蜱EC1875mL/hm2處理的(表2)。
3 結論
本試驗結果表明,在二代二化螟卵孵始盛期和卵孵高峰期各施藥1次,35%氯蟲苯甲酰胺WG90g/hm2、240g/L甲氧蟲酰肼SC438mL/hm2對二化螟具有較好的殺蟲效果和保苗效果,且藥效期較長,第2次藥后21d保苗效果仍達85%以上。在六(4)代稻縱卷葉螟卵孵盛期施藥1次,35%氯蟲苯甲酰胺WG90g/hm2、30%茚蟲威SC150mL/hm2對稻縱卷葉螟具有較好的防治效果,且藥效期較長,藥后14d保葉效果仍達90%以上。
防治二代二化螟推薦在卵孵始盛期和卵孵高峰期各施藥1次,選擇35%氯蟲苯甲酰胺WG90g/hm2、240g/L甲氧蟲酰肼SC438mL/hm2交替輪換用藥;防治稻縱卷葉螟在卵孵盛期施藥,選擇35%氯蟲苯甲酰胺WG90g/hm2、30%茚蟲威SC150mL/hm2交替輪換用藥。
參考文獻
[1]花日茂,陳軍,孫俊銘,等.安徽主要農作物病蟲草害綜合防治[M].北京:中國農業(yè)科技出版社,2001.33-45.
[2]劉家成,李剛,胡全勝.農作物病蟲預測預報辦法與技術[M].北京:中國致公出版社,1995.52-54.
[3]王守臣,王守國,付中順,等.稻縱卷葉螟的發(fā)生規(guī)律和防治技術[J].安徽農學通報,2008,14(20):86-87.
(責編:汪新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