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芳芳
起初的丑小鴨其實沒有夢,它也并未為自己的命運設計任何軌道,然而一個生命種種的需要推動著它不斷地繼續(xù)前行。走著走著花就開了,春天就來了;走著走著就會跑了,最后競也會飛了;走著走著就離開了那個不屬于自己的世界,離開了種種鴨們的標準,進入了屬于自己的天鵝世界。
一只成年的鶴站在雞群中,很容易見出高低;而把一只剛剛出生的天鵝放在鴨群里,又會發(fā)生什么呢?
安徒生的童話故事早已深深扎根于我們童年時候的心里,在那里埋下了夢想的種子,到今天,有的開了花,有的結了果,當然也有的,腐爛在了地下。
林清玄
在一個偏僻遙遠的山谷里,有一個高達數千尺的斷崖。不知道什么時候,斷崖邊上長出了一株小小的百合。
百合剛剛誕生的時候,長得和雜草一模一樣。但是,它心里知道自己并不是一株野草。
它的內心深處,有一個內在的純潔的念頭:“我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株野草。唯一能證明我是百合的辦法,就是開出美麗的花朵?!庇辛诉@個念頭,百合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陽光,深深地扎根,直直地挺著胸膛。
終于,在一個春天的早晨,百合的頂部結出了第一個花苞。
百合的心里很高興,附近的雜草卻都不屑,它們在私底下嘲笑著百合:“這家伙明明是一株草,偏偏說自己是一株花,還真以為自己是一株花,我看它頂上結的不是花苞,而是頭上長瘤了?!?/p>
公開的場合,它們譏笑百合:“你不要做夢了,即使你真的會開花,在這荒郊野外,你的價值還不是跟我們一樣?”
偶爾也有飛過的蜂蝶鳥雀,它們也會勸百合不用那么努力開花:“在這斷崖邊上,縱然開出世界上最美的花,也不會有人來欣賞呀!”
百合說:“我要開花,是因為我知道自己有美麗的花;我要開花,是為了完成作為一株花的莊嚴生命;我要開花,是由于自己喜歡以花來證明自己的存在。不管有沒有人欣賞,不管你們怎么看我,我都要開花!”
在野草和蜂蝶的鄙夷下,野百合努力地釋放著內心的能量。有一天,它終于開花了,它那靈性的潔白和秀挺的風姿,成為斷崖上最美麗的顏色。
這時候,野草與蜂蝶,再也不敢嘲笑它了。
百合花一朵朵地盛開著,它的花上每天都有晶瑩的水珠,野草們以為那是昨夜的露水,只有百合自己知道,那是極深沉的歡喜所結的淚滴。
年年春天,野百合都努力地開花、結籽。它的種子隨著風,落在山谷、草原和懸崖邊上,到處都開滿潔白的野百合。
幾十年后,遠在千百里外的人,從城市、從鄉(xiāng)村,千里迢迢趕來欣賞百合花。許多孩童跪下來,聞嗅百合花的芬芳;許多情侶互相擁抱,許下了“百年好合”的誓言;無數人看到這從未有過的美,感動得落淚,觸動內心那純潔溫柔的一角。
那里,被人們稱為“百合谷地”。
不管別人怎么欣賞,滿山的百合都謹記著第一株百合的教導:“我們要全心全意默默地開花,以花來證明自己的存在?!?/p>
這篇文章里的百合花,歷經了生命的三重境界:
努力生長,屬于叢林法則;努力開花,屬于生命法則;默默開花,屬于宇宙法則。
努力生長從而在優(yōu)勝劣汰的自然環(huán)境中生存下去,這是最低層次的需要;努力開花從而在五彩繽紛的世界里證明自己,這是每一個生命都無法回避的受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而默默開花,是一個生命已經與宇宙達成完整和諧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通脫與明達,“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睆膶儆谟钪娣▌t的生命,雖然默默,卻能更加蓬勃;即使纖纖,也能掣動千鈞。
百合花的生命歷程與丑小鴨的生命歷程有極其相似的地方。當然也有顯著的不同:百合花的人生目標和夢想是明確的,她對自我的認知是清楚的,她一開始就知道自己不是雜草,所以她朝著那個既定的目標去努力,同時也在艱辛的努力和伙伴的冷嘲熱諷中執(zhí)著而耐心地等待。這種努力與等待是豪邁與凄涼參半的。堅守一個夢,需要一生的氣力。
而丑小鴨對自我的認知是在奮斗的歷程中實現的。它一開始并不知道自己是天鵝的種子。
讀到最后,我們發(fā)現:只要你天生是一只天鵝蛋,就算生在養(yǎng)鴨場里也沒什么關系。
但是馬上就有人說:既然這樣,就是七分天注定。它是一只天鵝蛋,不努力也會成為天鵝。
于是有人說到狼孩,有人說到環(huán)境對人的影響,而我告訴他們,蘇格拉底說過,未經省察的人生是不值得一過的。
丑小鴨的努力,不僅是在完成生命,更是在認識生命,認識自己。努力,不僅是完成自己的必需,也是認識自己的必需。
丑小鴨之前從不知道“我是誰”。
湖里的天鵝喚起了它內心最初的夢想、最強烈最明晰的渴望:我希望我是誰。
這種渴望已經超越了它起初生存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愛的需要、歸屬感的需要。它現在的需要,是自我實現的需要,是使一個生命能夠昂起頭顱做自己的需要。它要做一只美麗的、高貴的、快樂的、能自由飛翔的天鵝。
走了那么久,它還不知道自己是誰。
但它的無意識的努力,最終一箭雙雕:完成了自己,也認識了自己。
想到一則故事:
一個人問禪師怎樣才能獲得永恒的生命。禪師說了幾點要求,要他每日操練,其中包括圣潔。他一個月以后來見禪師,說自己其他幾點都做到了,只有圣潔,好像總無法達到完全。禪師說:“你說對了,沒有人能夠完全圣潔。”他問:“既然圣潔是人人都做不到的,你又為何要我去操練?這對永生又有什么用呢?”
禪師問他:“你能不能做什么事情用來幫助太陽升起?”
他說不能。
“那么,你是不是就應該一直躺在床上等待太陽升起呢?”
“當然不?!?/p>
“這就對了。我們無法幫助太陽升起,但我們可以在清晨的路上奔跑著迎接它的到來。”禪師說。
太陽自升它自己的,你也只管跑你自己的,記得做太陽的伙伴就可以。天鵝自成為天鵝,丑小鴨自以丑小鴨的信念去奔跑,記得心中有愛就可以。丑小鴨的努力其實帶有很大成分的無意識和非主觀。它并非為了成為天鵝而奔跑。它根本不知道自己要成為什么,可以成為什么。它不斷地被現實驅趕、逼迫,最后偶然間遇到了天鵝,在真正意義的夢想萌發(fā)的瞬間就立刻實現了夢想,年輕的生命便成了傳奇。
但這種無意識的努力卻成了迎接新生的隆重的儀式。沒有誰像它這樣,在偶然與必然的交錯中將自己締造成奇跡。
相比之下,百合花的生命歷程多了些信心少了些驚喜。那是強者的生命(盡管百合花的剛是柔中之剛),它有清晰的人生目標,并排除一切干擾持之以恒地為之努力,它內心世界的強大無人可比。
而丑小鴨,是一個標準的弱者,是一個自卑的小家伙。它不敢奢望,不敢向命運索取,即使一切本來就應該是屬于它的,它也會誠惶誠恐,內心充滿了不確定。它自感卑微,所以它在最幸福的時刻也一點兒也不驕傲,因為它在過去的種種苦難中養(yǎng)育了一顆好的心,“好的心是永遠不會驕傲的”。
它甚至說:“當我還是一只丑小鴨的時候,我做夢也沒有想到會有這么多的幸福!”
它覺得命運給予它的幸福太多了。
它小小的心裝不下。
它的要求不多,所以生命當中的一切美好都會被它看為奇跡。而在一個強大的人看來,一切奇跡都是運籌帷幄的理所當然。
丑小鴨的高貴,首先在于它的謙卑。
起初的丑小鴨其實沒有夢,它也并未為自己的命運設計任何軌道,然而一個生命種種的需要推動著它不斷地繼續(xù)前行。走著走著花就開了,春天就來了;走著走著就會跑了,最后竟也會飛了;走著走著就離開了那個不屬于自己的世界,離開了種種鴨們的標準,進入了屬于自己的天鵝世界。
童話當然是象征性的。
童話也不是只給孩子看的。
安徒生70歲那年,他的朋友舉行全國募捐,要為這位世界名人造一個銅像,留給后人觀看。安徒生第一次看到銅像的設計圖時,大發(fā)雷霆,怒責雕像家說,沒有人看到過有小孩子爬到他背上,坐在他膝蓋上,伴在他腿邊,因為他的故事同樣也是寫給成人的,小孩子們只能聽懂故事的外層,只有人生經歷豐富的成年人,才能領悟到故事內容所含的深長意味。
雕塑家聽后,立刻將設計圖上圍繞著他的兒童們擦掉了。
今天,安徒生獨坐沉思的銅像立在哥本哈根中心市政廳旁的大街上,這條街也取名安徒生大馬路。
安徒生把童話送給孩子,也送給成人,或是曾經是孩子的成人,當然,更送給永遠是孩子的成人。
畢淑敏的《常讀常新的人魚公主》,表達了她在不同時期閱讀那個童話的不同感悟,我想,對于《丑小鴨》,我們昨天今天明天都會有不一樣的發(fā)現。
感謝安徒生給予了我們閱讀的幸福。
他的自傳《真愛讓我如此幸?!沸孤读怂麅刃淖钌畛磷顪嘏沧钇嗝赖拿孛??!顿u火柴的小女孩》是他悲慘的童年,《丑小鴨》就是他內心深刻的自卑感。他從小受人嘲笑,他因寫詩成功過,也因它失落過,在他離家追尋詩人夢想的過程中,有無數人幫助過他,也有無數人抨擊過他。但這位善良童真的人,總能從周圍的人身上看到真愛,并相信真愛,肯定自己是幸福的。即使別人甚至他所深愛的人也對他進行“惡毒的抽打”,他也總能為自己找到“令人振奮的陽光”。即使被抨擊,他也不氣餒,他的心靈充滿著對夢想的渴求,“即使讓我走入黑暗幽深的地宮,我也愿意?!?/p>
“我的一生是一部美麗的童話,童話的情節(jié)曲折動人,主人公幸福無比?!边@也許是世界上千萬自傳當中,最迷人的開篇吧。
真愛催生出安徒生一生的芬芳美麗。
所有的快樂與滿足,都源于內心真實的謙卑與感恩的心意。
祝福所有的丑小鴨,讓生命成為奇跡。